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44篇
  免费   9063篇
  国内免费   3764篇
电工技术   246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826篇
化学工业   28087篇
金属工艺   11322篇
机械仪表   2585篇
建筑科学   4711篇
矿业工程   1980篇
能源动力   2039篇
轻工业   11196篇
水利工程   1158篇
石油天然气   2622篇
武器工业   935篇
无线电   65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309篇
冶金工业   4321篇
原子能技术   550篇
自动化技术   3280篇
  2024年   520篇
  2023年   1840篇
  2022年   2576篇
  2021年   3397篇
  2020年   3317篇
  2019年   2829篇
  2018年   3164篇
  2017年   3667篇
  2016年   3755篇
  2015年   3854篇
  2014年   4936篇
  2013年   6017篇
  2012年   5864篇
  2011年   7040篇
  2010年   4984篇
  2009年   5364篇
  2008年   5002篇
  2007年   5808篇
  2006年   5451篇
  2005年   4454篇
  2004年   4168篇
  2003年   3564篇
  2002年   2848篇
  2001年   2191篇
  2000年   1906篇
  1999年   1471篇
  1998年   1251篇
  1997年   1054篇
  1996年   837篇
  1995年   745篇
  1994年   554篇
  1993年   414篇
  1992年   398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337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10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介绍了国内外光学遥感测绘卫星技术现状,总结了高精度光学遥感卫星立体测绘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测绘有效载荷、时间同步、卫星定轨定姿、几何定标、立体测图以及影像压缩与质量评价技术,给出了技术发展趋势,为国家高精度光学遥感立体测绘卫星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红外激光划痕涂层的应力应变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殷苏民  叶勇  冯爱新  程昌 《中国激光》2008,35(9):1423-1428
为研究涂层的热应力和应变与涂层结合强度之间的关系,对红外激光划痕后的涂层的热应力应变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涂层的热应力理论模型和应变公式.红外激光划痕涂层的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划痕后涂层在沿其厚度方向上的应变量有明显的突变过程,突变点的位置即是涂层从基体脱离下来的临界位置;激光划痕时涂层的剥离应力随涂层的温度增大而增大,并会呈现出两个阶段过程变化,进而说明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点反映了涂层结合强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993.
激光激发瑞利波测量铝合金焊接残余应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一飞  沈中华  倪晓武  陆建 《中国激光》2008,35(10):1627-1631
根据声弹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材料表面焊接应力的激光超声方法.利用Nd:YAG脉冲激光在材料表面激发高频率超声瑞利波,采用非线性激光干涉仪对检测焊接应力的超声瑞利波进行探测.探测点的位置保持不变,通过激发源的扫描来改变激发源和探测点之间的距离,干涉仪探测到一系列超声脉冲波形信号.采用波形相关技术计算相邻超声瑞利波的传播时间延迟,得出瑞利波的传播速度,进而根据声弹性理论计算出相应的应力值.通过激光源在焊缝附近的扫描,得到焊缝周围的应力分布.测量了铝焊接平板表面的残余应力,得到了样品表面的焊接应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样品表面焊接应力的快速扫描测量,使其在材料表面焊接应力分布无损检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激光热处理光束优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山  王娟娟  朱福栋 《中国激光》2008,35(11):1730-1734
激光束的光强分布以及光斑形状对激光热处理硬化层性能影响极大,一般要求光强均布的矩形光斑或宽带光斑;但是光强均布的激光束不一定产生均匀的硬化层,目前的激光热处理光束优化装置得到的是中间厚,两边薄的月牙形分布硬化层.为了改善激光热处理硬化层分布的均匀性,在分析国内外激光热处理光束优化系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光束优化系统的两种方案,激光扫描环形光斑和线形光斑.建立了两种光斑温度场的数学模型,模拟了温度场分布.从理论上说明了两种方案能够改善激光热处理硬化层分布均匀性.  相似文献   
995.
