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4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2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100篇
化学工业   1537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36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17篇
轻工业   14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96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5篇
冶金工业   24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41.
概述了有机硅吸附剂的结构、类型及其官能团的种类与被吸附元素的关系,详细介绍了用于吸附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和有毒金属、稀土元素及放射性元素的有机硅吸附剂的官能团种类及其吸附特性,以及在化工废水、冶金污水、腐蚀性废水的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环氧丙烯酸酯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复合乳化剂聚合工艺,制得丙烯酸酯类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用量、环氧树脂的种类及用量、软硬单体的比例、三乙烯四胺用量等对丙烯酸酯类改性环氧树脂乳液综合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配方。  相似文献   
43.
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余樟清  李伯耿 《涂料工业》1998,28(11):41-44
简要讨论了乳液稳定性的原理,综述了乳液配方、乳胶粒组成和结构对聚合物乳液电解质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新型后过渡金属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系列新型α-二亚胺型后过渡金属(Ni、Pd、Fe、Co)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极性单体共聚、烯烃齐聚、环烯烃加成聚合、烯烃活性聚合和聚烯烃纳米复合物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系统地阐述了不同的中心过渡金属离子、α-二亚胺骨架、骨架上的取代基和不同的聚合条件(温度、压力)分别对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聚烯烃支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聚合产物的性质等影响,并且简要说明了这一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45.
以 2 ,3 ,3 三甲基 3 氢吲哚为原料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重要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46.
化纤油剂用表面活性剂单体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用作化纤油剂平滑剂、抗静电剂、乳化剂的磷酸酯、硫酸酯、脂肪酸酯、聚醚等表面活性剂单体的结构特点与性能 ,指出了应加速我国化纤油剂用表面活性剂单体的优化开发。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碳纤维增强铸型尼龙(CF/MC 尼龙)复合材料在不同吸湿介质中的吸湿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纤维体积分数为10%的碳纤维增强铸型尼龙复合材料(10%CF/MC尼龙复合材料),随着吸湿介质的PH值减小,它的吸湿率增大。同时,经过吸湿后,10%CF/MC尼龙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明显的下降。随着吸湿介质的PH值减小,试样的弯曲强度下降。使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10%HCl溶液中吸湿的试样的剪切断口形貌,得到的结果与吸湿实验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8.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is considered theoretical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complexing on the configurational statistics of macromolecules formed. Akinetic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considers, apart from the ordinary addition of single monomer units to a propagating chain, the possible addition of monomer unit pairs along with a complexing agent in the form of a ternary complex.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is model, the problem of calculating the probabilities of formation of any sequences of monomer unit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ir microtacticity) in a macromolecule has been rigorously solved as well as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copolymer forme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is distribution is described by a conventional Gauss law and th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are given. Possible generalizations of the suggested approach are indicated.  相似文献   
49.
PMDA-6FHP-DR1/SiO2杂化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含氟的二胺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及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单体,首先合成了经酰胺化的主链上带有活性羟基的含氟聚酰亚胺,再通过Mitsunobu反应将活性生色分子分散红1(DR1)共价链接到聚酰亚胺的侧链骨架上,合成了含氟聚酰亚胺.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技术,并利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FTES)制备带有发色团的和含有硅氧烷端分子的聚酰胺酸,其中的Si(OR)3基经水解、缩合后,与正硅酸乙酯(TEOS)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经杂化、凝胶后,得到光学透明且热稳定性高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将制得的含氟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0.
分析比较了尼龙 6生产中注带处单体烟的几种回收方法。利用萃取水与注带的单体烟在吸收塔内逆向传质吸收而将单体予以截留的工艺 ,对单体的吸收效果最好。单体的实际回收率可达 98%以上。讨论了影响吸收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在吸收塔顶加装除沫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