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21篇 |
免费 | 409篇 |
国内免费 | 16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4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95篇 |
化学工业 | 5483篇 |
金属工艺 | 83篇 |
机械仪表 | 98篇 |
建筑科学 | 76篇 |
矿业工程 | 31篇 |
能源动力 | 221篇 |
轻工业 | 518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372篇 |
武器工业 | 16篇 |
无线电 | 8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05篇 |
冶金工业 | 64篇 |
原子能技术 | 26篇 |
自动化技术 | 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35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171篇 |
2019年 | 167篇 |
2018年 | 155篇 |
2017年 | 219篇 |
2016年 | 220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381篇 |
2013年 | 453篇 |
2012年 | 579篇 |
2011年 | 555篇 |
2010年 | 443篇 |
2009年 | 458篇 |
2008年 | 375篇 |
2007年 | 579篇 |
2006年 | 560篇 |
2005年 | 477篇 |
2004年 | 402篇 |
2003年 | 378篇 |
2002年 | 323篇 |
2001年 | 312篇 |
2000年 | 249篇 |
1999年 | 247篇 |
1998年 | 210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83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以硬脂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用作制备固体酒精的固化剂,研究了固体酒精的制备工艺与性能的关系,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用40mL酒精溶解2.0g硬酯酸,50mL酒精溶解0.4g氢氧化钠,在70℃下反应30min,制备的固体酒精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b2O5/α-A l2O3催化剂(简称催化剂)并用于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反应,通过控制α-A l2O3载体中致孔剂的含量来调变载体的孔径、孔分布及比表面积;采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氨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对催化剂酸性及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选择性受扩散因素及催化剂酸性的影响,而催化剂的酸量、酸密度可以通过载体的孔径及比表面积的变化加以调控。比表面积较小及孔径较大的载体对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反应较为有利。当载体的比表面积小于0.80m2/g、孔径为4.00~8.00μm时,在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1.5M Pa、n(H2O)∶n(EO)=22、液态空速25h-1的条件下,环氧乙烷的转化率大于99.8%,乙二醇的选择性超过89.9%。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NY催化剂催化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EG)过程中,溶剂、催化剂添加量和水与环氧乙烷的摩尔比(简称水比)对EG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丙三醇作为溶剂使催化剂进行循环,能提高EG的选择性,效果好于以生成的EG作为溶剂循环催化剂。催化剂添加量、水比和溶剂添加量对EG选择性具有较大影响,其中溶剂添加量对EG选择性的影响最显著。在低水比(1.0~4.0)条件下,EG质量分数小于30%、催化剂质量分数大于7.2%时,EG选择性稳定在95.63%~97.92%,平均值为96.80%,此结果对于进一步降低EG合成工艺的能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n (丁醛):n(乙二醇)=1:1.5,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60%,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1.0 h条件下,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71.6%。 相似文献
58.
在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KOH-DMSO)强碱性双向催化体系中,被活化的醇与苯乙炔发生烯基化反应,进而与醇生成相应的缩羰类化合物,适宜的催化剂配比为4.0 g KOH需要25.0 g DMSO。制备苯乙醛缩二甲醇、苯乙醛缩乙二醇、苯乙醛缩1,2-丙二醇的最佳反应时间分别为30,50,60 min,收率分别为85.7%, 80.3%,79.1%。该法工艺简单,收率优于甲醇钠体系。 相似文献
59.
60.
为了研究乙烯/空气的旋转爆轰传播特性,采用OpenFOAM7中rhoReactingCentralFoam求解器,以及乙烯/空气21组分36步基元化学反应模型,对旋转爆轰传播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预混气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验证了基元反应在旋转爆轰的可适用性,研究了当量比对旋转爆轰波的影响,分析了旋转爆轰燃烧室的流场结构、压力增益和燃料比冲。研究结果表明:在当量比0.7~1.1范围内旋转爆轰波能够自持传播,其传播模态均为单波;在来流总压0.6 MPa和总温300 K时,压力增益均保持在30%以上,且随当量比的增加旋转爆轰波传播速度、阻塞比、压力增益以及燃料比冲均增大,速度亏损逐渐减小,但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其增长速率和降低速率呈下降趋势;爆轰波稳定传播时,中间产物OH集中在爆轰波后方和斜激波下游,反映了化学反应阵面的形状。爆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爆轰波扫过后压力过高,新鲜燃料无法供应,导致温度曲线图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