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50篇 |
免费 | 310篇 |
国内免费 | 13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3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227篇 |
化学工业 | 4354篇 |
金属工艺 | 71篇 |
机械仪表 | 81篇 |
建筑科学 | 63篇 |
矿业工程 | 21篇 |
能源动力 | 188篇 |
轻工业 | 407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099篇 |
武器工业 | 14篇 |
无线电 | 7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29篇 |
冶金工业 | 43篇 |
原子能技术 | 23篇 |
自动化技术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3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65篇 |
2020年 | 154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174篇 |
2016年 | 172篇 |
2015年 | 174篇 |
2014年 | 317篇 |
2013年 | 352篇 |
2012年 | 462篇 |
2011年 | 446篇 |
2010年 | 344篇 |
2009年 | 365篇 |
2008年 | 292篇 |
2007年 | 450篇 |
2006年 | 435篇 |
2005年 | 375篇 |
2004年 | 325篇 |
2003年 | 299篇 |
2002年 | 258篇 |
2001年 | 239篇 |
2000年 | 188篇 |
1999年 | 192篇 |
1998年 | 149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63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用一种新型的扩链剂乙烯脲(EU),在聚氨酯硬段引入具有刚性环状二取代脲基团,通过控制脲含量、交联度以及软段相对分子质量来制备一系列的EU改性水性聚氨酯脲(PUU-EU),并利用透射电镜(TEM)、广角X射线衍射(WAXD)、动态力学机械分析(DMA)、热失重分析(TGA)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PUU-EU微观结构与氢键化程度、微相分离、耐热性、力学强度的关系,并与1,4-丁二醇(BDO)扩链制备的水性聚氨酯(WPU)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UU-EU随脲含量增加,其氢键化程度愈发完善,微相分离程度随之增加,力学强度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聚酯纤维技术发展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6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聚酯纤维的发展,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认为,锑系催化剂仍将会较长时间保留,特别是乙二醇锑应用前景广阔,但从环保出发,新型催化剂必须要研究开发。共缩聚改性应是聚酯改性的主流方法,而纳米无机粒子对面料和服装的表面处理以及微胶囊法制备功能纤维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细旦化、超细旦化和异形化仍是聚酯纤维发展的重要趋势。聚酯纤维的发展取决于纺织加工中混纺技术的发展,后者将是未来聚酯面料制备的主要技术。实用的多组分复合技术将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重视聚酯的回收利用技术,也是聚酯纤维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995.
以长链烷基季铵盐、带有羟基或苄基的有机季铵盐为插层剂,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改性后得到了有机蒙脱土。在100份(质量,下同)EPDM中加入15份有机蒙脱土或40份高耐磨炭黑制备了二者的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由带有羟基插层剂改性的钠基蒙脱土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为剥离型,而其他2种为插层型。有机蒙脱土填充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高耐磨炭黑填充者相当。与EPDM相比,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4倍,透气率降低了近40%。 相似文献
996.
新型共聚酯-PETG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二甲醇酯)是一种结晶度很低甚至是完全不结晶的共聚酯,具有优异的韧性、透明度、易加工和耐化学性能。它是由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EG(乙二醇)、CHDM(1,4-环己二甲醇)在通N2条件下发生酯交换反应,然后在高真空度下发生缩聚反应而制得。本文就PETG的制备、性能和应用等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97.
998.
介绍了 10 0t/d国产化熔体直纺涤纶短纤维生产线的设备及工艺特点。该生产线采用中心吹风技术 ,串级蒸汽闪蒸系统 ,环形上油等新技术 ,生产的 1.5 6dtex× 3 5mm涤纶短纤维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999.
乙烯管式裂解炉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USC型乙烯管式裂解炉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到了裂解炉内详细的速度、温度及组份浓度分布情况,揭示了裂解炉内流动、传热、传质和反应等过程的基本特点. 裂解炉炉膛和反应管分别进行计算,通过管外壁温度相连接,直至吻合. 计算结果表明,炉膛内流动、组份浓度和烟气温度分布是相当不均匀的,使反应管管壁温度和热通量分布不均匀;模拟计算还得到了反应管长度方向上的温度、速度、压力和组份浓度的变化规律;在反应管径向上存在着明显的速度和温度分布,而组份浓度变化程度不如速度和温度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The α and β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two type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rystallinity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three method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ynamic-mechanical analys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nformation provided is complementary in the mean that every method sense phenomena that may occur at different times and length scales. Several probes, Coumarin 152 (C152), Coumarin 153 (C153), Coumarin 337 (C337) and 4′-dimethylamino-4-nitrostilbene (DMANS), were adsorbed in polymer films, and their fluorescence analyse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150 to 150 °C. In general, a decrease i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probes as temperature increase was observed. This behaviour has been explaine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free volume fraction that favoured the radiationless process of the lowest excited singlet state. Plots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versus temperature showed changes around the secondary relaxation temperatures. Therefore, good correlations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dynamic mechanical and calorimetric analysis were established. 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from the probes incorporated to the material was dependent on the crystallinity of polymer. It would indicate that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from those probes can be used to analyse annealing processes in semicrystalline polym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