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9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薄板坯连铸中间包内抑湍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控制中间包内钢液的合理流动对夹杂物的排除有重要影响,为此建立了模拟薄板坯连铸中间包流动情况的水模型。通过测定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研究了不同组合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及尺寸合理的抑湍器能延长水口响应时间及平均停留时间、提高活塞流区体积分数及降低死区体积分数;抑湍器与单坝组合的控流装置在控制流体流动方面效果极佳,而抑湍器与单墙单坝、单墙双坝组合的控流装置的控流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92.
黄文胜 《甘肃冶金》2012,34(6):9-12
以相似原理为基础,用水模拟钢液研究中间包内的钢水流动特征,通过测定模型中间包内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计算其平均停留时间及死区、活塞区和混合区的体积。  相似文献   
93.
刘金刚  颜慧成  刘浏  王新华 《钢铁》2004,39(Z1):491-497
通过对在矩形中间包内无控流条件、湍流抑制器、挡墙与湍流抑制器组合三类情况下的水模型实验,对比RTD曲线、去夹杂量和流线实验的结果得知无控流条件和湍流抑制器对于流场和夹杂物的去除均作用很小;湍流抑制器与上、下挡墙组合使用时,其流场和夹杂物去除效果明显提高,比单独使用挡墙情况稍好;挡墙与湍流抑制器组合使用时,上、下挡墙水平距离加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4.
李玉刚  李刚  董金刚  谢兵  王雨 《钢铁》2004,39(Z1):520-523
针对宝钢二连铸的异钢种连浇进行了水模实验,研究了非稳态条件下中间包剩余钢水量、铸坯断面尺寸、拉速等因素对异钢种连浇时混合率的影响.在水模实验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异钢种连浇铸坯成分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异钢种连浇过程中铸坯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从而为确定交接部铸坯的起始位置和长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潘英旭  赵殿平  陈伟鹏 《山西冶金》2007,30(2):21-23,31
通过对5流T型非对称大方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的水模研究,对比了不同控流装置对连铸中间包内流场的影响,发现结构合理的控流装置能够明显改善中间包内流体的流动特性。采用多流连铸中间包流动特性的评判方法,分析讨论各方案实验数据,得出了中间包内控流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中间包内控流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实验表明:直通孔过滤器能够更好地改善五流圆坯中间包内钢水的流动,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最佳的过滤器结构。  相似文献   
96.
通过中间包水模试验,对沙钢(江苏省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板坯连铸中间包内型及湍流控制器的结构进行优化.查清了沙钢板坯连铸中间包流场存在的问题,确定出最佳中间包内型和湍流控制器结构,采用中间包内型优化结构水模试验时,响应时间、平均停留时间明显增加,死区体积分数减小,混合流体积分数增加,这有利于原型钢水中夹杂物上浮分离.经生产检验,采用中间包内型优化方案(优化挡墙 湍流控制器),提高铸坯内在质量效果显著,为生产优质钢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7.
建立了4流中间包流体流动的物理模型,通过测定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研究不同的控流装置组成的中间包结构对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影响复吹转炉溅渣护炉效果的因素,研究认为,为了取得良好的溅渣护炉效果,顶、底吹流量及顶枪枪位应有一良好的配合.马钢50t复吹转炉的最优化工艺参数为:顶枪气体流量12000Nm3/h,枪位2000mm,留渣量9%,底吹气体流量60~120Nm3/h.  相似文献   
99.
鉴于对狭缝式钢包底吹喷粉新工艺缺乏相关的研究,则采用往水模型的水溶液中喷吹氯化钠粉剂来研究狭缝在不同条件下对钢包喷粉精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狭缝的宽度有利于提高喷粉的有效利用率;狭缝喷粉的有效利用率高于圆孔喷粉;偏心底和侧部喷粉的有效利用率高于中心底喷粉;在底喷粉条件下,狭缝喷粉的有效利用率随空塔速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并存在一个最佳的空塔速度。  相似文献   
100.
针对马钢高炉现有冷却壁,设计相应的冷却水管通道,经过系统的理论计算和水模试验,研究出合理的冷却水管结构参数,为工业现场工艺优化和将来新型冷却壁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