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70篇 |
免费 | 1979篇 |
国内免费 | 8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25篇 |
综合类 | 1252篇 |
化学工业 | 15575篇 |
金属工艺 | 411篇 |
机械仪表 | 85篇 |
建筑科学 | 213篇 |
矿业工程 | 159篇 |
能源动力 | 2112篇 |
轻工业 | 3423篇 |
水利工程 | 15篇 |
石油天然气 | 6045篇 |
武器工业 | 91篇 |
无线电 | 12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05篇 |
冶金工业 | 542篇 |
原子能技术 | 107篇 |
自动化技术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8篇 |
2023年 | 334篇 |
2022年 | 692篇 |
2021年 | 783篇 |
2020年 | 818篇 |
2019年 | 829篇 |
2018年 | 774篇 |
2017年 | 800篇 |
2016年 | 925篇 |
2015年 | 897篇 |
2014年 | 1509篇 |
2013年 | 1510篇 |
2012年 | 1706篇 |
2011年 | 1855篇 |
2010年 | 1438篇 |
2009年 | 1486篇 |
2008年 | 1315篇 |
2007年 | 1703篇 |
2006年 | 1612篇 |
2005年 | 1431篇 |
2004年 | 1261篇 |
2003年 | 1205篇 |
2002年 | 1045篇 |
2001年 | 971篇 |
2000年 | 855篇 |
1999年 | 705篇 |
1998年 | 585篇 |
1997年 | 416篇 |
1996年 | 416篇 |
1995年 | 314篇 |
1994年 | 296篇 |
1993年 | 199篇 |
1992年 | 173篇 |
1991年 | 130篇 |
1990年 | 115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44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51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针对目前酯化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丙酸正丁酯催化合成为例,对酯化过程清洁生产工艺中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制备了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讨论了各种制备条件对该催化剂的丙酸正丁酯合成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 TG/DTA、FTIR、XRD 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且无腐蚀、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重复使用性好. 相似文献
72.
用铜铬催化剂催化的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作为液体限制反应的例子来研究周期性脉冲流体对滴流床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当催化剂非完全润湿时,周期性脉冲流体能够提高反应器的性能;当催化剂完全润湿时,周期性脉冲流体不能提高反应器的性能,甚至还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3.
74.
75.
用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由硫酸根促进的以氧化铁为主要活性组分的铁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并选择了氧化镧与氧化锆作为辅助金属氧化物添加剂进行了改性。用红外光谱测定了其分子结构 ,用流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结果表明 ,铁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酸强度H0 ≤ - 1 4 5 2 ,比表面积为 1 2 4 8m2 ·g- 1 ,孔径集中在 1 0~ 2 0nm ,分子为桥式双配位结构。经改性后的催化剂用于乙酸丁酯的合成反应 ,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用酶水解柴胡皂苷分子上的部分糖基,使皂苷部分水解生成低糖、高活性皂苷的方法.探讨了3种菌株对柴胡皂苷糖基的水解能力,得到1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SP.以2,用于水解柴胡皂苷.通过TLC法分析得到柴胡皂苷酶解最佳反应条件为40℃、24h,pH=5.0,在此基础上的酶反应回收率为118.8%. 相似文献
77.
宁英沛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
本文通过硅氧烷水解的途径对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交联前后导入不变形或可变形的补强填充剂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此较了它们的补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后的 PDMS 网络,用四乙氧基硅烷(TEOS)水解得到的二氧化硅粒子具有最佳的补强性能,这种方法要比其他硅氧烷水解获得的补强效应大得多。实验也指出:液体硅橡胶在交联前引入的二氧化硅补强剂是完全可能的。它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橡胶一填料分散体系,并有相当的补强作用。但它的补强效应不如交联后引入补强剂的方法好。 相似文献
78.
79.
为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在控制好NOx排放的同时,也需减少N2O、NH3等二次污染物的排放。为探究尾气组分对NOx还原产物的影响,本文用催化活性模拟评价装置,对自制单钯三效催化剂,进行了还原剂种类、CO浓度及水蒸汽浓度对NO转化效率及N2O和NH3生成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催化还原NO是导致N2O生成的主要原因,其内在本质在于催化剂表面活性氧物种的协同作用,NH3的生成量在150~400 ℃范围内与反应温度正相关;水蒸汽的加入会促进N2O和NH3的生成,H2O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作用抑制了活性氧物种的消耗;增加CO浓度可抑制N2O生成但会促进NH3生成。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脱除焦化汽柴油馏分中的有机硅化合物,避免催化剂硅中毒。方法 以拟薄水铝石粉为载体制备原料,镍钼为活性金属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加氢捕硅剂,利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吡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表征,并在200 mL加氢中试装置上考查了捕硅剂的脱硅活性和2 000 h活性稳定性。结果 自主开发的捕硅剂比表面积和孔容较高,酸性适宜,活性金属分布均匀,强度满足工业装置装填要求。捕硅剂的脱硅活性较高,在典型的工业条件下,脱硅率>90%,在2 000 h活性稳定性试验过程中,脱硅率稳定>90%,活性稳定性良好,且具有较高的容硅能力。结论 自主开发的捕硅剂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对清洁燃料的生产及保护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