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8篇
  免费   104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电工技术   32篇
综合类   247篇
化学工业   3016篇
金属工艺   44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88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133篇
轻工业   1482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23篇
无线电   2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94篇
冶金工业   23篇
原子能技术   3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姚轶俊  王立峰  鞠兴荣 《食品科学》2017,38(24):177-182
建立纤维素载体固定化β-葡萄糖苷酶系统,用于黑豆浆中大豆异黄酮去糖基化反应,并对该催化系统进行了可行性评价。结果表明,在40 cm3纤维素颗粒上可结合超过40 mgβ-葡萄糖苷酶,并且能有效将4-硝基苯-β-D-葡糖苷酸水解成对硝基苯酚,其反应最适温度为50℃。经动力学测试后可得其米氏常数Km值为(1.38±0.20)mmol/L。将该固定化酶系统用于黑豆浆中大豆异黄酮去糖基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转化效率,表明该系统可以在30 min内利用40 cm~3含酶载体将50 mL黑豆浆中的异黄酮全部转化为去糖基化形式。该固定化酶催化系统连续化催化稳定性实验表明,在经过15次反应以及15 d之后,该固定化酶系统仍然可维持其60%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2.
李龙  秦彩霞  孙超 《纺织学报》2017,38(8):28-31
为获得线密度较小的棉秆皮纤维,根据棉秆皮纤维素纤维的结构形态,采用单一罗拉梳理、单一盖板梳理、罗拉盖板组合梳理方法对棉秆皮纤维进行机械细化处理。结果表明:棉秆皮纤维梳理之前需要进行加水并闷放12 h;对于单一罗拉梳理方法,在加水量为纤维质量的25% 时,梳理后棉秆皮纤维平均长度39.7 mm、平均线密度2.42 tex;对于单一盖板梳理方法,在加水量为纤维质量的15% 时,梳理后棉秆皮纤维的平均长度37.7mm、平均线密度2.2 tex;对于加水量为纤维质量的25%的棉秆皮纤维素纤维,采用罗拉梳理2 次盖板梳理1 次组合梳理方法,梳理细化后纤维平均线密度为1.9 tex,平均长度为39.6 mm,平均落纤长度为15.9 mm以及平均落纤线密度为3 tex。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回收利用废弃棉织物的功能和附加值低的问题,采用光接枝丙烯酸的废弃棉纤维素为模板,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经磷酸二氢铵处理后,通过表面溶胶凝胶法和火焰燃烧的方法制备具有纤维形貌的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和炭(TiO2/C) 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分别研究了丙烯酸接枝改性、磷酸二氢铵处理对TiO2/C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对TiO2/C光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以及质量损失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0%的丙烯酸光接枝改性棉织物,经质量分数为15%的磷酸二氢铵溶液浸渍处理,用钛酸丁酯溶液抽滤沉积10次,在空气中燃烧2h制得的TiO2/C光催化剂具有较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此时的光催化剂中锐钛矿型二氧的粒度相对较小,分布较均匀,更有利于光催化降解。  相似文献   
994.
This work was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lyurethane (PU)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cellulose fibers attained from sugarcane straw. For the obtainment of cellulose, sugarcane straw was pretreated and delignifi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PU, the polyol (castor oil) to diisocyanate mass ratio was 1.5:1.0. Reinforcement of the matrix was done, chang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ellulose fibers (5%, 10%, 15%, and 20% w/w). The efficiency on the obtainment of cellulose fibers was verified by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fibers morphological aspect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influence of fibers content in the composites was studied by thermal analyses, tensile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tests.  相似文献   
995.
