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68篇
  免费   3538篇
  国内免费   1646篇
电工技术   311篇
综合类   1483篇
化学工业   2796篇
金属工艺   11687篇
机械仪表   906篇
建筑科学   434篇
矿业工程   434篇
能源动力   126篇
轻工业   1024篇
水利工程   97篇
石油天然气   262篇
武器工业   272篇
无线电   9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32篇
冶金工业   2712篇
原子能技术   92篇
自动化技术   81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28篇
  2022年   1137篇
  2021年   1132篇
  2020年   1178篇
  2019年   937篇
  2018年   945篇
  2017年   1103篇
  2016年   1012篇
  2015年   1119篇
  2014年   1187篇
  2013年   1277篇
  2012年   1596篇
  2011年   1720篇
  2010年   1285篇
  2009年   1375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1394篇
  2006年   1349篇
  2005年   1071篇
  2004年   961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640篇
  2001年   573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微型构造表征技术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八面河油田井网密集区及井网稀疏的欠开发区的微构造研究,探讨了微构造表征技术。首先在储层多层次逐级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主力油层对比关系;密集井网条件下,则利用钻井资料编制油层顶底微型构造图;对于欠开发地区,通过人机联作自动追踪成图技术,输出2m等值线间隔构造图,建立微构造模型。以微构造模型为基础进行潜力评价,部署关键井寻找优质储量或进行开发动态调整。应用该项技术在八面河油田滚动发现了角15块等断鼻翼部局部高点,增加石油地质储量488×10~4t。  相似文献   
62.
基于高抗热震性能的陶瓷刀具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有的抗热震断裂和抗热震损伤的评价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材料中微裂纹的长度进行预测,从而实现了对陶瓷刀具材料的抗热震性能的微观结构设计。根据此理论对现有材料的抗热震性能的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的测量结果相符,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3.
Sintered Nd-Fe-B magnet was manufactured by advanced equipment via a SC (Strip casting) technology.It has integrativ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64.
普通碳素钢在CSP连轧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CSP机组上,通过普通碳素钢(Q235)的轧卡试验研究了该钢在连轧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高温区的两道次大变形使原始铸造树枝晶通过再结晶基本实现了奥氏体的等轴化和组织的均匀化;进一步变形可继续细化原始奥氏体并最终获得晶粒尺寸约为30μm的、均匀的等轴晶组织。在CSP工艺中,原始奥氏体组织细化可能与精轧总压下量高、单道次变形量大、应变速率高及钢中出现异常析出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5.
Al-Cu双金属复合结构的扩散连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扩散连方法进行了Al-Cu双金属复合结构的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的焊接工艺,材料组合以及母材状态情况Al合金与Cu的连接性,观察了接头区域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表明,固相扩散连接是一种适用于异种材料连接的有效方法,通过在连接区域形成Al-Cu金属间化合物,达到Al和Cu的有效连接,材料组合,母材原始状态以及连接工艺参数对Al合金与Cu的扩散连接存在着明显的影响。表面镀Ni工艺不但能够有效阻止Al和Cu之间形成脆性相,而且Al和Ni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扩散连接,改善了接头性能。  相似文献   
66.
利用燃烧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TiB2-Cu基复合材料,为了改善TiB2陶瓷和Cu基体的润湿性,将金属Ni作为合金化元素加入到TiB2-Cu复合材料。通过XRD,SEM,EPMA和TEM等检测手段对金属Ni的添加对TiB2-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Ni复合材料的金属粘结相的面间距比不含Ni时Cu的面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Ni加入后,TiB2-Cu-Ni复合材料的组织较TiB2-Cu复合材料更加致密,但陶瓷颗粒尺寸却大于TiB2-Cu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Ni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率和冷却速度,使得部分TiB2陶瓷颗粒有足够的时间长成棒状,同时造成TiB2陶瓷颗粒间形成更多的烧结颈;Ni的加入也改善了陶瓷与金属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使陶瓷相与金属粘结相的界面结合牢固,看不到TiB2-Cu复合材料中界面脱开的现象。金属Ni的添加有利于改善TiB2-Cu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而利于复合材料的致密化。  相似文献   
67.
The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s o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s of wrought Mg–Zn–Zr-Rare earth alloys MB25 and MB26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It was shown that the homogenization of the cast ingots decreased the strength of the extruded bars because some grain boundary phases were dissolv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is treatment, while the ageing treatment of the extruded bars increased the strength due to the dispersive precipitation of MgZn2 phase. The quenching + ageing treatments of the extruded bars decreases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because of the growing up of the grains.Abbreviations ED electron diffraction - GB grain boundary - RE rare earth - T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相似文献   
68.
1 INTRODUCTIONTheapplicationofcastingSiCp/ZA2 7compositesisgreatlylimitedduetotheinhomogeneousdistribu tionofSiCpandtheporosityexistedinthematrix[1] .However,semi solidformingtechnology (SSF )e mergedintherecentyearscannotonlydecreaseore liminatetheporosityandenhancethecompactnessofthematrix ,butalsoimprovetheuniformdistributionofthereinforcementthroughtheredistributionofthereinforcementfromitsuniquecharacteristicsofmouldfilling[2 ] .Inaddition ,SSFisanearnet shapeform ingtechnology …  相似文献   
69.
本工作用XRD,EPMA,SEM等测试技术计算和示出了用不同活性粉料制备的Ba(Mg1/3Ta2/3)O3微波陶瓷晶格中B位离子有序度和元素的面分布情况,对它们在X面下的电行为作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BMT陶瓷的微波损耗主要与其密度有序度和微观结构的均一度有关。  相似文献   
70.
通过高温和室温拉伸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和变形程度对Ti-31合金板材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750~850℃的温度下变形5%~20%空冷后,其室温机械性能均能达到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并发现了材料在900℃的临界变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