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26篇 |
免费 | 683篇 |
国内免费 | 46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317篇 |
综合类 | 863篇 |
化学工业 | 713篇 |
金属工艺 | 274篇 |
机械仪表 | 642篇 |
建筑科学 | 1415篇 |
矿业工程 | 682篇 |
能源动力 | 288篇 |
轻工业 | 451篇 |
水利工程 | 2342篇 |
石油天然气 | 203篇 |
武器工业 | 134篇 |
无线电 | 6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19篇 |
冶金工业 | 301篇 |
原子能技术 | 48篇 |
自动化技术 | 7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284篇 |
2022年 | 340篇 |
2021年 | 385篇 |
2020年 | 313篇 |
2019年 | 322篇 |
2018年 | 147篇 |
2017年 | 264篇 |
2016年 | 308篇 |
2015年 | 393篇 |
2014年 | 622篇 |
2013年 | 613篇 |
2012年 | 663篇 |
2011年 | 667篇 |
2010年 | 616篇 |
2009年 | 693篇 |
2008年 | 723篇 |
2007年 | 591篇 |
2006年 | 530篇 |
2005年 | 514篇 |
2004年 | 439篇 |
2003年 | 408篇 |
2002年 | 386篇 |
2001年 | 365篇 |
2000年 | 317篇 |
1999年 | 211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235篇 |
1996年 | 175篇 |
1995年 | 160篇 |
1994年 | 157篇 |
1993年 | 132篇 |
1992年 | 120篇 |
1991年 | 98篇 |
1990年 | 87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震害调查表明,建筑结构的地震扭转效应将会加重结构的破坏,甚至造成建筑物倒塌。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结构平动-扭转耦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消能支撑减小结构扭转效应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单层非对称结构为例,较系统地分析了附加阻尼比、阻尼偏心率和偏心侧阻尼布置率等参数对扭转效应的控制效果,提出了阻尼支撑布置的原则,可用于指导减震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对一项工程基础施工图的优化分析和设计修改,使原来近800万基础造价降低到300万以内。足足节省了500多万。 相似文献
95.
针对框架结构和消能支撑框架结构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有很多。但在设计、计算这些结构时没能考虑到消能支撑结构在建造过程中的受力特性。因此,本文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进行建模,对一六层结构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对两种结构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结构在考虑施工顺序的情况下,结构构件的内力情况等。 相似文献
96.
北宿煤矿35kV变电所智能化快速消弧系统具有准确的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功能,可实时跟踪配电网,对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具有极佳的快速补偿效果而确保能消除,对非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既能快速判断故障线路并跳闸,又可以按照传统消弧方式持续运行,保证了矿井供电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7.
<正>1机组概况洪江水电厂装有6台单机45MW灯泡贯流式机组,发电机额定电压10.5kV,额定励磁电压223V,功率因数cosφ为0.95;定子线棒连接采用双层波绕组连接,发电 相似文献
98.
对某变35 kV系统一起消弧线圈单相接地事故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的选取提出建议,可供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9.
变电站的10 kV母线上常接有YN接线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励磁特性饱和从而与系统对地电容形成参数匹配,激发铁磁谐振,导致高压熔丝频繁熔断甚至损坏电压互感器,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以山东省某变电站A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建立仿真模型,对该变电站10 kV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铁磁谐振及各种抑制谐振措施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单相接地故障清除时易引起系统分频谐振,而在电压互感器中性点经消谐器接地或在电源侧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可以有效抑制系统的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100.
变压器并联与串联和应涌流对差动保护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并联和应涌流与串联和应涌流等效电路的异同,结合仿真分析和理论推导,深入比较研究了并联与串联和应涌流的产生过程及其衰减特点;从电力系统规程出发,综合考虑电流互感器饱和、电流互感器参数及运行变压器负荷等多个因素,进一步比较研究了并联和应涌流与串联和应涌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表明:串联和应涌流出现的时间较晚,所达到的幅值较小,衰减速度明显快于并联和应涌流;和应涌流造成电流互感器饱和时,差动保护差流的间断角会消失,但二次谐波含量仍很高;在运行变压器带负荷情况下,差动保护的制动电流较大,而和应涌流减小,差动保护不易误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