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96篇
  免费   1654篇
  国内免费   942篇
电工技术   648篇
技术理论   5篇
综合类   1617篇
化学工业   4933篇
金属工艺   3241篇
机械仪表   1437篇
建筑科学   1159篇
矿业工程   742篇
能源动力   982篇
轻工业   1196篇
水利工程   1163篇
石油天然气   1714篇
武器工业   211篇
无线电   254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59篇
冶金工业   820篇
原子能技术   127篇
自动化技术   794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750篇
  2022年   964篇
  2021年   938篇
  2020年   752篇
  2019年   727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687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1270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232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1159篇
  2008年   1232篇
  2007年   1061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999篇
  2004年   931篇
  2003年   786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556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451篇
  1995年   359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307篇
  1990年   246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天然裂缝性油藏渗吸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渗吸作用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影响,改善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通过建立概念地质模型,以静态和动态2种方式研究了毛细管压力、孔隙均匀程度、相渗曲线、基质和裂缝渗透率、原油黏度和基质含油饱和度对基质渗吸速度的影响,并在静态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公式拟合.静态下,渗吸速度与毛细管压力、基质渗透率、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下的油相相对渗透率呈直线关系,与束缚水饱和度呈指数关系,与原油黏度呈幂指数关系;动态下,对于不同润湿性的油藏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992.
低渗透岩心自然渗吸实验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渗吸驱油是重要的驱油方式之一,然而以往的岩心自然渗吸实验采用常规的体积法和称重法,导致实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从自然渗吸发生的条件出发,研制出具有恒温箱和数据自动记录系统的渗吸实验仪器,仪器的计量精度达到0.0001g,使得自然渗吸实验精度进一步提高。依托新的实验仪器分别完成低渗砂岩岩心和碳酸盐岩岩心自然渗吸实验。岩心实验结果表明:自然渗吸驱油效率和岩心渗透率密切相关,且存在着与最佳自然渗吸驱油效率对应的渗透率;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满足碳酸盐岩岩心和砂岩岩心的自然渗吸动态的衰竭规律。  相似文献   
993.
裂缝性油藏水驱过程中,基质裂缝间存在渗吸耦合现象,物理实验方法是研究基质裂缝耦合渗流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采用精细粘接造缝技术和有限真空饱和技术,分别实现了裂缝性渗流介质中裂缝物性分布和基质裂缝渗吸耦合参数的定量控制。运用该方法制作了三维物理模型,研究了基质裂缝渗吸耦合作用下的宏观渗流规律。该实验结果是基质裂缝渗吸耦合作用的宏观体现,为裂缝性油藏基质裂缝耦合渗流规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引进的UTCHEM数值模拟软件基础上,建立了非相态稀体系三元复合驱油机理数学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UTCHEM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的模拟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给出的水驱,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综合含水率变化曲线符号实际开采规律;三元复合驱比聚合物驱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油层剩余油饱和度,说明所建立的非相态稀体系驱油机理数学模型能够正确地模拟三元复合驱过程。  相似文献   
995.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苯-异丙醇共沸体系进行了热集成变压精馏工艺的分离模拟,采用NRTL-RK活度系数方程作为物性计算模型.确定了热集成变压精馏的压力、工艺流程,分析了进料板位置、回流比等操作参数对分离过程的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常压塔压强采用压强为101.3 kPa,30块理论板数,第15块板进料,回...  相似文献   
996.
谢青  王建民 《岩性油气藏》2013,25(3):106-111
陕北中生界延长组地层中低阻油层较发育,其分布广泛,资源潜力巨大。由于其成因机理复杂,表现 形式多样,传统的方法难以识别,因此,结合油田生产实践,以录井、测井、实验分析及试油试采等资料为 依据,并以主力产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志丹、安塞地区长6 低阻油层的成因 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对其进行识别评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复杂、黏土附加导电能力 以及高地层水矿化度是研究区长6 低阻油层主要的成因机理;采用交会图法、测井曲线重叠法及邻近水 层对比法可以提高对低阻油层的识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7.
以马来酸酐(MA)和β-环糊精(β-CD)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环糊精羧酸类单体MA-β-CD。以MA-β-CD、MA及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共聚的方法合成了三元共聚物防垢剂MA/AA/MA-β-CD,采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硅垢防垢率为评价标准,利用单因素法讨论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共聚物防垢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聚合条件。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MA/AA/MA-β-CD具有良好的防垢效果。共聚物加量为100 mg/L时,防垢剂对硅垢的防垢率为74.33%。对共聚物进行的复配实验结果表明,MA/AA/MA-β-CD与聚环氧琥珀酸(PESA)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当MA/AA/MA-β-CD加量为60 mg/L、PESA加量为40 mg/L时,硅垢防垢率达到83.62%。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大庆油田三元试验区三元驱前后天然岩心,研究三元复合驱后的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特点。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性分析了不同水驱程度和不同强碱三元复合驱程度岩心的微观剩余油类型并进行了三维剩余油重建,确定了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并给出分布特征。通过冷冻铸体薄片定量分析了不同水驱程度和不同强碱三元复合驱程度岩心的微观剩余油类型和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先加碱共聚-共水解法合成了孪尾疏水缔合性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二正丁基丙烯酰胺共聚物[P(AM/NaAA/DiC_4AM)]。当x(疏水单元)=0.2%~5.0%时,P(AM/NaAA/DiC_4AM)在1 mol/L NaNO_3溶液中的特性粘数[η]为1.720~0.330 L/g、Huggins常数值为0.375~3.894。P(AM/NaAA/DiC_4AM)在矿化度为19.334 mg/g盐水溶液中的表观粘度随疏水单体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在离子强度为2.26~4.88 mmol/kg的NaCl水溶液和离子强度为0.21~0.528 mmol/kg的CaCl_2水溶液中,P(AM/NaAA/DiC_4AM)水溶液出现盐增粘现象,且疏水单体用量越高,盐增粘效应越显著。当p (十二烷基硫酸钠)=0~0.7 g/L,p(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0~0.014 g/L时,对P(AM/NaAA/DiC_4AM)水溶液的表观粘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页岩应力敏感实验与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睿  宁正福  杨峰  赵华伟 《石油学报》2015,36(2):224-231,237
为了研究页岩渗透率的应力敏感现象及其机理,从毛细管、平板裂缝和双重孔隙介质的渗透率应力敏感机理出发,得到了多孔介质渗透率应力敏感系数的通用表达式,并结合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岩心的覆压孔渗联测实验,分析了页岩应力敏感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渗透率应力敏感系数为孔渗幂指数与孔隙压缩系数的乘积,孔渗幂指数表示孔隙的几何特征,孔隙压缩系数反映岩石力学参数和孔隙形状的影响。页岩岩心微裂缝较发育,微裂缝尺度与孔隙尺度相当的岩心孔渗幂指数小于3,微裂缝尺度远大于孔隙尺度岩心的孔渗幂指数大于3;与砂岩相比,实验所用页岩具有较低的孔渗幂指数,但孔隙压缩系数较高,因此页岩的应力敏感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