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41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新构造运动对塔中45-满西1区块石炭系晚期成藏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炭系标准灰岩顶面的精细古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塔中45井-满西1井区块在古近纪沉积以前是一个大型古背斜构造发育区。尽管该构造在长期的继承发育过程中,高点虽有位移、形态也发生过变化,但基本上稳定存在。古近纪、特别是新近纪的新构造运动,彻底改造了该区的构造面貌,使其演变为北倾的大型鼻状构造的一个侧翼,新构造运动的发生调整了该区的油气运聚方向和成藏条件,在由翼部向构造顶部的油气运聚指向上,石炭系下部东河砂岩的上翘尖灭带和微-小幅度构造圈闭群,具有晚期成藏的石油地质特征,是新构造运动期间潜在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12.
塔中4油田油气水界面的变迁与成藏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塔中4油田C组油气藏今油水界面和古油水界面分别位于-2510m和-2610m,古油水界面呈水平状,近晚期的断裂活动使C组油藏中油向上运移,在C和C储集层聚集, C组油藏油水界面向上抬升了100m.如果塔中4油田C组油藏形成是属于“晚海西期成藏,后期调整破坏”,考虑到三叠纪以来构造变动和圈闭形态的变化,必然使得古油水界面呈现一定的倾斜或形态不规则变化。因而,利用油气水界面变迁厘定成藏期时,根据回剥法反演今油水界面在地质时期古埋深,将古埋深连线呈水平状的时间作为成藏期这一思路是错误的。烃类成藏后由于圈闭形态发生变化,不可能如此巧合,使得早期呈水平状的油水界面再度呈水平状。地质记录中古油水界面基本上呈倾斜状,甚至不规则状。正确的思路是识别出古油水界面,根据古油水界面在何时呈现水平状厘定出成藏期。  相似文献   
113.
塔里木盆地塔中4油藏成藏演化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塔中4油气田是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最大油藏,位于塔中隆起中央断垒带东段的塔中4构造上,油藏为断背斜所控制。通过恢复圈闭的成藏历史,探讨了油气可能的运聚地区,其成藏演化历史经历了3个阶段,即晚古生代动态成藏模式阶段,中生代幕式藏模式阶段及新生代气控成藏模式阶段。表现为油藏早期改造后油气向上散逸,油藏晚期改造后油气先向上后向东运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4.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油气勘探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包括整个盆地“三隆四坳”^[1]中的塔北隆起、北部坳陷、塔中隆起、巴楚隆起等主要构造单元(见图1)。经多年勘探,目前已探明和发现了众多油气田(藏):塔北隆起上的轮南、塔河、东河塘等油田,塔中隆起上的塔中4、塔中16油田,巴楚隆起上的和田河气田、巴什托甫油田,北部坳陷中的哈得逊油田等。这些海相成因的油气主要富集在奥陶系碳酸盐岩与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砂岩储集层中,来源于寒武系和中上奥陶统两套烃源岩。  相似文献   
115.
17α(H)重排藿烷在塔里木盆地中的指相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烃源岩抽提物和原油中的17α(H)-重排藿烷可能与细菌藿类先质有关,但是其含量的高低明显受沉积环境控制,在氧化至亚氧化沉积环境和酸性介质及黏土矿物催化作用下,细菌藿类先质易于发生重排,形成17α(H)-重排藿烷。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叶城凹陷和巴楚隆起的烃源岩发育特征和产物特征来看,17α(H)-重排藿烷具有明显的指相意义,即高含量的17α(H)-重排藿烷一般反映滨浅湖—沼泽相的煤系泥质烃源岩的沉积特征,这种沉积环境最具备形成17α(H)-重排藿烷的条件。图3参7(赵孟军摘)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深层、超深层水平井开发在塔里木油田所占的份量已越来越重,目前,相当一部 分水平井已转机采。“上移封隔器下放压力计”测静压方法正是井下作业工程技术人员为满足机采 水平井测压要求而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简便可行且成功率高。尽管这一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它不失为一种塔里木油田目前机采深层水平井测静压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7.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生界油藏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生界油藏油源问题,从原油含腊量、孢子花粉、烃源岩沉积环境以及构造活动等文献进行了尝试性分析。认为轮南地区中生界的油气表现为混源特点,主要为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中生界自生的油气,部分为源自南方加尔凹陷古生界生成的油气。基于这一观点,指出今后该区中生界勘探应以寻找中三叠统沉积背斜圈闭和上三叠统岩性圈闭为主。  相似文献   
118.
塔里木地区材料的腐蚀和钢铁-土壤腐蚀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钢铁、混凝土等材料在我国新疆塔里木地区的腐蚀行为,开展了一系列腐蚀测量和试验。分析了24种腐蚀因素对材料腐蚀的影响寻找关键参数。应用这些关键参数,用主分量分析法(PCA)建立钢铁-土壤腐蚀模型。这些模型应用于该地区轮库管道沿线以及森经区、南区等区域环境、可靠性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19.
120.
岩石可钻性井底卸载效应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石油钻井过程中井底岩石零孔隙压力条件下的岩石可钻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井深的增加,井底岩石卸载量亦增加,岩石可钻性级值存在一个由增加变为减少的趋势。变化的全过程是级值开始呈缓慢上升趋势,继之趋于平缓,往后呈下降趋势,最后急剧下降,直至井底岩石失去稳定性。该过程反映了井底岩石的卸载效应,是深井岩石可钻性的一个新概念。塔里木钻井界运用这一规律优选钻头类型.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