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18篇
  免费   6387篇
  国内免费   3648篇
电工技术   3419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7409篇
化学工业   6396篇
金属工艺   5307篇
机械仪表   7846篇
建筑科学   8560篇
矿业工程   2899篇
能源动力   2211篇
轻工业   2301篇
水利工程   2474篇
石油天然气   2296篇
武器工业   762篇
无线电   28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903篇
冶金工业   3082篇
原子能技术   937篇
自动化技术   3443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718篇
  2022年   1305篇
  2021年   1683篇
  2020年   1785篇
  2019年   1560篇
  2018年   1559篇
  2017年   1984篇
  2016年   2210篇
  2015年   2478篇
  2014年   3631篇
  2013年   3927篇
  2012年   4733篇
  2011年   5228篇
  2010年   3772篇
  2009年   4016篇
  2008年   3719篇
  2007年   4522篇
  2006年   3991篇
  2005年   3250篇
  2004年   2718篇
  2003年   2346篇
  2002年   1944篇
  2001年   1569篇
  2000年   1438篇
  1999年   1244篇
  1998年   939篇
  1997年   858篇
  1996年   773篇
  1995年   659篇
  1994年   533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57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81.
考虑变质量湍流影响的水平井流入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平井生产过程中,井筒内管流与地层渗流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为边界条件,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动力学体系。根据水平井生产时井筒内管流与油藏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水平井筒存在压力梯度的变质量湍流与地层渗流的耦合计算新方法。关于井筒内流的计算;应用了经典的kεM湍流模型,关于地层的渗流计算,采用了有限元法。通过耦合模拟获得了井筒内湍流场流速分布及总压能损耗的规律,根据耦合模拟计算结果绘出了较为准确的水平井流入动态曲线。该计算方法为描述水平井流入动态、评价水平井产能、确定合理生产制度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82.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nnexation and phase diagrams, the structural units of In-Pb-Sb and In-Bi-Pb melt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ir calculating models of mass action concentrations were formulated.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practical values, which in turn show that the models deduced can reflect the structural realities of corresponding melts and the principle of annexation is applicable not only to some binary metallic melts, but also to ternary metallic melts.  相似文献   
83.
前向反冲分析和非卢瑟福背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弹性散射分析中的另外两种分析方法——前向反冲分析和非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前向反冲分析适用于材料中H和He同位素分析。高能质子和He离子背散射分析可提高对重基体中C,N和O等轻元素分析的灵敏度。给出了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4.
可拓检测的方案生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可拓学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可拓检测的有关定义和概念,提出了可拓检测的方案生成方法及过程,同时探讨了检测方法的优化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5.
The precise representation of rigid body motions in the displacement patterns of curved Timoshenko–Mindlin (TM) shell elements is considered. This consideration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in–displacement relationships of the TM shell theory with regard to their consistency with the rigid body motions. For this purpose a refined TM theory of multilayered anisotropic shells is elaborated. The effects of transverse shear deformation and bending‐extension coupling are included. The fundamental unknowns consist of five displacements and eight strains of the face surfaces of the shell, and eight stress resultant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ory the simple and efficient mixed models are developed. The elemental arrays are derived using the Hu–Washizu mixed variational principle. Numer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high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4‐node shell elements and to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 with other finite element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6.
泥沙的“旋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螺旋管流中泥沙“旋浮”的机理,运动轨迹、含沙量分布、挟沙力及能耗诸方面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并讨论了它与悬浮的关系,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钢筋混凝土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的体梁组合单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家林 《工程力学》2002,19(6):131-135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的体梁组合单元模型。该模型将混凝土体元内的钢筋作为能承受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的梁元,根据钢筋和混凝土在单元内的位移协调条件和虚功原理将两者组合成一个单元。体梁组合单元模型能较全面地反映混凝土内钢筋的力学效应,能适应钢筋的任意布置方式,容许用较大的单元对结构进行离散,解决了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单元划分问题。数值算例及其与解析解的比较演示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88.
高热流密度电加热元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勤 《核动力工程》1989,10(6):51-55,F003
本文论述了用于液态金属钠热工水力性能研究的高热流密度模拟电加热元件的结构特点、材料选择、热电偶设置及其他与棒束传热实验研究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文中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和地层互作用的弹塑性的有限元力学模型,用MSC.Marc软件的高度非线性功能对本文的复杂力学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为复杂地层套管破坏机理研究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方法。本方法可以反推地层载荷,为复杂地层套管破坏的预防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循环风与瓦斯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守平  李海 《煤炭技术》2002,21(5):30-32
通过循环风时对瓦斯污染数学模型的建立 ,详细阐述了在各种情况下 ,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