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46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107篇
化学工业   87篇
金属工艺   615篇
机械仪表   143篇
建筑科学   43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77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2篇
冶金工业   383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解决V-N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晶粒异常粗化导致局部脆性的问题,采用OM、SEM、TEM、EBSD等手段分析了不同焊接热循环条件下焊接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道次焊接试验中随着线能量的增大,组织中贝氏体数量减少,针状和多边形铁素体数量增多,原奥氏体尺寸和晶界铁素体的尺寸逐渐增大,表...  相似文献   
92.
在不同实验温度下对Fe?Mn?Al?Si钢进行了V型缺口的夏比冲击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电子背散射衍射仪( 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对冲击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90℃~200℃的冲击温度范围内,该TRIP/TWIP钢均为韧性断裂,没有出现韧脆转变现象。冲击温度影响冲击变形机制,高温冲击变形以位错滑移为主,室温下以形变孪晶诱导塑性( TWIP效应)为主,低温下逐渐以相变诱导塑性( TRIP效应)为主。该TRIP/TWIP钢在低温冲击过程中发生的TWIP、TRIP效应赋予其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3.
使用OM、SEM、EPMA、EBSD等手段并进行热膨胀和冲击等实验,研究了C和W元素对第四代钠冷快堆用低合金Cr-Mo钢钨极氩弧焊(TIG)熔敷金属微观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多道次焊接热循环使多层多道焊缝金属的组织分布不均匀,分为表层焊缝组织和中间焊缝组织.表层焊缝组织,可分为熔化区(MZ)、粗晶区(CGH...  相似文献   
94.
B7钢作为美标高强紧固件材料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又需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尤其是在高压、低温下服役,对低温冲击韧性的要求非常严格。本文介绍了宣钢研发高强紧固件用钢B7的成分设计和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了各生产环节的工艺控制要点。通过合理的成分、工艺设计,严格的冶炼、轧制控制,并结合用户试用反馈进行的质量改进,最终采用钛合金化控制方案,细化钢材组织晶粒,稳定了低温冲击韧性,成功开发高强紧固件用钢B7,产品质量达到了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5.
《Planning》2015,(2)
在不预热条件下,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对1 200 MPa高强耐磨钢进行多层多道焊工艺性试验,并对试样进行夏比冲击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焊缝组织形态与断口形貌,并通过对冲击断口的形貌分析研究其断裂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焊缝组织主要由细小的针状铁素体组织和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组织构成,随焊接热输入增大,先共析铁素体所占比例增大,针状铁素体比例减小,由此导致焊缝冲击韧性下降;不同温度下的冲击试验表明,焊缝冲击吸收能量均高于母材,结合断口形貌分析,焊接接头的焊缝区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96.
针对牵引电机用低温球墨铸铁件结构复杂,壁厚差别大,易产生缩孔和缩松缺陷,并要求铸件-40℃的低温冲击功大于12J的这些生产难点.以端盖铸件为例,分别从造型工艺、熔炼、原材料的选择、化学成分的控制、热处理工艺等方面介绍了生产低温球墨铸铁件的生产过程.经检验,铸件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要求,实现了国产化生产.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合金元素Mo、V对碳含量为0.15%0.25%的贝氏体/马氏体(B/M)复相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V合理配合能大幅提高B/M钢的冲击韧性。组织分析和机理研究认为,Mo破坏晶界和贝氏体/马氏体板条间的碳化物膜,有利于韧性,V的加入起到了沉淀强化的作用,而Mo、V的强韧化效果还需要合适的Mn含量配合。Mo、V合金化B/M复相铸钢抗拉强度超过1 400 MPa;硬度超过44 HRC;缺口冲击韧性可达65 J,具有较佳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的配合。  相似文献   
98.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设计并研制出ZG30SiMnCrMoVRE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制度。对给定的合金成分,在930℃对其进行水淬,(230±10)℃进行回火处理,所得合金的硬度和冲击韧性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数值。而采用1150℃超高温淬火所得材料的硬度计冲击韧性并不理想。该合金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硬度及冲击韧性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
744 HFW石油套管焊缝的冲击韧性是衡量其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焊缝冲击韧性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性能、焊接条件、热处理等,分析并总结了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焊缝冲击韧性的,对提高焊缝冲击韧性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700~850℃等温时效对节约型双相不锈钢LDX 2101析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等温时效处理,颗粒状析出物主要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界处形核长大,从而恶化材料的冲击韧性。700℃是影响该材料冲击韧性最敏感脆化温度。在700℃等温时效处理120 min后,冲击韧性值降低到33 J,仅为固溶处理后冲击韧性值的31%。经过TEM观察分析,颗粒状析出物主要是Cr2N型氮化物以及少量Cr23C6型碳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