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4篇
  免费   996篇
  国内免费   394篇
电工技术   232篇
综合类   885篇
化学工业   1616篇
金属工艺   5320篇
机械仪表   1512篇
建筑科学   653篇
矿业工程   514篇
能源动力   176篇
轻工业   1122篇
水利工程   124篇
石油天然气   365篇
武器工业   177篇
无线电   5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77篇
冶金工业   1217篇
原子能技术   75篇
自动化技术   108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650篇
  2021年   748篇
  2020年   555篇
  2019年   544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930篇
  2013年   678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1003篇
  2007年   788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39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铸造技术》2019,(6):613-616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DH36钢基体上制备铁基合金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等手段对涂层的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采用极化曲线对比分析Fe基涂层和基体在人工海水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涂层和基体结合良好,涂层中生成(Cr,Fe)_7C_3、Fe_3C硬质相和双重致密的氧化膜,涂层的结合区主要为平面晶和定向向上生长的柱状晶,中上部为细小的树枝晶,由于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碳化物的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的共同作用,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 026.11 HV_(0.2),为基体硬度的5.21倍,涂层的耐蚀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2.
30CrMnSiA钢激光相变硬化层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CrMnSiA钢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研究了相变层的组织和硬度特征。试验结果表明,30CrMnSiA钢表面相变硬化层分为完全淬硬层、过渡层和受热影响的基体组织,硬化层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其表面层的硬度高达(685~775)HV,比高频淬火的硬度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43.
高能喷丸表面纳米化对工业纯钛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高能振动喷丸法对工业纯钛进行了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用X 射线衍射、光镜和透射电镜对表层变形层金相组织、晶粒尺寸、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具有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工业纯钛经高能喷丸处理后 ,在表面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纳米晶粒组织 ;随着高能喷丸时间的增加 ,表面层的晶粒尺寸变小 ,而表面硬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4.
Recent progress of CERN RD50 Collabor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objective of the CERN RD50 Collaboration is to develop radiation hard semiconductor detectors for very high luminosity colliders, in particular, for the upgrade of the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 which itself is scheduled to be operational in 2007. The approach of the RD50 has two major research lines, material engineering and device engineering. These are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projects covering defect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new detector materials, detector characterization, new detector structures and full detector systems. Presently, 264 members from 53 institutes ar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RD50 Collaboration. Detectors made of defect engineered substrates, e.g. high resistivity magnetic Czochralski (MCz-Si), epitaxial silicon (Epi-Si) on Czochralski silicon (Cz-Si) substrate, intentionally thermal donor (TD) compensated p-type MCz-Si and oxygen enriched (DOFZ) silicon, have been demonstrated by the RD50 Collaboration. An overview and highlights of the results of these defect engineering techniques were given in this report.  相似文献   
145.
内氧化法制备Al2O3/Cu复合材料的再结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内氧化法制备了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在不同冷拔变形量和Al2O3含量下,其硬度值随退火温度变化的规律,并进行了显微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内氧化法制备的Al2O3/Cu复合材料,在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纳米级的Al2O3颗粒;经900℃×1h退火后,其硬度可保持室温的87%以上;其再结晶温度高达1000℃;变形量和Al2O3含量增加均使硬度提高,但对软化和再结晶温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6.
Cu-16%Sn-8%P合金的球状Cu3P与热处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玉英  刘相法  刘相俊  边秀房 《铸造》2004,53(5):354-357
利用金相和电子探针研究了Cu-16%Sn-8%P合金的微观结构,热处理条件对合金结构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16%Sn-8%P合金中,P主要以Cu3P化合物形式存在,在Sn的影响下该化合物形成非常圆整的球状;Sn以Cu10Sn和Cu5Sn两种化合物存在.在560℃下保温,时间越长淬火组织中形成的条状Cu3P化合物越多,球状Cu3P化合物直径越小;硬度先降低,然后大幅度升高.对淬火组织进行退火处理,可进一步促进Cu3P化合物以块状、条状形态析出.  相似文献   
147.
表面扩渗Al,Zn处理对ZM5镁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铝锌(Al,Zn)混合粉对ZM5镁合金进行了表面固态扩渗铝锌(Al,Zn)处理,在衬底形成了Mg-Al-Zn合金层.研究结果表明:Mg-Al-Zn合金层主要由Mg-Al-Zn固溶体和Mg-Al-Zn金属间化合物(Al6Mg10Zn,Al5MgllZn4)组成,该合金层不仅使ZM5镁合金表面合金层显微硬度显著提高,而且在盐水浸泡腐蚀过程中,在衬底与腐蚀介质之间起到了良好的屏障作用,从而赋予试样良好的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8.
硬质阳极氧化能使铝及铝合金获得耐蚀,耐磨、绝缘性好,硬度高的涂层、对航空航天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但其厚度与硬度不易保证,本文着重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9.
磨具产品的实际硬度与配方规定的硬度一般都有一定的偏差,产生这种偏差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配方不准确;二是生产中实际工艺数据与配方有较大的偏差;三是磨具硬度是个统计值,在检验值较少的情况下测定值与磨具的实际硬度也有一定偏差;四是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对磨具的硬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光固化成型材料中光引发剂对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感光度高、引发速率快的自由基型2-异丙基硫杂葸酮(ITX)作为紫外光固化引发剂,合成了可深层固化的自由基光固化树脂体系.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对不同体系固化后的线收缩率、光固化度和体系固化后显微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和FTIR表征了聚合体系的固化结构和固化度;结果表明:树脂体系光固化涂膜交联密度高,层间接合均匀;光引发剂浓度为3.5%时,体系的固化度最好,双键转化率约为61.96%-66.35%;光引发剂浓度在3%.3.5%范围内,涂膜硬度达到最佳值;实验合成的树脂体系的线收缩率为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