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72篇 |
免费 | 809篇 |
国内免费 | 22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67篇 |
综合类 | 306篇 |
化学工业 | 2447篇 |
金属工艺 | 238篇 |
机械仪表 | 76篇 |
建筑科学 | 423篇 |
矿业工程 | 507篇 |
能源动力 | 278篇 |
轻工业 | 285篇 |
水利工程 | 27篇 |
石油天然气 | 1263篇 |
无线电 | 2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68篇 |
冶金工业 | 556篇 |
原子能技术 | 20篇 |
自动化技术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208篇 |
2021年 | 191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251篇 |
2018年 | 199篇 |
2017年 | 236篇 |
2016年 | 299篇 |
2015年 | 260篇 |
2014年 | 452篇 |
2013年 | 410篇 |
2012年 | 459篇 |
2011年 | 491篇 |
2010年 | 338篇 |
2009年 | 290篇 |
2008年 | 248篇 |
2007年 | 331篇 |
2006年 | 336篇 |
2005年 | 297篇 |
2004年 | 245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200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133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国产HW2000型高频红外碳硫仪的分析精度进行了测定,并与进口EMIA-620型高频红外碳硫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W2000型红外仪的检出限低(0.000 03%).对3种标准样品的分析,HW2000型红外仪分析的碳的RSD为0.000 59%~ 1.630 25%,硫的RSD为0.012 67% ~ 0.513 20%:而EMIA-620型分析的碳的RSD为0.206 64%~ 1.724 17%,硫的RSD为0.025 30%~0.939 15%.而且HW2000型红外仪有较好的分析线性. 相似文献
22.
23.
24.
在固定床实验台架上,研究了CaSO4和添加助剂的CaSO4与气体燃料发生反应的特性。结果表明:助剂可大幅度地提高CaSO4的反应活性,缩短反应时间。在950℃下,所有复合载氧体的转化率均超过95%。在还原和氧化过程中,载氧体释放的SO2曲线呈单峰特性,且随温度显著增大;温度对COS的释放没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含Ni-Fe的载氧体等转化率下硫的损失率最小。通过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等表征分析,研究了样品的反应性能,成分与结构变化,并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催化还原反应和硫释放机制。 相似文献
25.
烟气成分对燃煤飞灰汞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型固定床试验台上开展了烟气成分对燃煤飞灰汞吸附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CO2-O2-N2的体系中,单独加入SO2,飞灰的汞吸附能力表现出与SO2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单独加入0~100′10-6 HCl,随着HCl浓度的增加,飞灰的汞吸附能力逐渐增加,在50′10-6左右达到最佳吸附效果,而后飞灰的汞吸附能力有所降低,但影响不大;单独加入NO,大大促进了飞灰对汞的吸附。HCl和SO2共同作用时,飞灰对汞的吸附效果要好于SO2单独存在时,但比HCl单独存在时要差一些;再加入NO后飞灰的汞吸附效率与吸附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飞灰对Hg0的吸附是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双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尾气中有机硫含量对SO_2减排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硫磺回收装置的燃烧炉、催化反应器及尾气处理装置的加氢水解反应器中均会生成有机硫。对此,可通过减少酸气中烃类含量、提高燃烧炉温度、选择合适催化剂类型以及保持较高的加氢水解反应温度等措施,有效降低有机硫的生成量。同时,对于过程中生成的有机硫,应优化催化剂组合方式,在各级反应器中叠加水解,并保持加氢水解单元的高效转化,将进入灼烧炉的有机硫含量降至最低,从而实现生产装置尾气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27.
超深高含硫气藏开发过程中会在储层中出现气—液硫同流的现象,其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目前还缺乏实验数据的验证。为此,研制了一套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气—液硫两相驱替实时测试的装置,并制订了相应的测试流程,选取四川盆地元坝气田的取样岩心开展气—液硫两相驱替实验,并采用非稳态法计算气、液硫两相相对渗透率,得到气—液硫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而开展气—液硫两相渗流规律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气、液硫两相共渗区较窄,当液硫临界饱和度高于40%时,井筒附近的液硫饱和度达到液硫临界流动饱和度,从而阻碍井筒附近气体的流动;(2)围压的变化会引起气—液硫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变化,当围压增大时,气相相对渗透率及液硫相对渗透率均下降;(3)随着驱替压差增大,气体流速加快,携硫能力增强,气相相对渗透率及液硫相对渗透率均有所上升。结论认为,气—液硫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获得,实现了对气—液硫两相渗流规律的定量化研究,可用于超深含硫气井的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8.
A 3D Hybrid of Chemically Coupled Nickel Sulfide and Hollow Carbon Sphere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下载免费PDF全文
Chao Ye Lei Zhang Chunxian Guo Dongdong Li Anthony Vasileff Haihui Wang Shi‐Zhang Qia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7,27(33)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re a promising next‐generation energy storage device owing to their 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 and the low cost and abundance of sulfur. However, the low conductivity and loss of active sulfur material during operation greatly limit the rating capabilities and cycling stability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In this work, a unique sulfur host hybrid material comprising nanosized nickel sulfide (N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3D carbon hollow spheres (C‐HS) is fabricated using an in situ thermal reduction and sulfidation method. In the hybrid material, the nanosized NiS provides a high adsorption capability for polysulfides and the C‐HS serves as a physical confinement for polysulfides and also a 3D 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 Moreover, NiS has strong chemical coupling with the C‐HS, favoring fast charge transfer and redox kinetics of the sulfur electrode. With a sulfur loading of up to 2.3 mg cm?2, the hybrid material‐base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offer a capacity decay as low as 0.013% per cycle and a capacity of 695 mA h g?1 at 0.5 C after 300 cycles. This unique 3D hybrid material with strong chemical coupling provides a promising sulfur host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相似文献
29.
加氢脱硫(HDS)催化剂NiMoS活性相表面非化学计量硫(Sx)物种的动态变化是HDS活性的决定因素。在HDS过程中,Sx物种处于动态平衡,且这一平衡与催化剂、H2S分压及硫化温度相关。笔者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研究了催化剂载体、助剂Ni、硫化温度、H2S分压对NiMoS催化剂表面Sx物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对Sx物种的总量和还原性具有显著影响,Ni的引入显著促进Sx物种还原,提升HDS活性;硫化气相H2S分压决定了催化剂表面Sx物种含量,气相中H2S分压升高易使Sx物种增多,表面可利用NiMoS活性位减少,从而导致HDS活性降低。Sx物种含量与H2S分压及硫化温度的关系符合热力学平衡及van′t Hoff等压方程,进一步将Sx物种含量与HDS反应速率系数进行关联,提出H2S分压Sx物种含量HDS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0.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逐渐由中浅层转向中深层。深层勘探的关键问题是优质储层,其发育取决于沉积充填和地层流体的相互作用。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时期,该区发育了咸化环境湖相碎屑岩与膏盐层沉积。利用钻井、实验等基础资料,分析储层沉积环境、地层水特征、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类型,探讨深层优质储层发育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的膏盐层的封闭下,咸化湖泊环境的沙四段碎屑岩,早成岩期经历了碱性成岩环境,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充填原生孔隙,并有效阻滞压实作用的发生;(2)随着烃源岩中的有机质趋于成熟,中成岩期有机酸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向地层中运移,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以及长石、岩屑普遍被溶蚀,形成次生孔隙,酸碱交替作用是深层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机制;(3)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到膏盐层分布、烃源岩发育、断裂体系与碎屑沉积体展布的控制,受酸碱流体影响强烈的缓坡扇三角洲和陡坡近岸水下扇中前端砂体,是渤南洼陷沙四段优质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