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5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391篇
电工技术   602篇
综合类   1105篇
化学工业   2888篇
金属工艺   370篇
机械仪表   668篇
建筑科学   802篇
矿业工程   111篇
能源动力   1893篇
轻工业   316篇
水利工程   56篇
石油天然气   667篇
武器工业   102篇
无线电   1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3篇
冶金工业   638篇
原子能技术   404篇
自动化技术   120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高温炉内的辐射传热是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过去,人们在应用热流法计算辐射传热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本文运用文献[1]中给出的新热流数学模型,开发出由新热流方程与能量方程相耦合的计算机程序,其中的比热流参数由线加热热源情况下计算得到。用该程序计算了实验室用马弗炉内的温度场,并且用热电偶实测了炉内的一些温度值,理论计算与实测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23.
24.
针对稠油黏度高、密度大、驱替效率低,常规方法开采困难等问题,开展了稠油开采装置研究。介绍了全液压稠油开采装置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的加热功能,分析了采油装置系统井下流体流动及传热过程。结合理论研究方法和热力学计算,建立了井下流体热交换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矫正和求解。以实际油井参数和液压油的流量、温度为输入参数,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井下热交换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改进了已获得的热交换理论方程和模型,并得出了原油的产量与液压油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温提采原油所需要的最小液压油输入量。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井况和不同输入状态下的流体传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内导流筒折流杆浮头式换热器冷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导流筒折流杆浮头式换热器中不同结构管束的冷凝传热试验研究表明 ,在适宜的气速下 ,折流杆换热器比折流板换热器壳程传热系数提高 1倍以上 ,压降降低 5 0 %左右 ,综合性能指标αo/Δps 提高 2倍以上 ,且气速愈高冷凝效果愈好 ,说明将GB 15 1所规定的内导流筒浮头式换热器的折流板管束改为折流杆管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6.
就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把压缩机分为15块,视摩擦损失和电机发热为内热源,考虑润滑油流动在传热过程中的影响,应用集中参数法对每块进行了能量分析,建立了传热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7.
本文在浅埋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围护结构传热动态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对南京市太园地下旅社围护结构传热的实时测试,验证动态传热模型及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浅埋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的装机容量、节能指标和设计计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29.
秦蔚  吴磊 《制冷学报》1996,(4):7-11
本文进行了非共沸混合制冷剂HFC-32/HFC-134a水平管内的强制对流沸腾换热实验。HFC-32的质量分率为0.10,0.25和0.40,热流密度为6,12,24,36,48和60kw/m^2,质量流量为10,15,22,30和46g/s,实验段进口压力保持为0.4Ma。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制冷剂的强制对流蒸发换热存在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30.
王朕增  张国滨 《钢铁》1993,(12):28-32
连铸结晶器中钢液的速度分布对结晶器的传热和夹杂物的分布有较大影响。采用射流理论.得出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四个不同区域,分别求得其钢液流动的物理模型。模型与实验结果有很好地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