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75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对纳米功能锦纶力学性能的影响,比较研究了纳米功能锦纶、光电子锦纶和普通锦纶的强度、伸长率、断裂比功、初始模量、松弛性能和弹性回复率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功能锦纶与普通锦纶相比,前者的强度、伸长率和断裂比功小,而初始模量和弹性回复率大;日晒对纳米功能锦纶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影响较小,对其初始模量影响较大;纳米功能锦纶和普通锦纶的应力松弛曲线形状相似,日晒后,前者的松弛速度明显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2.
在不同的分散体系中采用机械分散加超声波分散的方法对纳米氧化铟锡(ITO)粒子进行表面处 理,并采用TG-DSC,TEM对改性前后的ITO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为分散介质,加入偶 联剂(摩尔分数)KH570 1%或十八醇0.5%后,球磨15h和超声波处理30min可以使纳米ITO得到很好的 分散,纳米ITO表面改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3.
采用时间微分扰动角关联方法测量了LaFeO3纳米中的电四极超精细相互作用。扰动角关联探针核57^140La-58^140‘4Ce由^139La(n,γ)^140La反应产生,实验只观察到一个La晶位的四极相互作用。在室温下20nm、40nmLaFeO3以及晶体LaFeO3的四极相互作用频率ω0分别为:687.4Mrad/s、698.3Mrad/s和742.9Mrad/s,频率分布宽度系数σ分别为:0.014、0.009和0.001,电场梯度不对称系数η=0。实验数据表明,电场梯度主轴与晶轴方向一致;样品具有菱方结构,晶体到纳米发生菱方向正交结构转变,纳米尺度越小,越趋于正交结构;由于邻近核的扰动,随纳米颗粒增大,四极相互作用频率分布宽度系数σ变小,晶体时最小。  相似文献   
184.
介绍了纳米陶瓷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针对含纳米级陶瓷粉粘胶纤维织物的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浆料配方.采用了“慢车速、小张力、低烘燥、小伸长”的浆纱工艺。  相似文献   
185.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醋酸钡为钡源,采用改进的水热法(即溶剂热法)在低温条件下合成钙钛矿结构的超细钛酸钡纳米颗粒,重点研究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影响产物形貌和种类的作用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能谱(EDS)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时,制备的产物不同,其产物的形貌分别为超细纳米线、纳米棒(直径约几十纳米)和纳米颗粒(尺寸约50~100nm).通过调节反应过程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实现从线状钡的硫酸盐到纯相的超细钛酸钡纳米颗粒的转变.此方法为尺寸小于20nm的钛酸钡颗粒的制备及铁电材料尺寸限制效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6.
金属合金及碳材料储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金属合金和碳材料的储氢机理、吸放氢量和动力学性能;探讨了活性金属Ni、Pd、Li和K对碳材料储氢的催化性能和金属Mg与多壁纳米碳管、碳纳米纤维、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无烟煤和纳米石墨等碳材料复合储氢的性能及机理;指出了储氢材料应该向Li、Na、Mg、Al、B等轻元素和无烟煤、石墨等储量大、赋存广、成本低的碳材料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7.
综述准一维氧化镍纳米材料(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纤维、纳米须)的各种制备方法,主要介绍室温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烧结法、溶液法、微乳液-氧化法、电化学辅助模板法、静电纺丝法及直接氧化法,并比较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其制备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8.
介绍了几类包装材料、蛋白质芯片、酶生物传感器、分子马达以及蛋白质矿化材料、纳米模板等蛋白质基纳米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9.
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有机表面修饰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二氧化钛及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以及其他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有机表面改性方法及常用改性剂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最后提出了当前在纳米材料有机表面改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0.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得到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AN/PMMA)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将经冷冻干燥后得到的PAN/PMMA纳米微球进行预氧化和炭化处理,成功制备出粒径为50 nm的碳纳米微球(Carbon Nanospheres,CNSs)。并利用光散射、傅立叶红外线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所合成的PAN/PMMA纳米微球和CNSs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有利于降低PAN基CNSs的粒径,且炭化温度在500~600℃之间得到的CNSs的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