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9篇
  免费   1320篇
  国内免费   828篇
电工技术   149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56篇
化学工业   377篇
金属工艺   887篇
机械仪表   238篇
建筑科学   7279篇
矿业工程   660篇
能源动力   167篇
轻工业   163篇
水利工程   667篇
石油天然气   3968篇
武器工业   52篇
无线电   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15篇
冶金工业   465篇
原子能技术   105篇
自动化技术   2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615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1300篇
  2011年   1427篇
  2010年   1030篇
  2009年   1065篇
  2008年   970篇
  2007年   1130篇
  2006年   1034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9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震相模型控制下,通过原始数据将各个单一反演问题转化为一个联合反演问题,可降低反演在描述参数几何形态时的单个反演问题的自由度,从本质上提高地球物理反演的效果。本文在计算过程中采用了非线性随机反演算法,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随机特性,使反演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在胜利、中原油田等地区的储层预测中,应用本文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可靠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2.
川东二叠系生物礁油气藏的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礁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岩性油气藏,由于其地质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生物礁的地震勘探难度很大。本文针对川东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地质特点和资料情况,以生物礁气藏为研究对象,从已知井井震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地震反射结构分析、神经网络波形分类处理、地震属性分析、三维可视化解释、多参数地震反演等多项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方法,建立了生物礁和生物礁储层的判别模式,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地震勘探配套技术。其中以伽马、补偿中子及声波为目标曲线的多参数地震反演技术对于预测和评价生物礁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103.
通过论述高压电气设备支架串联体系地震响应半解析法的运算过程,说明地震响应半解析法对于电力系统防震工作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4.
张政伟  雷啸  弓健  梁斌 《水利水电技术》2021,51(12):219-227
针对大跨度高速铁路拱桥建设对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性要求,为了研究钢板桩围堰支护在大跨度高速铁路拱桥深基坑施工中的可行性,以新建徐盐高铁徐洪河特大桥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监测,对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形变及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钢板桩围堰最危险受力点处于钢板桩中部、中上部及四角连接处,围堰第4道内支撑内力较其他3道内支撑大。整个施工过程中工况5为施工最不利工况。由监测结果可知,在施工过程中钢板桩单日最大位移值为2.8mm,最大累计位移值为24.0mm,均未达到预警值,施工过程中钢板桩形变稳定。钢支撑轴力受基坑周边荷载的影响明显,围堰钢支撑最大压力值为147.31kN,最大拉力值为24.95kN,未达到预警值,结构安全。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在地震高发的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激励对弧形钢闸门的安全持续稳定运行影响较大,有必要对弧形闸门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某工程表孔弧形钢闸门为例,通过建立考虑水体和结构耦合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弧形钢闸门地震动力响应,然后利用重力坝-库水流固耦合模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对弧形钢闸门进行动力时程响应分析,计算了弧门地震动水压力,并与规范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动力响应分析方法适用于闸门地震动力响应计算;流固耦合效应对弧形钢闸门地震动力响应影响较大,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闸门动力响应计算结果比规范明显增大,两者最大比值达到2倍以上。闸门结构动位移响应峰值在闸门面板顶部中心,动应力响应峰值发生在下主横梁跨中;流固耦合的动力计算表明该闸门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强度不能满足,上、下主横梁处为结构动力响应薄弱环节;对高水头采用规范法计算的地震动水压力偏大,对低水头动水压力计算结果偏小。考虑流固耦合的闸门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能反映其真实力学特征,对于地震高发区弧形钢闸门的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6.
Geologists interpret seismic data to understand subsurface properties and subsequently to locate underground hydrocarbon resources. Channels are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geological features interpreters analyze to locate petroleum reservoirs. However, manual channel picking is both time consuming and tedious. Moreover, similar to any other process dependent on human intervention, manual channel picking is error prone and inconsistent.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automatic channel detection is both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seismic interpretation. Modern systems make use of real-tim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for different tasks. Automatic channel detec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hat can identify streaks within the images called channels that are important to the oil compani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nnovative automatic channel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The new algorithm can identify channels in seismic data/images fully automatically and tremendously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interpretation process. The algorithm uses deep neural network to train the classifier with both the channel and non-channel patches. We provide a field data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algorithm. The training phase gave a maximum accuracy of 84.6% for the classifier and it performed even better in the testing phase, giving a maximum accuracy of 90%.  相似文献   
107.
Ni-Fe-Cr-B-Si涂层超塑扩散焊接的强化效应及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Fe-Cr-B-Si合金涂层超塑性扩散焊接及焊接后的强化效应。通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分析、硬度及耐磨性能的测试表明,当基材(5CrMnMo钢)与涂层产生协调超塑变形时,涂层原颗粒间、涂层与基材结合界面完全焊合。超塑焊合后的涂层比高频重熔及火焰重熔涂层硬度(HV)提高100-150,耐摩擦磨损性能提高30%。指出,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及晶内位错密度增加是引起涂层强化效应和提高耐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为提升地下承插式接口铸铁管线抗震可靠度的计算效率,提出基于主动学习Kriging代理模型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AK-MCS)进行地下管线抗震可靠度计算。采用梁单元模拟管线结构,均布弹簧反映管土相互作用,接口弹簧模拟邻接管道约束作用,建立了地下管线地震响应分析模型;考虑管线接口允许位移、管线埋深、土体容重和内摩擦角等模型参数随机性的影响,以管线接口位移量为安全准则,采用主动学习Kriging模型方法建立管线接口位移响应与随机变量参数关系的代理模型,从而获得管线接口安全状态。算例结果表明,AK-MCS法计算得到的管线失效概率与传统Monte Carlo模拟计算的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且AK-MCS法计算时间约为传统Monte Carlo模拟计算时间的2%。因此在进行管线可靠度计算时,主动学习Kriging代理模型方法具有准确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9.
提出适用于装配式大跨度组合框架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混合梁节点. 为了研究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受力机理,对2个足尺中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2个试件分别采用混合梁端型钢翼缘削弱式(RBS)节点以及梁端普通型钢节点. 对2个节点的破坏形态、耗能能力、承载能力、延性以及混合梁的应变分布规律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对梁端型钢翼缘的削弱处理可以有效促进试件在翼缘削弱区形成塑性铰,避免梁端焊缝的脆性破坏. 相比型钢未经处理的节点,翼缘削弱节点展现出更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梁底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会影响节点的耗能能力,在锚固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其配筋率,以防止过早出现附加钢筋屈服后的黏结滑移.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耗能梁段屈服类型、柱轴压和震后替换耗能梁段对可替换式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拟静力循环加载的方法对4个可替换式偏心支撑钢框架进行试验,并从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延性系数和构件应变等方面分析其抗震性能. 结果表明,耗能梁段屈服类型对可替换式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影响较大,随着耗能梁段从剪切型过渡到弯曲型,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呈下降趋势;随着柱轴压的增加,试件的初始刚度和延性系数逐渐降低;震后替换耗能梁段的模型与原模型相比,仅耗能能力有所下降,其余性能变化不大,说明这种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替换性. 通过对应变分析发现,直至试验结束,耗能梁以外绝大部分区域仍处于弹性阶段,说明耗能梁段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可以保护其他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