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纳米三氧化二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长军  张敏  常庆明  张诗昌  马洪岩 《中国激光》2008,35(11):1752-1755
镁合金由于密度小、比强度高、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而成为工业结构工程和运输工具中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工程材料.但由于镁合金的耐磨性差,成为阻碍镁合金应用与汽车工业或其他工程部件中作为转动部件的一大障碍.为提高镁合金的表面耐磨性.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激光表面改性处理技术比较引人瞩目.为提高镁合金的表面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纳米Al2O3颗粒的办法对ZM5镁合金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激光改性是采用500 W脉冲Nd:YAG熔化预置在ZM5表面的纳米三氧化二铝进行处理的.激光熔覆后,对改性层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显微硬度与激光加工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耐磨性均进行了测试.改性层的显微硬度可以高达350 HV,而基材的显微硬度只有100 HV.激光改性处理层的耐磨性与基材相比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预烧温度对LiZn铁氧体微结构、密度、气孔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烧温度影响粉体的活性,适宜的预烧温度是获得良好显微结构和高性能铁氧体的必要保证.气孔率P减小,饱和磁感应强度Bs、矩形比Br/Bs(Br为剩余磁化强度)增加;平均晶粒尺寸Dm增大,矫顽力Hc减小.P和Dm决定铁磁共振线宽ΔH的大小,但前者的作用比后者大.当预烧温度为800 ℃时,材料的P 最小,Bs和Br/Bs达到最大值,ΔH有最小值.当预烧温度为950 ℃时,Dm最大,Hc最小.综合各方面的性能,最佳的预烧温度确定为800 ℃.  相似文献   
997.
首先用sol-gel法制得Pb0.95Sr0.05(Zr0.52Ti0.48)O3(PZT)纳米粉料,然后用固相法制备NiCuZn/PZT铁氧体/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Co2O3-Bi2O3复合掺杂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Bi2O3)=2.5%时,引入适量的Co2O3掺杂不仅可使品质因数提高到235,同时介电常数和烧结体密度分别提高到55和5.01g/cm3,介质损耗下降到0.065。其电磁性能满足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制作要求,有望成为用于叠片滤波器的电感、电容复合双性材料。  相似文献   
998.
Fe-C混合粉末激光烧结成形致密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金属粉末激光选区烧结成形过程致密化机制。选择不同的参数对Fe-C混合粉末进行了激光烧结成形实验,根据烧结件微观结构分析了金属粉末的致密化机制,根据致密度数据分析成形参数与致密度的关系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Fe-C混合粉末在低功率激光作用下部分粉末熔化形成液相,在液相的参与下粉末通过重排、溶解沉淀导致致密化。成形参数对致密度的影响归结于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液相量,激光功率的增加、扫描间隔的减小、扫描速度的降低和切片层厚的减少都会提高烧结件的致密度。  相似文献   
999.
激光焊接工艺参数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焊缝成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蔚  陈俐  赵兴科  黄继华 《中国激光》2008,35(2):291-296
采用Nd∶YAG连续激光器对2mm厚NiTi形状记忆合金(SMA)进行激光焊接。研究了激光焊接过程中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侧吹保护气流量等主要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等工艺参数的合理匹配是实现NiTi合金良好焊缝成形的关键因素。线能量为59~75.6J/mm时能获得最佳焊缝成形;离焦量在-2~3mm时均能使厚度2mmNiTi合金试件焊透,其中离焦量在0~1mm可以得到最佳焊缝成形;当侧吹气流量为15~20L/min时,气体保护效果和焊缝成形最好。通过大量工艺实验得到2mm厚NiTi合金焊接速度与激光功率的不同匹配对焊缝成形影响的曲线,为NiTi合金焊接加工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高功率横流CO2激光横模随时间变化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用激光光束分析仪实时在线测量了一台连续运转的高功率横流CO2激光器的激光横模,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激光横模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测量结果表明,激光输出由两个分离的、非对称的高阶横模叠加组成("双模"),两横模中心相距约8 mm.形成"双模"的原因是串接式谐振腔的前腔和后腔两者的中心轴线不重合以及阴极铜管形变.横模随激光器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步蜕化,呈更高阶和复杂化趋向.初步分析表明,横模的时间变化主要与激光器连续运转过程中腔内气体组分发生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