Cellulose nanocrystal (CNC, 0%, 5%, and 10% w/w, in chitosan, dry basis) reinforced 2% chitosan aqueous coatings were evaluated for delaying the ripening and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postharvest green D'Anjou (Pyrus communis L.) and Bartlett (Pyrus communis L.) pears during 3 wk of ambient storage (20 ± 2 °C and 30 ± 2% RH) or 5 mo of cold storage (–1.1 °C and 90% RH), respectively. Ethylene and CO2 production, color, firmness, and internal fruit quality were monitored during both storage conditions. Moisture and gas barri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derived films were also evaluat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delayed fruit ripening and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the ambient storage study, the 5% CNC reinforced chitosan coating significantly (P < 0.05) delayed green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of pear peels, prevented internal browning, reduced senescence scalding, and improved retained fruit firmness. During cold storage, the 5% CNC reinforced chitosan coating showed a competitive effect on delaying fruit postharvest quality deterioration compared to a commercial product (Semperfresh?, Pace International, Wapato, Wash., U.S.A.). The 5% CNC coating strongly adhered to the pear surface, provided a superior gas barrier and a more homogenous matrix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coatings tested. Hence, it was effective in delaying ripening and improving the storability of postharvest pears during both ambient and cold storage.  相似文献   
996.
碱预处理糠醛渣性质及其纤维素酶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糠醛渣为原料进行碱法预处理,对比了处理前后的样品成分、结晶度、表面特性、红外谱图的变化以及对纤维素酶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NaOH处理样品,木质素脱除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120 ℃ 处理后的样品木质素脱除了 10.22 %,而碱性过氧化氢处理样品木质素脱除率达到 12.6 %。NaOH预处理后的样品酶解糖化率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每克纤维素加入纤维素酶 12 FPU、纤维二糖酶 15 IU,120 ℃ 经NaOH预处理样品,酶解 72 h 后糖化率为38.6%,比原料糠醛渣低21.0个百分点,而经 60 ℃,6 h 碱性过氧化氢处理后的样品,酶解 72 h 糖化率可达到 86.6 %,比原料糠醛渣高27.0个百分点。NaOH预处理后样品红外谱图检测,证明生成了新的醚键。碱法预处理后的样品结晶度要比未处理的样品的稍高,且表面更加光滑。  相似文献   
997.
以发酵后葡萄籽为原料,研究微波、纤维素酶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工艺条件,对影响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因素进行考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方法为微波辅助提取,其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5(g/mL)、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40s、微波功率115W,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0.70%。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改善传统豆腐中纤维素含量及豆腐品质。方法:将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膳食纤维应用到传统豆腐加工中,研究其对传统豆腐凝胶强度、保水性、感官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当细菌纤维素添加量为3.0g/100mL时,豆腐品质特性较好。豆腐凝胶强度为181g,失水率为17.2%,与未添加细菌纤维素豆腐样品相比,凝胶强度无显著变化,但失水率降低了9.5%。结论:添加细菌纤维素的豆腐质地细腻光滑,有弹性,无明显粗糙感,其膳食纤维含量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999.
以醋酸纤维素、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聚乙二醇400(PEG-400)为原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醋酸纤维素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在室温、操作压力0.1 MPa下,用去离子水和500 mg/L PEG-600溶液分别测定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考察了混合溶剂中丙酮和NMP含量、反应温度和致孔剂PEG-400含量对醋酸纤维素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NMP含量60%(w)、丙酮含量22.5%(w)、反应温度60℃及PEG-400含量6%(w)条件下,所制醋酸纤维素膜表面光滑,孔径分布均匀,水通量达212.87 L/(m2×h),截留率达87.67%.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分段酶水解木质纤维原料的方法,以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桑木为原料,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及时移除葡萄糖和纤维二糖,减轻产物的抑制作用,最终达到提高酶水解得率和缩短酶解反应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用量为15FPIU/g(以纤维素计,下同)时,在三段(8+8+8h)水解过程中,经第一段水解,纤维素酶反应速率从1.25g/(L·h)提高到2.21g/(L·h),第二段水解后,酶反应速率为1.54g/(L·h),比未分段水解的酶反应速率提高了73%;当纤维素酶用量为40FPIU/g时,三段(8+8+8h)水解得率增至88.08%;三段(8+8+8h)水解充分利用了酶解残渣上的结合酶进行后续水解。对纤维素酶在预处理桑木上的吸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桑木经NaOH-Fenton试剂预处理后,对纤维素酶的最大吸附量为8.08mg/g,预处理增加了纤维素酶与桑木间的吸附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