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65篇
  免费   2434篇
  国内免费   956篇
电工技术   962篇
综合类   1084篇
化学工业   4812篇
金属工艺   1102篇
机械仪表   458篇
建筑科学   783篇
矿业工程   1707篇
能源动力   1060篇
轻工业   1266篇
水利工程   137篇
石油天然气   3720篇
武器工业   79篇
无线电   13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69篇
冶金工业   2699篇
原子能技术   165篇
自动化技术   1559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27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694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775篇
  2016年   913篇
  2015年   844篇
  2014年   1344篇
  2013年   1544篇
  2012年   1656篇
  2011年   1658篇
  2010年   1155篇
  2009年   1114篇
  2008年   955篇
  2007年   1170篇
  2006年   1140篇
  2005年   987篇
  2004年   848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720篇
  2001年   590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268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析了PIM卧管式三旋在催化装置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改造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V. Truong    B.R. Bhandari    T. Howes    B. Adhikari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2,67(8):3011-3018
ABSTRACT: Physical aging of amorphous anhydrous fructose at temperature 5 °C and at 22 °C was studi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The dynamic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0 for unaged samples was 16 °C and 13.3 °C for heating rate of 10 °C/min and 1 °C/min, respectively. The fictive temperature, Tf0 for unaged samples calculated by Richardson and Savill method was 12 °C, which is close to the dynamic value obtained from the lower DSC heating rate. The fictive temperature Tf of the aged fructose glasses at temperatures both below and above the transition region was fitted well by a non-exponential decay function (Williams-Watts form). Aging above the transition region (22 °C) for 18 d increased both the dynamic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and the fictive temperature Tf. However, aging below the transition region (5 °C) for 1 d increased the dynamic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but decreased the fictive temperature Tf.  相似文献   
43.
对韶钢炼铁厂4号高炉炉况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是原材料质量较差,精料水平低,同时,高炉操作不能完全适应原材料条件.按照上稳下活工艺的原则,采取合理鼓风动能、活跃炉缸工作状态、稳定热制度、合理中部冷却强度、炉顶小高压操作以及使用上部调节手段等一系列措施,使高炉的炉况顺行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取得相应的进步.2001年利用系数达3.024 t/m3·d,焦比达441 kg/t.  相似文献   
44.
濮67块具有埋藏深、物性条件差、储量难动用程度低等特点,目前气藏采出程度很低,开发效果差。通过对濮67块天然气储量再认识,落实了该块储量;通过对濮67块各砂组剩余天然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明确了剩余气的下步挖潜方向;并开展了配套的剩余天然气挖潜技术研究,通过在生产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提高了气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45.
钟晓瑜 《钻采工艺》2003,26(Z1):57-59
介绍了池27井实施机抽排水工艺取得累计排水13 334.4m3的明显效果.分析了五次检泵的原因.提出了对池27井机抽排水的四点认识.  相似文献   
46.
新疆油田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研究及矿场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室内筛选复壮,选育出对克拉玛依稠油具有显著降粘作用的微生物菌种.室内降粘实验结果表明,菌种对稠油的降粘率可达70%,同时菌种可以改善稠油的流体性质.原油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菌种能够降解稠油中的非烃和长链饱和烃.首次在克拉玛依油田进行了6口井的微生物吞吐开采稠油矿场试验,累计增油865t.  相似文献   
47.
以纯41块沙4段低渗透油田为例,从低渗透油田渗流机理出发,分析了造成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计算注水井最大井底流压、油井最小井底流压、油水井之间可建立的最大注采压差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确定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公式计算油田技术极限注采井距,并结合经济合理井距计算结果,确定了油田合理注采井距,并提出了下二步调整方案,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方法为低渗透油田合理井距的确定、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Nanofiber bundles of Ag2S, Ag2Se, and Ag 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making use of Ag2C2O4 template nanofiber bundles, utilizing both anion‐exchange and redox reactions. The obtained bundles were polycrystalline nanofibers composed of nanoparticles in which the precursor morphology was well‐preserved, indicating that Ag2C2O4 nanofiber bundles acted as a general sacrificial templ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silver‐based semiconductor and metal nanofibers. Dispersing media and transforming reactants were found to b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system. In particular, separate single‐crystalline Ag nanofibers were obtained via a nontemplate route when ascorbic acid was used as a relatively weak reductant. An electrical transfer and switching device was built with the obtained Ag2S and Ag nanofiber bundles, utilizing the unique ion‐conductor nature of Ag2S and revealing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lectronics.  相似文献   
49.
裂缝性油气藏采收率:100个裂缝性油气田实例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世界上100个裂缝性油气藏的综合评价,研究储集层及流体本身的性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黏度、可动油比例、含水饱和度、润湿性及裂缝分布特征等)和驱动机制及油藏管理战略(优化日产量和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其最终采收率的影响。将裂缝性油气藏分为4类:I类的基质几乎没有孔隙度和渗透率,裂缝是储存空间和流体流动的通道;Ⅱ类的基质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裂缝提供流动通道;Ⅲ类(微孔隙)的基质具有高孔隙度和低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裂缝提供流动通道;Ⅳ类(大孔隙)的基质具有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基质提供储存空间和流动通道,裂缝仅增加渗透率。对26个Ⅱ类油气藏和20个Ⅲ类油气藏的开采历史的研究表明:Ⅱ类油气藏的采收率受水驱强度和最优日产量控制,日产量过高会很容易破坏Ⅱ类油气藏,一些Ⅱ类油气藏如果管理得当,采收率可以很高,不需要二次或三次采油;Ⅲ类油气藏的采收率主要受岩石和流体本身性质的影响,特别是基质渗透率、流体重度、润湿性以及裂缝强度等,不进行二次或三次采油不可能完全开采,往往需要采用一些提高采收率的专门技术。以往将Ⅱ类和Ⅲ类裂缝性油气藏归为一类,认识它们的区别将有助于选择更好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50.
利用美国SSI公司研制的COMPN模拟软件对双重孔隙介质油藏一种重要的开采机理 吸渗排油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一个基质岩块为四周裂缝所包围时.在驱动压力和毛管压力的不同平衡(驱动压力和毛管压力的相对大小)关系下的水驱油采收率和水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