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00篇
金属工艺   3篇
轻工业   80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尖晶石型铁氧体纤维的制备及磁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 采用有机凝胶-热分解法制备了MeFe2O4(Me=Zn, Ni0.5Zn0.5, Ni0.4Zn0.4Cu0.2)铁氧体纤维.通过FT-IR、XRD、TG-DSC、SEM和VSM等测试技术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纤维的磁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在凝胶形成过程中, 金属离子单齿或双齿螯合配位于柠檬酸根阴离子, 形成线型分子结构, 使凝胶有较好的可纺性. 所制得的纤维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纤维直径在0.5~20.0μm之间.这些纤维在室温下都具有软磁特性, 化学组成、晶粒大小及形貌对纤维的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ZnFe2O4、Ni0.5Zn0.5Fe2O4和Ni0.4Zn0.4Cu0.2Fe2O4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2.6、12.7和40.0A·m2·kg-1, 相应的矫顽力分别为4.77、5.82和4.04kA·m-1.  相似文献   
32.
负氧离子聚酯纤维的研制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种制备负氧离子聚酯纤维的方法,将聚酯切片结晶、干燥、粉碎后加入经表面改性的负氧离子粉体和分散剂,经过熔融挤出、造粒,制备了负氧离子母粒;用此母粒作为皮层,普通PET作为芯层,通过复合纺丝制备皮芯型复合纤维。通过测试表明:加入4%负氧离子粉体的母粒具有良好的可纺性,采用该母粒制备的皮芯型聚酯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和释放负氧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不同改性剂及含量对共聚酯熔点的降低效果及实用性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确立了新戊二醇(NPG)、己二酸(AA)、间苯二甲酸(IPA)这三种改性剂的合理原料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分的共聚酯切片熔点控制在110℃左右,并具有与常规聚酯切片相似的热稳定性能、流动性能,符合纺丝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Richcel纤维的性能特点.生产实践表明,用转杯纺纺制Richcel 36.9 tex纱时,先加入油剂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是改善Richcel纤维可纺性和抗静电性的关键;开清棉应降低打手速度,减小纤维损伤;同时应注意棉网张力的控制和半制品回潮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35.
通过三个牌号聚丙烯230~260℃的MI值曲线分析,发现MI值温度曲线和分子量重量分数曲线有对应关系,可以用其曲线的形状来评价其可纺性。试验结果,Ⅰ号样品的曲线较平稳,可纺性较好,Ⅲ号样品曲线斜率出现突变,可纺性较差。  相似文献   
36.
通过纺纱实践,发现并总结了棉花灰纱纺纱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纺纱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改善可纺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7.
天然彩棉主体长度较短,纤维细度较细,马克隆值偏低,含杂略高。针对彩棉的这些性能特点对其纺纱工艺进行了研究,从而提高彩棉成纱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8.
水溶性聚酯/PET共混纤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水溶性聚酯与PET共混物的可纺性,研究了其共混纤维的热水溶去率、吸湿性和电性能。研究表明,与纯PET相比,共混物的可纺性略有下降;共混纤维中的水溶性聚酯在热水中有一定程度的溶去;纤维的吸湿性提高,回潮率可达1.78%;体积比电阻降低1~3个数量级,抗静电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39.
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研制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SA)与聚乙烯醇(PVA)溶液共混得到不同配比的纺丝原液,通过粘度法从热动力学角度对2种高分子材料的相客性及分子间作用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SA)∶m(PVA)=4:1时最优,分子间作用力最强,通过长时间的静置观察,验证了该比例共混液表现出的良好相容性,并辅以红外光谱分析,再对各比例条件的共混液膜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该比例时膜材料具有最强的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对SA-PVA复合纤维的湿法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现有条件下,当选用30℃、pH=6.0的Ca2+凝固浴时,SA-PVA共混纺丝原液成纤性最强,并对复合纤维的吸湿性能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0.
为了改善聚苯硫醚(PPS)纤维的光稳定性能,将苯并三唑与纳米二氧化钛(Ti O2)按一定比例复配与PPS切片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制得改性PPS纤维,研究了改性PPS纤维的可纺性及其性能。结果表明:苯并三唑/纳米Ti O2复配物的质量分数大于1.5%时,改性PPS纤维的可纺性变差;当复配物质量分数小于等于1.5%时,改性PPS纤维的表观形貌和可纺性满足工业生产要求;随着苯并三唑/纳米Ti O2的添加量增加,改性PPS纤维的断裂强度有所降低,断裂伸长率和热性能变化不大;当苯并三唑质量分数为1.5%,Ti O2为0时,PPS的结晶速率最大,改性PPS纤维的光稳定性能最好,光照前后的色度变化值为14.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