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95篇
电工技术   76篇
综合类   83篇
化学工业   601篇
金属工艺   31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219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77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7篇
冶金工业   38篇
原子能技术   51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探讨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生物菌膜的生长特性及亚甲基蓝对LM生物菌膜光动力杀伤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判断与观察LM生物菌膜的形成并用酶标仪在595 nm波长处对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同时通过细菌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亚甲基蓝对LM生物菌膜的光动力杀伤作用。结果表明:结晶紫染色法可用于定性判断与观察LM生物菌膜,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LM生物菌膜生物量不断增加,形成的网状结构越来越致密。当光敏剂质量浓度为10 μg/mL的亚甲基蓝在光功密度为200 mW/cm2 的可见光照射30 min时,即可使LM生物菌膜的失活率达到99.99%以上,其菌落数降低了4.08(lg(CFU/mL))。亚甲基蓝对LM生物菌膜的光动力灭活作用非常显著,其杀伤效果主要取决于光敏剂质量浓度和光照时间。  相似文献   
62.
纬编间隔织物是采用纬编针织技术,用纱线或织物在垂直方向连接生产的两块独立织物,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吸声功能。介绍纺织材料的吸声机理,研究纬编间隔织物的编织生产工艺,分析纬编间隔织物的吸声性能及应用,认为纬编间隔织物在开发有吸声需求的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3.
64.
A series of novel cat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with rigid amido groups inserted as the spacers, named C 12 ‐PPDA‐C 12 , C 14 ‐PPDA‐C 14 and C 16 ‐PPDA‐C 16 , were synthesized by a two‐step reaction with dimethyl terephthalate, N,N‐dimethyl propylene diamine and alkyl bromide as raw materials.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the prepared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IR, 1H and 13C NMR and element analysis. Surface activity propertie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by surface tensi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fluorescence.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in the hydrophobic alkyl chain, decreased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surface tension at the CMC and the minimum surface area. Other relevant properties including foaming ability and emulsion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ynthesized gemini surfactants possess good surface properties, emulsifying properties and steady foam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65.
为了更好研究环糊精与环氧氯丙烷交联聚合物水凝胶(CD-EPI)的吸附性能,以β-CD-EPI以及羧甲基化的β-环糊精聚合物水凝胶(CM-β-CD-EPI)为吸附剂,对比研究了不同吸附条件下二者对亚甲基蓝(MB)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得出:对于带电的MB分子来说,CM-β-CD-PAM较β-CD-PAM具有更高的吸附速率;中性或者碱性环境较酸性环境更适合这两种吸附剂对MB的吸附;由于环糊精的空腔包结作用,高温不利于吸附剂对MB的吸附。  相似文献   
66.
磷钨酸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考察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磷钨酸对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在二乙二醇二乙醚为溶剂,n(MPC)∶n(HCHO)=5∶1,催化剂用量m(磷钨酸)∶m(MPC+HCHO)=(0.08~0.10)∶1,于110℃反应4.5h的条件下,MDC的收率为64.9%,选择性达到80.9%。  相似文献   
67.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Fe掺杂ZnO/凹凸棒石(Fe-ZnO/ATP)复合材料,评价了其在可见光条件下(>400 nm)光催化降解高浓度亚甲基蓝(MB)溶液的性能,并系统研究了ZnO负载量、Fe掺杂量和焙烧温度等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P的复合增强了复合材料对MB的吸附能力,MB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Fe(0.3%)-ZnO(50%)/ATP复合材料上降解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pp)为4.2×10-3 min-1,反应3.5h后的降解率可达65.40%,与ZnO相比较,kapp和MB的降解率提高了2.6倍.XRD、TEM和UV-Vis-DRS的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ATP的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复合材料中ZnO的粒径明显减小,暴露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另外,Fe的掺杂可明显增强复合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了对光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复合材料显示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8.
摘要:天然中空萝藦绒(Mj-fiber)经除蜡、磷酸活化和高温炭化工艺后,制备出活性炭纤维(ACF),采用SEM、XRD、Roman 和BET等方法对活性炭纤维微观形貌及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系石墨微晶化无序结构,具有高中空特性和多级微孔表面形貌,总孔容达1.357 cm3/g,比表面积达1882.003 m2/g。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可快速吸附溶液中的亚甲基蓝染料分子,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并以物理吸附为主,理论最大吸附量达947.372 mg/g;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吉布斯自由能△G0<0,吸附焓变△H0>0,表明吸附系自发过程,并与温度呈正相关;此外还分析了溶液pH、电解质浓度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9.
以天然月桂醇为原料,采用丙氧基化反应、硫酸酯化反应和中和反应合成了系列月桂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SLP_pS,依据月桂醇与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计算得到p=3、6、9),采用红外和核磁氢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SLP_pS的表面张力、泡沫、乳化、润湿、去污、临界胶束温度和钙离子抗性等界面和胶束溶液性质,并与两种传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SLE_3S)对比,突显聚氧丙烯(PPO)链对延展型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PO链不仅为SLP_pS分子提供疏水贡献,使SLP_pS的表面张力降低至32.1 mN/m以下,并使其临界胶束浓度低至1.0×10~(-4) mol/L数量级,同时产生了优于SDS和SLE_3S的乳化、润湿和去污能力,而且提供弱的极性贡献,产生低于0℃的临界胶束温度和高于SDS约30倍的钙离子抗性。SLP_pS的优异性质使其适用于个人护理及家用清洁产品中。  相似文献   
70.
建立了一组不同搅混格架的5×5棒束通道数值计算模型,以压降值、轴向及周向Nu分布为参考,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中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均取得了良好的吻合度。对两种具有不同形状搅混翼的棒束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其流动及传热特性;通过引入三个无量纲因子:涡流搅混因子、交叉流搅混因子以及湍流强度因子,对其搅混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