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00篇
金属工艺   3篇
轻工业   80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寿凯  冯智华  吴国轩 《纺织器材》2010,37(6):20-26,61
针对大部分棉纺厂使用表面不处理胶辊纺纱时要对其表面进行微处理这一问题,分析了研发免处理胶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从缠绕机理、配方体系的优化及确定方面对NFR-865型胶管的研制做了详细的探讨,结合新型胶辊的特性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并对比其应用效果,指出:NFR-865型胶辊具有较好的抗绕性和较广泛的适纺性,能满足免处理胶辊的技术要求,提高成纱质量,尤其在纺中、细号纱时优势明显,真正实现了国产胶辊表面不处理。  相似文献   
12.
李婷婷  闫梦雪  吴宗翰  姜茜  林佳弘 《材料导报》2018,32(24):4363-4369
为了解决传统针式静电纺针头易堵塞不易产业化的问题,采用铜丝动态线性电极静电纺丝技术对PVA纳米纤维的可纺性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VA溶液浓度、电压和纺丝距离对PVA纤维形貌及直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VA溶液浓度降低,溶液粘度和电导率减小,纤维直径及其分布变小。且随纺丝距离增大,纤维直径变细,纤维形貌变好。当PVA浓度为10%(质量分数),电压80 kV,距离30 cm时,可制备出形貌良好的纳米纤维,其直径为433 nm,产量高达 6.8 g/h ;当PVA浓度为5%(质量分数),电压80 kV,距离30 cm, 可纺最细纤维直径为96 nm。本研究可为未来PVA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规模化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磷系共聚阻燃聚酯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阻燃聚酯切片常规指标、过滤性能及热分析、高速纺POY试验、染色性能试验、阻燃性能的测试表明,所合成的阻燃聚酯切片具有良好的纺丝性能、染色性能,其织物的LOI值达32.4%。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五种不同Sb/Ti配比半光聚酯热性能研究发现,Sb/Ti复配聚酯熔融结晶温度Tmc高于锑和全钛,50/50温度最高,复配聚酯熔体成型性能弱于锑系;复配聚酯冷结晶峰温Tc高于锑系,后加工性能强于锑系。采用UDYDT路线的可纺性研究发现,复配聚酯原丝粘度降高于锑系聚酯,原丝强度高于锑系,DT丝的变化未表现出明显规律,纺丝温度296℃时,复配聚酯DT的强度可以达到与锑相当。  相似文献   
15.
聚乳酸纤维的可纺性研究及产品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博 《上海纺织科技》2005,33(6):50-51,53
介绍了聚乳酸纤维的性能和特点,并对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纤维的特点,通过生产实践,探讨了聚乳酸纤维的纺纱工艺,阐述了各因素对聚乳酸纤维纱线质量的影响,为开发新产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压合成聚碳硅烷的分子量分布与可纺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压合成方法合成了聚碳硅烷(PCS),研究了高低分子含量、分散系数对PCS软化点、分子量分布及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可以用软化点加分子量分布来判断PCS的熔融可纺性.当PCS的软化点低于200℃,分散系数小于1.8,高、中分子含量比例小于0.1时,可纺性很好;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软化点的升高,高分子含量增加,分子量分布宽化,可纺性开始变差,当软化点大于260℃,分散系数大于2.2,高、中分子含量比例大于0,3时,可纺性很差,甚至失去可纺性。要得到软化点高、分散系数低、可纺性好的PCS,必须控制PCS的高、中分子含量比例约为0.1~0.3,低、中分子含量比例约0.8左右,分散系数约为1.8~2.2。  相似文献   
17.
魏赛男  李瑞洲  陈利  姚继明  彭志远 《功能材料》2013,(17):2500-2502,2506
采用圆铜管包覆拉拔镍铁合金丝后经电解化学处理制备出了单丝长度38~40mm,直径约10μm吸波镍铁纤维束丝。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纺织纤维性能测试仪器对纤维的形貌、组分、磁性能及可纺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此镍铁纤维截面呈不规则异形,纵向光滑有多道沟槽、无卷曲,长径比达3800以上,此结构有利于增强其可纺性能和吸波性能。纤维镍、铁总含量高达90%以上,比饱和磁化强度达63.45A.m2/kg,初始磁导率达2035H/m,远高于常规铁氧体吸波材料;其拉伸、弯曲、摩擦等可纺性能与不锈钢纤维、棉纤维做了对比,预测了镍铁纤维可用于纺织加工开发柔性吸波织物。  相似文献   
18.
高半纤维素浆粕制备Lyocell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纤维素质量分数21%的高半纤维素浆粕在N-甲基吗琳-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中制备Lyocell纤维,并与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0%的高α-纤维素浆粕的可纺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半纤维素浆粕在溶剂NMMO·H_2O中更易溶解,其过滤性能和可纺性能好,可在较高浆粕浓度下纺丝,制备成Lyo- cell纤维的产率高,且能提高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高半纤维素浆液的稳定性能略低,在溶剂回收中需要消耗较多的双氧水进行氧化回收溶剂NMMO。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在三叶有光POY-DT生产过程中,喷丝板毛细孔尺寸与可纺性的关系。计算不同叶长,叶宽,孔数的喷丝板毛细孔的当量直径,单孔流量,剪切速率,喷头拉伸比,三叶异形孔压力降和异形度。验证了喷丝孔的结构参数是影响可纺性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异形喷丝孔结构,可纺性较好,工艺条件较好控制,理论异形度与纤维异形度较接近。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喷丝板结构各参数,此外,还讨论了结构不同的三种异形喷丝板的清洗方法和效果以及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旋转粘度计法和干法纺丝研究了高温法二醋酸纤维素酯(简称二醋片)丙酮溶液在不同温度、浓度下的流变性,并考察了其可纺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法二醋片丙酮溶液为切力变稀流体,其粘弹性较低;过滤性和可纺性能良好,纺制烟用二醋纤维主要物理指标为纤度3.1~5.0dtex,断裂强度0.74~0.97cN/dtex,伸长率18~28×10-2,基本符合嘴纤半制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