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23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500篇
电工技术   193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306篇
化学工业   14083篇
金属工艺   486篇
机械仪表   310篇
建筑科学   327篇
矿业工程   186篇
能源动力   66篇
轻工业   4421篇
水利工程   37篇
石油天然气   1444篇
武器工业   119篇
无线电   1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39篇
冶金工业   266篇
原子能技术   124篇
自动化技术   52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542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579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670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1117篇
  2012年   1231篇
  2011年   1255篇
  2010年   1114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314篇
  2007年   1152篇
  2006年   1174篇
  2005年   1252篇
  2004年   1200篇
  2003年   886篇
  2002年   715篇
  2001年   660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514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380篇
  1994年   331篇
  1993年   311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23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及TiO2/SiO2复合纳米材料,作为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合成的催化剂,与现在普通使用的催化剂钛酸丁酯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发现,TiO2/SiO2复合纳米材料催化性能最好,纳米TiO2次之。  相似文献   
52.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与醋酸乙烯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以单体自交联制得高吸油性树脂。对影响其吸油性能的多种因素,如单体配比、引发剂、油水相比的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的高吸油性树脂吸苯最高达16.1g/g,吸甲苯为14.8g/g,吸环己烷为13.3g/g,吸煤油为12.5g/g,可用于河面、海洋浮油的回收及工厂废水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53.
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增韧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羟基封端的脂肪族碳酸酯-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增韧,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动态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增韧EP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柠檬酸月桂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柠檬酸月桂醇酯的合成方法,并经正交实验得出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32℃,反应时间120min,月桂醇/柠檬酸=1:1(mol比),催化剂用量:0.2g。  相似文献   
55.
脂肪酸单甘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6.
57.
用强酸酸化后测定乙醚抽出物酸量和酯量、溴甲酚绿两相滴定测定羧酸盐等方法研究了烃氧化产物皂化后活性组分在油、水相的分配。结果表明,在现行的用NaOH皂化烃氧化产物以制备水溶性石油磺酸盐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的活性组分分配到油相;在水相和油相中均有大量羧酸酯存在,羧酸酯量远远超过羧酸盐量。  相似文献   
58.
原硅酸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碳链的原硅酸酯,考察了它们的摩擦学性能。认为正构烷醇酯和异构烷醇酯的摩擦磨损特性有明显的差异,并随碳链的增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59.
本论述了以CTMAB为相转移催化剂,氯化苄和甲酸钠为原料合成甲酸苄酯的方法。并对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及催化剂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价廉、产品质量好、产率高、无三废污染并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