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07篇 |
免费 | 4596篇 |
国内免费 | 238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34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3710篇 |
化学工业 | 1970篇 |
金属工艺 | 4963篇 |
机械仪表 | 7057篇 |
建筑科学 | 1733篇 |
矿业工程 | 1693篇 |
能源动力 | 798篇 |
轻工业 | 2650篇 |
水利工程 | 380篇 |
石油天然气 | 763篇 |
武器工业 | 358篇 |
无线电 | 237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533篇 |
冶金工业 | 1749篇 |
原子能技术 | 151篇 |
自动化技术 | 83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899篇 |
2023年 | 1066篇 |
2022年 | 1334篇 |
2021年 | 1486篇 |
2020年 | 1631篇 |
2019年 | 1291篇 |
2018年 | 1104篇 |
2017年 | 1320篇 |
2016年 | 1529篇 |
2015年 | 1655篇 |
2014年 | 2488篇 |
2013年 | 2079篇 |
2012年 | 2898篇 |
2011年 | 2885篇 |
2010年 | 2112篇 |
2009年 | 2147篇 |
2008年 | 1949篇 |
2007年 | 2507篇 |
2006年 | 2395篇 |
2005年 | 2068篇 |
2004年 | 1693篇 |
2003年 | 1429篇 |
2002年 | 1221篇 |
2001年 | 1090篇 |
2000年 | 930篇 |
1999年 | 740篇 |
1998年 | 541篇 |
1997年 | 529篇 |
1996年 | 440篇 |
1995年 | 365篇 |
1994年 | 319篇 |
1993年 | 247篇 |
1992年 | 180篇 |
1991年 | 140篇 |
1990年 | 130篇 |
1989年 | 135篇 |
1988年 | 106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42篇 |
1982年 | 3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5篇 |
1974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针对目前国内工业雷管制造的装配设备技术还不发达,大部分生产企业仍采用手工装配,根据装配工艺流程顺序,提出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中心,结合气动传动驱动及高速抓放机构的工业雷管自动卡口系统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有着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为工业雷管卡口工序自动化的实现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82.
根据发动机设计参数及曲轴参数,利用内燃机原理及结构力学,简易计算曲轴疲劳强度比。计算结果显示L3汽油机曲轴疲劳强度比优于现已批量生产机型曲轴疲劳强度比,原曲轴设计满足改进使用,可以用于样机开发及开展试验数据收集。 相似文献
983.
984.
崔联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4,(2):139-143
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UG软件建立减振弹簧模型,结合理论值对弹簧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从分析结果可知:模型刚度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对弹簧的疲劳强度分析可知,理论疲劳安全系数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相等,模型的强度足够;弹簧静强度安全系数为1.42,静强度合格;弹簧最小固有频率大于振动机振动频率,故弹簧不会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985.
构架三种常用疲劳强度校核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转向架构架三种常用疲劳强度校核方法的差异。分别采用铁路标准中规定的载荷谱、多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Multiple rigid body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MRBSDS)技术获取的载荷谱和线路动应力测试应力谱等三种方法对某型地铁拖车转向架构架进行疲劳强度校核。通过准静态叠加法将载荷谱转换为应力谱,准静态叠加法中给出应力响应因子(Stress response factor,SRF)的定义,方便载荷谱和应力谱之间的转换。对比方法是将三种方法获取的应力谱线性外推至100万km进行疲劳等效应力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与线路试验相比,利用标准中规定的载荷谱进行疲劳强度校核略偏保守,MRBSDS方法获取的载荷谱无法准确预测疲劳寿命。应力谱频域分析发现,MRBSDS方法计算疲劳载荷谱应朝采用真实且含有高频信号的线路谱和刚柔耦合模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86.
应用Ansys分析某超静定桁架结构,提取应力最大单元,并利用单元"生死"技术"杀死"该单元,得出结果与删除该单元的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生死"技术是在不改变模型网格划分的条件下实现模型的局部增减。根据桁架结构强度失效和疲劳失效的特点,并用实例说明,单元"生死"技术可用于疲劳失效模式失效路径的模拟而不适于强度失效模式失效路径的模拟,但单元"生死"技术用于桁架结构强度失效模式失效路径的模拟则偏安全。 相似文献
987.
祁宏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4,(6)
辊弯成形机能将板材成形为特定截形的型材,而滚切机构是辊弯成形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在板料进入成形辊之前对其进行切断。运用SolidWorks建立滚切机构的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DAMS中,建立滚切机构的虚拟样机,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获得了滚切机构中同步带传动的张力和带上一点处Z向位移的时域和频域图,以及滚刀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进而对该机构的性能进行分析,为滚切机构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88.
为解决传统钻床在塑料挤出机挤出段筛板加工时存在的效率低问题,将Visual Basic和运动控制卡设计开放式系统的技术运用于研制高效可调距八头专用数控钻床中。对现有筛板加工过程进行分析,并建立筛板加工过程中各轴之间的运动关系,提出了在AutoCAD中以DXF文件形式保存筛板零件图;通过Visual Basic编写的数控系统对待加工零件信息的读取、分析,最终结合雷塞dmc1000运动控制卡设计了可调距八轴钻床的控制系统,完成了对筛板群孔的加工。 相似文献
989.
以汽车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机为研究对象,重点介绍了车轮弯曲疲劳试验的重要性以及目前车轮弯曲疲劳试验设备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悬臂式弯曲疲劳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先进技术设计了全新的悬臂式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机;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其进行了三维建模,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机的使用寿命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悬臂式弯曲疲劳试验机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90.
郑国强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4,(6)
介绍了软土盾构机刀盘的结构设计、刀具的选型及特点、刀具的布置方式及影响因素;并采用ANSYS软件对刀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以提高盾构机刀盘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