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194篇 |
免费 | 2664篇 |
国内免费 | 186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45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142篇 |
化学工业 | 7528篇 |
金属工艺 | 3226篇 |
机械仪表 | 1275篇 |
建筑科学 | 2259篇 |
矿业工程 | 1381篇 |
能源动力 | 1031篇 |
轻工业 | 1705篇 |
水利工程 | 829篇 |
石油天然气 | 1419篇 |
武器工业 | 298篇 |
无线电 | 152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498篇 |
冶金工业 | 2302篇 |
原子能技术 | 422篇 |
自动化技术 | 6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715篇 |
2023年 | 1079篇 |
2022年 | 1264篇 |
2021年 | 1354篇 |
2020年 | 1201篇 |
2019年 | 973篇 |
2018年 | 543篇 |
2017年 | 781篇 |
2016年 | 795篇 |
2015年 | 913篇 |
2014年 | 1684篇 |
2013年 | 1391篇 |
2012年 | 1585篇 |
2011年 | 1600篇 |
2010年 | 1492篇 |
2009年 | 1598篇 |
2008年 | 1976篇 |
2007年 | 1634篇 |
2006年 | 1520篇 |
2005年 | 1476篇 |
2004年 | 1300篇 |
2003年 | 990篇 |
2002年 | 823篇 |
2001年 | 768篇 |
2000年 | 654篇 |
1999年 | 498篇 |
1998年 | 496篇 |
1997年 | 398篇 |
1996年 | 371篇 |
1995年 | 378篇 |
1994年 | 291篇 |
1993年 | 240篇 |
1992年 | 210篇 |
1991年 | 168篇 |
1990年 | 202篇 |
1989年 | 210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57年 | 2篇 |
1951年 | 3篇 |
194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992.
在脱氢反应过程中,Pt催化剂中Pt以金属形式存在并发挥脱氢作用。引入Sn后,部分Pt会与Sn形成合金,Pt-Sn合金的脱氢活性低。Pt的分散度高,颗粒小,其脱氢活性高;但是,在没有Sn的情况下,生成的烯烃不易脱附,导致选择性不高。Pt的分散度与Pt的前驱体、载体、助剂、制备方法和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3.
探讨了白云质灰岩中方解石基质对Na+在岩石中迁移及其对碱白云石反应的影响。采用图像分析法测定不同白云质灰岩样本中方解石颗粒的尺寸,采用N2吸附法测定岩石孔径分布,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养护在80℃、1 mol/L NaOH溶液中岩石柱内部的Na+含量,采用X-射线内标法定量分析白云质灰岩中碱白云石反应( ADR)生成的水镁石含量。结果表明,白云质灰岩TS-1、TS-2、GS-2及FHS-1中方解石颗粒中位径分别为4μm、12μm、15μm和33μm;方解石颗粒越小,迁移到岩石内部的Na+含量越高,岩石中白云石的碱白云石反应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流延成型、丝网印刷和共烧结法成功制备了阳极支撑的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采用陶瓷样品同轴环施力方式和双扭法测试单电池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56.69 MPa与2.51 MPa•m1/2。当阳极支撑体由陶瓷(NiO/YSZ)还原为金属陶瓷(Ni/YSZ), 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04.48 MPa与3.95 MPa•m1/2。同时电池的弯曲变形测试表明: 单电池经过阳极还原后弯曲变形程度变大, 平整化压力从电池阳极还原前的108 N增加至184 N, 而电池抵抗破裂能力增强。本研究显示, 随着阳极支撑体还原后单电池的断裂韧性显著提高, 将有效减缓其弯曲变形所引起的不利影响, 改善单电池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5.
996.
有2台950A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发出响声,并且动臂油缸出现渗漏现象.经过拆检动臂油缸,发现缸体内部出现拉缸现象,并且油缸内部有较大的碎金属颗粒,密封圈也被损坏. 相似文献
997.
998.
好氧颗粒是一种大型的生物聚集体,内部结构紧凑,可用于高效的废水处理。通过好氧颗粒化工艺的发展、颗粒化机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中颗粒污泥形成研究、颗粒污泥菌群结构研究和颗粒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