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0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徐俊辉  陈金芳  陈中 《化工学报》2007,58(5):1145-1149
应用光电显微技术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在微米级视场空间中,对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二氯甲烷-水界面传质的非平衡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对拍摄的10个不同浓度的PVP二氯甲烷溶液的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建立了PVP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灰度标准曲线。通过测量不同传质时刻的PVP二氯甲烷主体相图像的灰度值,得到对应的浓度值。根据传质过程中二氯甲烷相中PVP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PVP在二氯甲烷-水界面传质动力学曲线。观察并分析了油相近界面流体流型随时间、空间的渐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以尿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木粉作为致孔剂对聚氨酯微孔膜透湿性能、力学性能、吸湿性能、孔隙率以及微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致孔剂后的聚氨酯微孔膜透湿性能最高可达到1876.81 g.mm/(m2.24h),比未处理的聚氨酯提高了315%。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之后,尿素和木粉作致孔剂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3.
以CuSO4×5H2O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葡萄糖和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采用液相两步还原法制备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纳米铜粉,考察了预还原步骤、二氧化硫脲与铜离子浓度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铜粉粒度、分散性和形貌的影响,表征了铜粉的特性. 结果表明,较优的制备条件为:二氧化硫脲与硫酸铜溶液浓度比2: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15 min,该条件下所制产品为粒径20~100 nm的类球形铜粉.  相似文献   
104.
以氯钯酸为前体、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在适量KOH存在下采用微波多元醇法制备得到形貌单一、大小均匀的具面心立方结构的六边形钯纳米颗粒,产物用TEM、XRD和XP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5.
PVP(K-30)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通过水溶液中聚合制备了医药级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研究了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温度等对PVP相对分子质量和残留单体含量的影响,获得了一条适合生产实际的、操作条件温和的PVP(K-30)适宜合成工艺路线:NVP的质量分数为40%,聚合温度为75℃,引发剂为A和B复配,其中m(A)/m(NVP)和m(B)/m(NVP)分别为0.02和0.01,V(链转移剂D)/V(NVP单体溶液)为0.02,合成的PVP相对分子质量为29.8。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PVP对C12NCl和AS两单纯以二者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和增溶DMAB的影响。结果表明:PVP对C12NCl的表面张力与增溶作用影响较弱,但明显降低AS的表面张力。并形成复合物,提高对DMAB的增溶量。当C12NCl/AS混合溶液中加入PVP后,可明显提高对DMAB的增溶能力。且在混合摩尔比为1:1时增溶量最大,PVP对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曲线未出现双折点。  相似文献   
107.
Sol—gel法制备TiO2/PVP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征茂平  金燕苹 《金属学报》1999,35(11):1224-1228
以钛酸丁酯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了TiO2/PVP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XRD、TGA等测试方法分别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材料的结构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薄膜表面非常光滑,粗糙度仅为3-5nm左右,  相似文献   
108.
用PVP水解物制备CO2固载膜及膜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由基聚合合成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PVP) ,并用其水解产物聚N 乙烯基 γ 氨基丁酸钠 (PVSA)和聚砜 (PS)超滤膜制备了PVSA/PS复合膜 ;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PVP及其水解产物PVSA的结构 ,证实了PVSA含有可作为CO2 载体的仲胺基与羧基 ;测试了复合膜的透气性能及对CO2 /CH4的选择性 .结果表明 ,在 2 6℃ ,压力为 1333Pa时 ,CO2 渗透速率可达 5 4 6× 10 -7cm3 (STP)·cm-2 ·s-1·Pa-1,CO2 /CH4的理想分离因子达到 2 12 1.随着进料气压力的增大 ,CO2 /CH4的分离因子及CO2 的渗透速率均呈下降趋势 .依据膜的渗透通量随压力的变化特性以及不同状态下膜的红外光谱 ,分析了膜对CO2 的促进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硅钨酸与聚乙烯吡咯烷(SWA/PVP)质量比分别为5:1000、10:1000、20:1000、40:1000和80:1000的光致变色玻璃隔热涂层,利用TEM、FTIR和UV-Vis等方法对涂层进行了表征。TEM结果表明,复合薄膜表面平整,粒径约为30nm的SWA分子均匀分布在PVP网络中。SWA/PVP涂层在可见光区的主要吸收波长为550~700nm,随着SWA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紫外吸收能力逐渐增强。涂层在630nm红光波段具有最强的吸收,随着SWA含量的增加涂层对光的吸收增强,此涂层将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10.
An innovative modification of the wet inversion phase method, consisting in the use of a polymer nano-nonwoven as a nonclassic pore precurs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obtained scaffolds were determined, their hydrophilic properties (serum absorbability) were tested, and the content of residues of materials used in the scaffold preparation was determined. Nontoxicity of the developed scaffolds toward T lymphocyte cells was proved. Cultures of primary chondrocytes were obtained successfully. It was proved that an addition of a polymer nano-nonwoven chang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scaffolds favorably in respect of their subsequent application in tissu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