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63篇
  免费   6400篇
  国内免费   3700篇
电工技术   5391篇
综合类   5649篇
化学工业   11515篇
金属工艺   7587篇
机械仪表   4179篇
建筑科学   6815篇
矿业工程   1807篇
能源动力   4377篇
轻工业   4379篇
水利工程   1681篇
石油天然气   3561篇
武器工业   629篇
无线电   61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896篇
冶金工业   4801篇
原子能技术   1359篇
自动化技术   3774篇
  2024年   253篇
  2023年   943篇
  2022年   1856篇
  2021年   2250篇
  2020年   2328篇
  2019年   1882篇
  2018年   1750篇
  2017年   2381篇
  2016年   2569篇
  2015年   2654篇
  2014年   4312篇
  2013年   4413篇
  2012年   5329篇
  2011年   5684篇
  2010年   3996篇
  2009年   4178篇
  2008年   3665篇
  2007年   4701篇
  2006年   4340篇
  2005年   3512篇
  2004年   3085篇
  2003年   2669篇
  2002年   2206篇
  2001年   1952篇
  2000年   1597篇
  1999年   1261篇
  1998年   1013篇
  1997年   881篇
  1996年   787篇
  1995年   600篇
  1994年   517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356篇
  1991年   308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7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13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Polyvinylalcohol (PVA) polymer gel is a temperature sensitive polymeric gel, with a critical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ith H2O) of 310 K. At higher than 310 K, this temperature sensitive polymer gel shrinks because of discharging water, whereas at lower temperatures, the gel swelled because of absorbing water. The reversibility of the gel's volume change was confirmed by temperature swing.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an organic compound onto the PVA polymer gel in water was test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The amount of adsorbed organic compound increased remarkably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about 310 K. Then,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organic compound in PVA polymer gel could be reversibly adsorbed and desorbed by a temperature change between 293 and 323 K. The mechanism of adsorption of the organic compound onto the PVA polymer gel could be explained by hydration and dehydration of polymer gel.  相似文献   
72.
天然气吸附储存脱附过程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动力学计算,认识了脱附过程当中储罐内温度剖面分布的典型特征:储罐轴心处的温度下降幅度最大。分析了脱附过程当中储罐壁的热交换、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以及储罐内的初始压力对储罐内的温度剖面的影响。结论是加强储罐外壁的热交换、增大吸附剂的导热系数皆能改善吸附储罐内的温度剖面。  相似文献   
73.
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满足高温油藏和深井酸化作业残酸返排的需要,通过表面活性剂的筛选和复配研究,得到了高温酸化助排剂HC2—1。其性能评价结果表明,HC2—1具有使用浓度低、表面活性高的特点,在20%的HCI溶液中,当其浓度为50mg/L时,表面张力为20.7mN/m;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在180℃下恒温48h,HC2—1仍保持较高的表面活性;具有良好的耐盐能力,加有HC2—1的20%HCl溶液和CaCO3反应至HCl完全消耗,整个反应过程体系无新相生成且表面张力基本不变;可增大酸液体系的润湿角,进一步降低毛细管阻力,使酸液返排率由46%提高到97%,在促进酸液返排的同时与原油不发生乳化反应。  相似文献   
74.
低温低渗透砂岩油藏窜流大孔道深部封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用堵剂为高强度的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交联凝胶SAMG-1,由<6%淀粉、4.5%-5.5%丙烯酰胺、0.003%-0.006%交联剂组成,35℃成胶时间受淀粉和交联剂用量控制,为18-20小时以上,成胶前黏度-100 mPa.s。该堵剂具有长期稳定性,在储层岩心中注入深度15 cm的堵剂,在35℃候凝48小时后及老化90天后,封堵强度分别为0.61和0.59 MPa/cm,封堵率分别为98.6%和98.1%。该堵剂优先进入高渗层,注入0.5 PV并成胶后,2组双填砂管组成的模型低、高渗管渗透率保留率分别为68.4%、0.7%和69.4%、0.0%。吉林扶余油田西一区+15-8.2区块有水井6口,油井13口,含水率达91.5%,注入水最快在5天内到达油井。报道了该区块整体深部调剖封堵窜流通道的情况,详细叙述了+15-9.2井施工中通过注入压力和井底回压控制注入流量,使堵剂陆续进入原生和次生孔道的工艺作业,该井设计注入堵剂92 m3。6口水井整体调剖后,油井产液量差别减小,产油量增加,有效期已超过了9个月,共增油843 t,含水平均下降3.87%。图7表1参8。  相似文献   
75.
吐哈油田部分区块地层压力系数小于0.9,常规水基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大,若使用油基压井液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实验优选出了一种低密度水基微泡沫压井液。该压井液具有密度低、泡沫强度高、稳定性好、携砂能力强等优点。现场应用表明,低密度微泡沫压井液稳定时间大于48 h,密度在0.70~0.99 g/cm3之间可调,抗油污染能力强,抗油大于8%,抗温在100℃以上,岩心污染后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并且施工方便,成本低,具有储层保护能力,使用微泡沫压井液的井表皮系数在0.20~2.34之间。  相似文献   
76.
三峡三期工程主坝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三峡右岸三期工程施工中,为了有效控制坝体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升,采取了高温季节使用预冷混凝土浇筑、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及浇筑温度、对混凝土内部人工通水进行初冷、中冷和后冷等措施。三峡三期工程大坝混凝土内部温度没有出现超标现象,混凝土温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7.
SnO2 是最早使用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气敏材料 ,使用该材料设计制作的气敏传感器具有许多优点。在简要介绍溅射镀膜的成膜过程和特点的基础上 ,着重介绍了SnO2 膜的制备流程 ,分析了功率和温度变化对成膜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支流影响下的水库水温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宽度平均的立面二维水温模型,通过分析支流和主库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了支流与主库耦合的简化方法,建立了考虑支流影响的水库水温模型。在考虑有无支流影响的条件下,对水库水温分布、水库下泄水温和坝前垂向水温分布均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支流对水库水温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所建立支流与主库耦合的立面二维水温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存在支流影响的水库水温分布,预测水库水温分布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9.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裂缝控制 ,从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来阐述 ,将冷缝作为结构性裂缝来预控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介绍了欧洲轿车新战略决策,也即:将要提高轿车的电池电压,,阻燃材料的比率和工作温度;Synolite5001-T-1牌聚酯树脂的阻燃防炎性能优于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