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3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159篇 |
化学工业 | 412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240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27篇 |
水利工程 | 34篇 |
石油天然气 | 8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冶金工业 | 13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59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采用2台串联BAR模拟给水管网系统, 通过对余氯、NH4+-N、NO2--N、NO3--N、DO、HPC及AOB等指标检测, 评价氯和二氧化氯2种消毒剂对氯胺消毒管网中硝化作用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比等量氯更易提高管网中余氯质量浓度和DO质量浓度;氯消毒阶段NH4+-N降解, NO2--N和NO3--N积累, 而投加二氧化氯后可有效控制硝化作用;与投加氯消毒相比, 投加等质量浓度 (0.6 mg/L) 二氧化氯时, 第1台BAR中悬浮和生物膜中HPC分别降低了2.54 log和1.63 log, 悬浮及生物膜中AOB降低约1 log;二氧化氯能对AOB起到控制灭活效果而等量氯对其几乎没有灭活效果, 在控制供水管网硝化作用方面, 二氧化氯与氯胺联用的消毒效果优于氯与氯胺. 相似文献
42.
43.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2001,60(1-3):9-14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o N2O produc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oil incubations with acetylene in a mixed clover/ryegrass sown sward 5 days after
application of a mineral fertiliser (calcium ammonium nitrate) or an organic one (cattle slurry) with and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icyandiamide (DCD) and the commercial slurry additive Actilith-F2. At this time, maximum field
N2O emissions were taking place. N2O production by the slurry amended soil was twice as high as that of the mineral amended one. N2O came in a greater proportion from nitrification rather than from denitrification in the slurry treatment, while for the
mineral fertilisation most N2O came from denitrification. The addition of DCD to slurry produced a decrease in N2O production both from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No reduction in N2O losses was observed from addition of DCD to the mineral fertilisation, although DCD resulted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nitrification
rate by 53% both in the slurry and the mineral fertilisation. Actilith F2 induced a high nitrification rate and N2O production from denitrification was reduced while that from nitrification was no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44.
为了实现高氮豆制品废水短程硝化的快速启动与稳定运行,采用了游离氨(FA)耦联溶解氧(DO)的策略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当ρ(DO)在0.2~1.2 mg/L时,豆制品废水均能成功启动亚硝化,并且随着ρ(DO)的增加,达到完全亚硝化的周期数增加。ρ(DO)的升高促进硝化速率,并且当ρ(DO)在1.2~1.5 mg/L时,初始硝化速度为8.5 mg/(g·h),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在FA耦联DO控制豆制品废水短程硝化过程中,而当ρ(FA)控制在6.5~7.0 mg/L时,豆制品废水短程硝化进入稳定期,Nitrosomonas europaea和Nitrosomonas stercoris增加至30.5%和21.3%。 相似文献
45.
反冲洗是保证生物活性炭装置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以船用污水深度处理装置一体化生物活性炭为研究对象,探究反冲洗对于装置污染物去除能力恢复的影响,得出了装置恢复时间;选取9种反冲洗条件,考察装置反洗后8 h后,装置污染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污染物去除率随着反冲洗时间推移先降低后逐步升高,8 h后趋于稳定,此时COD去除率为60%,氨氮去除率为10%。对比不同反冲洗条件下对于装置性能的影响分析,反洗强度控制在5.0 L/(m2·s),反洗时间为7 min时为较优反冲洗条件,COD去除率达到79.8%,氨氮去除率为5.3%。 相似文献
46.
为了使硝化反应在近似均相的条件下进行,采用对精制棉进行水解处理,用稀酸水解法制得结晶度较为一致的微晶纤维素,再用硝硫混酸进行硝化得到微米级硝化纤维素。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C分析了其热性能,并测试了其撞击感度和黏度。结果表明,制备微米级硝化纤维素的最佳条件为:硝硫混酸体积比为1∶3,硝化时间30min,硝化温度为35℃。制得的微米级硝化纤维素样品粒度均匀,其特性落高为57.466cm,黏度为478mPa·s,分解峰温达到211.20℃,硝化均匀,含氮量可达12.8%。 相似文献
47.
48.
49.
以八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OPS)和十二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DPS)为原料,经发烟硝酸和发烟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硝化反应,分别合成了八硝基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ONPS),十二硝基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DNPS),十六硝基八苯基笼型低聚倍半硅氧烷(HDNP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XRD分析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笼子体积和硝基取代数对化合物热稳定性的影响,经TGA测试表明:三者质量损失为5%时的温度分别为349℃、292℃、187℃,最大热分解速度对应的温度分别是430℃、428℃、410℃,在1 190℃处,三者的残留质量分数分别是53.4%、50.25%、36.69%。三者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中以硝基取代数最少和笼子体积最小的ONPS热稳定最佳。 相似文献
50.
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处理厌氧发酵液,研究了不同循环比条件下,水解过程挥发性脂肪酸和氮元素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水解过程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有甲酸、乙酸和丙酸,仅有少量样品检测出甲酸,乙酸和丙酸占有机酸总量比例较大。在循环比为1/3条件下产生的有机酸的种类、总量比其它两个条件要多。处理后出水中COD浓度与有机酸总量、乙酸、丙酸浓度均呈线性关系。循环比1/3条件下,处理后出水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最低(分别为3.57 mg/L和48.60 mg/L),脱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