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79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01篇
化学工业   433篇
金属工艺   30篇
机械仪表   81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8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11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75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2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79篇
冶金工业   44篇
原子能技术   53篇
自动化技术   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研究TiO2包覆不同极性分子修饰金属Ni核心核壳微粒的结构及其电流变液的性能,分析Ni/TiO2基核壳结构微粒电流变液性能与极性分子种类、复合修饰以及所加电场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同成分电流变液随极性分子的加入,其强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多层修饰利于电流变液剪切强度的提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可显著提高电流变液的沉降稳定性。  相似文献   
42.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技术由于其超高的空间分辨与灵敏的化学识别能力,在纳米尺度的结构表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高分辨TERS技术的近期发展与应用,并对高分辨成像的潜在物理机理进行了简要概述,接着介绍一种由超高分辨TERS成像衍生出来的新的分子化学结构解析方法―扫描拉曼埃分辨显微术(SRP),最后对SRP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水分侵入是造成复合绝缘子高温硫化硅橡胶伞裙、护套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获得能够准确描述水分子在硅橡胶中扩散的扩散模型和扩散特性,使用固体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分析了水分子在硅橡胶中的存在状态;并通过称重法试验,获得了水分子在硅橡胶中扩散时硅橡胶的增重曲线。研究表明,水分子在硅橡胶中存在"自由态"和"结合态"两种不同的状态。固体核磁共振和称重法的试验结果都表明,水分子在硅橡胶中的扩散过程符合Langmuir扩散模型,而不符合经典的Fick扩散模型。同时研究了水分子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自由态水分子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合态水分子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符合经典的Arrhenius方程;硅橡胶中的氢氧化铝(ATH)填料含量的增加会导致结合态水分子含量的增加,但ATH含量对自由态水分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4.
45.
采用“动态超分子假说”对烷烃吸收CO2相平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最小二乘法和试算对烷烃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关参数,拟合值和文献实验值的线性相关度均大于0.95,符合良好。研究表明,烷烃分子之间形成的同种“动态超分子”对吸收过程影响较大,远远大于CO2同种超分子和溶剂与CO2之间形成的异种超分子,而且其随着烷烃碳链增加,“动态超分子”形成概率和稳定性均降低,吸收能力逐渐增强。文中还研究了模型参数对拟合结果的影响,及其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46.
47.
该实验以预制乌鳢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160、320、480、640和800 W的微波功率加热处理下温度分布、熟化度、感官评分、质构及水分子分布的变化,优化预制鱼片的微波熟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微波功率为160、320、480、640和800 W下鱼肉在70~80℃之间鱼肉已完全熟化,通过熟化度、感官评价确定不同微波功率由低到高相应的最佳熟化时间分别在8、6、4、3和2 min,其对应最小剪切力为67.85、51.9、63.70、71.39、66.44 g。随着样品表面温度不断升高,肌肉蛋白变性,肌肉对水的束缚能力下降,自由水比例不断升高,鱼肉的剪切力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熟化度、感官评分、质构分析和水分子分布的结果,640 W处理3 min,鱼肉完全熟化,剪切力最高,其鱼肉嫩度最受欢迎,感官评分最佳,为预制乌鳢鱼片最适微波熟化参数。  相似文献   
48.
The key to many chemical and energy conversion processes is the choice of the right molecule, for example, used as working fluid. However, the choice of the molecule is inherently coupled to the choice of the right process flowsheet. In this work, we integrate superstructure-based flowsheet design into the design of processes and molecules.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molecule are modeled by the PC-SAFT equation of state. Computer-aided molecular design enables consider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s degree of freedom in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consider the process flowsheet as additional degree of freedom, a superstructure of the process is used. The method results in the optimal molecule, process, and flowsheet. We demonstrate the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an organic Rankine cycle considering flowsheet options for regeneration, reheating, and turbine bleeding. The presented method provides a user-friendly tool to solve the integrated design problem of processes, molecules, and process flowsheets.  相似文献   
49.
基于功率型LED的在体整体荧光光学成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发光二极管(LED)替代常用的荧光激发光源汞灯,以实现基于LED的整体荧光光学成像(简称整体成像)。首先通过光谱计算分析,探讨了在不同波段与汞灯激发的荧光量相当时LED需要输出的光通量。以此为依据选择LED,构建了基于功率型LED的整体成像系统,用其动态监测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肿瘤在裸鼠体内生长和药物治疗过程。实验表明,功率型LED可在类似于整体成像需要较大光功率的场合中应用。光源替代时,若两光源的光谱在选择的波段内分布不一样,则有必要考虑不同波长的光激发荧光效率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In this study, novel experimental total electron detachment cross sections for O2 collisions with benzene molecules are reported for the impact energy range (10–1000 eV), as measured with a transmission beam apparatus. By analysing the positively charged species produced during the collision events, relative total ionisation cross sections were derived in the incident energy range of 160–900 eV. Relative partial ionisation cross sections for fragments with m/z ≤ 78 u were also given in this energy range. We also confirmed that heavier compounds (m/z > 78 u) formed for impact energies between 550 and 800 eV. In order to further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collision dynamics governing the fragmentation of such heavier molecular compounds, we performed molecular dynamics calculation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se heavier compounds strongly supports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m/z = 39–42, 50, 60 (u) cations formation,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broad local maximum in the total ionisation observed from 550 to 800 eV. This work reveals the reactivity induced by molecular anions colliding with hydrocarbons at high energies, processes that can take place in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under various lo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