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16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6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采用前体浸渍法研制了生物质基载铜活性炭催化剂(Cu/AC),利用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Cu/AC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炭化活化条件所得Cu/AC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性能。结果表明:Cu/AC表面Cu物种以Cu2+和(Cu++Cu0)共存。随着制备Cu/AC炭化温度的升高,炭化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挥发分,促进Cu2+还原为Cu+和Cu0,(Cu++Cu0)含量增大,Cu/AC降解苯酚催化活性逐渐升高;随着炭化时间延长,(Cu++Cu0)含量下降,Cu2O、CuO较好地并入载体使晶格氧含量增加,催化活性先升高后下降;随着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延长,Cu/AC比表面积达到1096.1m2/g并有大量微孔生成,大量含氧官能团分解将炭化过程中还原生成的(Cu++Cu0)氧化为Cu2+,晶格氧含量增加,催化活性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催化湿式氧化降解苯酚过程中,Cu/A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低的Cu离子浸出浓度。Cu/AC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800℃,炭化时间2h,活化温度880℃,活化时间为2h,所得Cu/AC在反应8.5h时实现98.5%的苯酚转化率和91.1%的COD转化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型固定床实验装置对比研究了轻烃模型化合物的催化裂解性能,从优到劣的顺序依次是正构烯烃、正构烷烃、环烷烃、异构烷烃、芳香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与环烷烃催化裂解的总低碳烯烃收率有较大差别,但是总低碳烯烃选择性却均在56.57%左右。研究了直馏石脑油的催化裂解性能,发现乙丙烯收率和总低碳烯烃收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及重时空速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在反应温度680℃、重时空速4.32 h-1和水油稀释比0.35的条件下,乙丙烯收率35.87%(质量),总低碳烯烃收率为41.94%(质量)。针对轻烃催化裂解提出了原料特征化参数KF,它是原料H/C原子比、相对密度与分子量的函数,能较好地表征轻烃原料的催化裂解性能。  相似文献   
14.
谢荣  赵博玮  李建政  邓凯文 《化工学报》2015,66(11):4661-4668
针对干清粪式养猪废水 浓度高和低C/N比的特点构建了四格室木质填料床A/O处理系统,通过调控运行探讨其除氮效能和机制。结果表明,在HRT 18.7 h、32℃、硝化液回流比200%、好氧区DO 1.5 mg·L-1等条件下,即便进水 高达307.7 mg·L-1,COD/TN平均为0.47,系统对COD、 和TN的去除率仍能维持在66.5%、93.6%和89.0%左右,TN去除负荷达到0.22 kg·m-3·d-1以上。系统对COD和TN的去除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区特征,其中前三厌氧格室是去除COD主要功能区,末端好氧格室是脱氮功能区。系统的脱氮机制以短程硝化反硝化为主,枯木填料的腐解为反硝化提供了必要的碳源。  相似文献   
15.
杨骏  李永旺 《化工学报》1996,47(2):178-183
建立了液固体系的固定床吸附预测模型,并用正交配置法获得了模型方程的数值解,实验测定了苯酚在活性炭上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数据,采用Marquadt法优化固定床吸附流出曲线数据,得到了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表面扩散系数及其变化规律,并据此预测了其他操作条件下的穿透曲线,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相符甚好.  相似文献   
16.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6):2458-2466
In this study, the sorption ability of MgAl-NO3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o remove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fixed-bed column. The sorb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FTIR, BET surface area, and pHzpc. The effects of bed height (2–5 cm), flow rate (5–20 mL/min), inlet Cr(VI) concentration (30–100 mg/L), and solution pH (3–8) on the breakthroug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umn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served at 3.5 cm, 10 mL/min, 50 mg/L, and a pH of 6. Moreov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orbent to remove Cr(VI) from wastewater was also examined at optimum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high removal and good selectivity for Cr(VI) in wastewater containing large amounts of coexisting anions.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垃圾焚烧飞灰固定床烧结无害化处理炉,建立了炉内流动、传热传质和燃烧的数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设计工况下的烧结炉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多孔介质模型来计算炉内气体流动和压强分布,采用缩核模型来描述炉内物料的燃烧反应过程,得到了炉内气流速度场、温度场、气体组分分布以及烧结物料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鼓风进入风口0.2m后,速度变化平缓且分布较为均匀;物料的燃烧反应主要发生在风口中心线以上0.3~0.55m的区域内,物料下行至风口中心截面时已经燃烧完全;当掺煤量为12%、物料直径为16mm、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炉内物料的温度为1138~1400K,完全可以满足无害化烧结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选用多孔介质模型,对φ50 mm×500 mm的乙醇脱水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单管反应器整体反应数学模型,模拟了反应器内温度和浓度分布,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床层上部的径向温差较大,最大温差可达50℃,是脱水反应发生的主要区域;在反应器内高温区域有利于产物乙烯的生成,低温区域则有利于乙醚的生成;在400℃、WHSV=1.0 h-1的条件下,温度分布的模拟值和实验值的偏差不超过10℃,反应器出口乙烯选择性的模拟和实验值分别为98.6%和96.9%,乙烯选择性相对误差1.8%。实验证实选用的模型能较准确模拟乙醇脱水反应器内温度和浓度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0.
吉睿  吴昊  周长松  杨宏旻 《化工进展》2020,39(9):3502-3510
采用硝酸铁与硫脲在溶剂热反应条件下制备FeS2,利用物理浸渍法将FeS2负载至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上,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样品的结构特性进行探究,通过固定床反应器研究模拟烟气氛围下吸附剂对烟气中单质汞的吸附特性。实验考察了不同FeS2负载量、烟气初始汞浓度、床层温度以及O2、NO和SO2对吸附剂脱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出的FeS2分散性较好,呈球状晶体,表面均匀覆盖着MWCNTs,成团簇状。当负载量为10%、反应温度为70℃时,FeS2/MWCNTs的吸附效果最好,最高脱除效率能达到100%,60min后脱除效率仍有80.3%。TPD脱附曲线和XPS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烟气中的Hg0被氧化成Hg2+以HgS的形式附着在吸附剂表面,证实吸附剂以化学吸附为主。此外,汞脱除效率随初始汞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汞吸附容量却随之增加,60min最高能达到5.1μg/g。酸性气体NO和SO2的存在,占据了吸附剂表面的活性点位,不利于Hg0的吸附,但低浓度NO对吸附剂的整体效果影响不大,抗NO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