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84篇 |
免费 | 1382篇 |
国内免费 | 62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32篇 |
综合类 | 1040篇 |
化学工业 | 4649篇 |
金属工艺 | 401篇 |
机械仪表 | 546篇 |
建筑科学 | 872篇 |
矿业工程 | 275篇 |
能源动力 | 515篇 |
轻工业 | 1118篇 |
水利工程 | 213篇 |
石油天然气 | 695篇 |
武器工业 | 135篇 |
无线电 | 120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99篇 |
冶金工业 | 390篇 |
原子能技术 | 561篇 |
自动化技术 | 9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288篇 |
2021年 | 309篇 |
2020年 | 316篇 |
2019年 | 353篇 |
2018年 | 321篇 |
2017年 | 382篇 |
2016年 | 508篇 |
2015年 | 525篇 |
2014年 | 741篇 |
2013年 | 964篇 |
2012年 | 926篇 |
2011年 | 922篇 |
2010年 | 718篇 |
2009年 | 790篇 |
2008年 | 669篇 |
2007年 | 747篇 |
2006年 | 774篇 |
2005年 | 662篇 |
2004年 | 556篇 |
2003年 | 530篇 |
2002年 | 477篇 |
2001年 | 434篇 |
2000年 | 394篇 |
1999年 | 334篇 |
1998年 | 237篇 |
1997年 | 221篇 |
1996年 | 186篇 |
1995年 | 140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81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64年 | 3篇 |
1961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7年 | 3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Pablo de Vera Simone Taioli Paolo E. Trevisanutto Maurizio Dapor Isabel Abril Stefano Simonucci Rafael Garcia-Mol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22,23(11)
Energetic carbon ions are promising projectiles used for cancer radiotherapy.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how the energy of these ions is deposited in biological media (mainly composed of liquid water) is required. This can be attained by means of detailed computer simulations, both macroscopically (relevant for appropriately delivering the dose) and at the nanoscale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the inflicted radiobiological damage). The energy lost per unit path length (i.e., the so-called stopping power) of carbon ions is here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within the dielectric formalism from the excitation spectrum of liquid water obtained from two complementary approaches (one relying on an optical-data model and the other exclusively on ab initio calculations). In addition, the energy carried at the nanometre scale by the generated secondary electrons around the ion’s path is simulated by means of a detailed Monte Carlo code. For this purpose, we use the ion and electron cross sections calculated by means of state-of-the art approaches suit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ndensed-phase nature of the liquid water target. As a result of these simulations, the radial dose around the ion’s path is obtained,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s of clustered events in nanometric volumes similar to the dimensions of DNA convolutions, contributing to the biological damage for carbon ions in a wide energy range, covering from the plateau to the maximum of the Bragg peak. 相似文献
53.
54.
实验以十二叔胺与环氧氯丙烷合成环氧中间体N-2,3-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再与月桂酸反应制备了月桂酸阳离子酯表面活性剂2-羟基-3-十二酰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HDAC)。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合成中间体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5℃,n(环氧氯丙烷):n(十二叔胺)=1:1,时间约24 h。再用活性中间体与月桂酸在丙酮中以等物质的量比于60℃反应8 h得到柔软性能良好的HDAC,其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85 mmol/L,表面张力为27.38 mN/m。 相似文献
55.
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醇酯-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十八醇酯(AE)、醋酸乙烯酯(VA)为原料,合成三元聚合物MAV。考察了MAV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其对柴油的降滤效果,分析了4种不同柴油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测试了MAV对4种不同柴油的降滤效果,红外光谱(IR)表征了AE单体及MAV共聚物。实验结果表明,MAV三元聚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马来酸酐):n(丙烯酸十八醇酯):n(醋酸乙烯酯)=1:1:1,聚合温度为80℃,聚合时间为4 h,引发剂用量为1.0%。MAV对四种不同柴油的降滤效果不同,对加氢柴油有较好的适用性,对直馏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的降滤效果较差。当加剂量为0.3%时,可将燕化加氢柴油的冷滤点降低3℃。MAV柴油降凝剂对正构烷烃分布较宽且含量低的柴油感受性较好,对正构烷烃分布窄且含量高,特别是高碳数正构烷烃含量较高的柴油几乎无降滤效果。 相似文献
56.
对喷流协同蒸汽相变对燃煤细颗粒脱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燃煤锅炉产生的含尘热烟气为对象,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ELPI)和Vaisala-HMT337型温湿度变送器等测试仪器,研究倾斜对喷流与蒸汽相变相结合的方法对燃煤细颗粒的脱除性能,实验考查烟气对喷流速、烟气对喷间距、蒸汽添加量、除雾器类型、添加润湿剂等对细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喷流和蒸汽相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高效脱除细颗粒物;细颗粒脱除效率随烟气对喷间距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随烟气流速和蒸汽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相变室出口安装丝网除雾器的脱除效果优于采用板波纹除雾器;烟气中添加挥发性乙二醇润湿剂对细颗粒脱除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57.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一期300MW凝汽式机组进行抽汽供热改造,对中低压连通管重新设计制造,抽汽供热管道加装调节和保安阀门。改造后,系统运行可靠,满足了青岛市的供热要求,提高了机组可用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8.
调频串联谐振装置在XLPE绝缘电缆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调频串联谐振装置的原理及工作过程,并在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59.
60.
新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解耦控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导了ab 变换和dq0变换间存在对偶的变换特性,利用两者间的相互变换能解决某一类型的交叉耦合问题。针对基于dq0系统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模型中存在双环强耦合问题,证明了该耦合问题可通过ab 和dq0间的变换实现完全解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的UPQC完全解耦的新型控制策略,控制过程中由于dq两相完全解耦,使控制更加简单、易实现,控制品质得到提高。大量基于EMTDC/PSCAD软件的仿真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