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65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365篇
化学工业   106篇
金属工艺   376篇
机械仪表   258篇
建筑科学   317篇
矿业工程   507篇
能源动力   72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212篇
石油天然气   343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7篇
冶金工业   106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综合介绍了铜绿山古矿遗址地段的高陡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边坡长360m,高240m,最终边坡角56°。经过国内外七家权威科研单位的五年合作攻关,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92.
岩体原岩应力场的研究成果是矿山工程设计、安全施工与生产必不可少的原始资料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三类岩体原岩应力测量方法;列举了全国16个地下矿山的测量成果,并根据所得资料,对我国矿山岩体原岩应力场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3.
为深入研究沂南金矿金场矿区构造特征及动力学机制,恢复该区域的古构造应力场,为矿区深部找矿及工程布设提供依据,对金场矿区马旺矿段及冶官墓矿段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运用赤平投影方法,恢复了矿区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主应力优选方位,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矿区构造特征、古构造应力场的演化系列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①矿区自中生代成矿以来至少经历了3期挤压变形,分别为白垩纪早期的近SN向挤压变形,白垩纪晚期的近EW向挤压变形及新近纪的近NE—SW向挤压变形,3期挤压应力逐渐减小,最终形成了矿区大量集中于NW、NE、NNE 3个延伸方位的剪节理或断层以及断层交汇形成的"入"字形与"人"字形的断裂构造格架;②赋存于断层带间的矿体在经历多期应力挤压变形后,其围岩稳定性较差,对后期巷道支护布设及采场设计参数优化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94.
针对磨粒磨损机制,采用球形磨粒模型和分形磨粒2种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磨粒磨损的滑动过程,探讨磨粒与磨损表面接触区內的温度变化、热应力分布及其随表层深度的变化情况,并对2种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球形磨粒模型中磨粒温度较高,接触体温度较低,磨粒与磨损表面温差较大,磨粒与表面接触处的Mises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比较分散;而分形磨粒模型中接触体温度较低,磨粒温度更低,磨粒与磨损表面温差较小,磨粒与表面接触处的Mises应力和剪应力分布比较集中,并且应力最大值比球形磨粒模型的大。  相似文献   
95.
湿度场对膨胀岩巷道围岩变形影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湿度应力场理论与温度应力场理论控制微分方程存在的类比关系,通过参数转换,将求解湿度应力场问题转化为求解温度应力场.并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软件系统中的温度应力场分析功能,对不同含水率情况下,膨胀岩巷道遇水和地应力耦合作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膨胀岩含水率θ的增加,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Uy)max,底板底鼓变形量(uf)max,两帮移近量(ux)max均有明显的增加,其中底鼓变形最为剧烈;巷道围岩的应力随着含水率θ的增加而减少.但这并不表示巷道的稳定性得到改善,其原因是遇水作用后巷道围岩岩性软化、强度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巷道的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塔北隆起奥陶系大型油气田的发现促进了地质学家对该地区早古生代构造格局的探讨.早古生代不整合的地理、几何和时间变量解析有助于认识塔北古隆起的形成过程.基于大量的钻井和地震资料,解析了塔北隆起地区志留系底、顶部不整合,厘定了古隆起在晚奥陶世末和中泥盆世末的形态和展布范围,最终探讨了古构造应力场的演变.研究表明,塔北隆起地区...  相似文献   
97.
水电站深部洞室群应力恶化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新疆某水电站的深部洞室群稳定性研究工作,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详细研究了水电站3个洞室的应力场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发现了“洞室群应力恶化效应”, 即后期的洞室施工对邻近洞室的应力场有恶化效应, 加剧了前期开挖洞室的应力集中。这一规律的发现将对深部洞室群稳定性控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
目的 针对蒙皮带筋典型构件,在容易产生孔隙的加强筋底部放入橡胶增压,以优化应力场、减小孔隙缺陷。方法 针对CFRP固化成型制度,进行红/蓝2种橡胶模量、热膨胀系数测试及双马树脂流变测试。基于材料测试数据及预浸料固化特征建立了固化前中后3类数值仿真模型,以对比不同橡胶在不同固化时期的增压效果。结果 在固化前期,红、蓝橡胶均有增压作用,可使加强筋底部应力提高约5倍;在固化中期,红橡胶有显著增压作用,可使加强筋底部应力提高约9倍并改善应力梯度;在固化后期,橡胶难以发挥增压作用。结论 红橡胶可显著发挥增压作用,有效解决加强筋固化成型前中期底部应力不足的问题;在CFRP固化前期,热膨胀系数是影响热应力的主要因素,在固化后期,模量为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多组仿真数据,明确了最优增压材料及最主要的材料属性,为解决OOA成型局部压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99.
赵刚  刘志峰 《化工学报》2007,58(1):33-39
通过有限元分析,给出使用同时具有冷冻和加热能力的两种新型冷刀进行低温手术过程中组织瞬态应力场,考察“低温手术-热疗结合型冷刀”与“Endocare型氩氦冷刀”两种新型冷刀的共性和差别,从热应力角度揭示冷刀的杀伤半径。充分考虑组织物性和内热源的非线性,使用基于有限容积法的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双向耦合求解经典生物传热方程与应力方程。结果表明:(1)组织内水的相变导致的体积膨胀是热应力引发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梯度则是产生热应力的次要因素;(2)两种冷刀在低温手术过程中均会导致相变区域内出现应力集中;(3)低温手术-热疗结合型冷刀由于可提供更大的冻结区域,使其经历高应力,从而具有更大杀伤半径;(4)低温手术过程中,组织会发生明显的热应变。  相似文献   
100.
桃林口水库已建成多年,在当时拟定的3个坝段进行选择时,区域稳定问题对最后的坝线选择是决定性的.对桃林口水库周围的构造单元的活动性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对以后新建水库的坝址选择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