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5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171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289篇
化学工业   618篇
金属工艺   282篇
机械仪表   81篇
建筑科学   114篇
矿业工程   531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497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76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0篇
冶金工业   1246篇
原子能技术   127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针对某堆积体局部粗、巨颗粒于坡中、坡脚不同发育位置富集现象展开室内降雨模型试验,通过孔隙水压力、基质吸力、体积含水率及湿润锋迁移形态的变化情况,探讨粗、巨颗粒于堆积体坡中、坡脚位置局部富集在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1)坡中(A组)、坡脚(B组)局部粗、巨颗粒富集导致的架空现象致使降雨过程中形成雨水优势入渗通道,富集区下方的入渗速率明显快于周围均质土体;(2)B组堆积体右侧入渗速率比A组堆积体更快,而左侧入渗速率不及A组堆积体;(3)B组堆积体的整体渗流特性更强,其湿润锋运移率先触底,比A组堆积体提前72 h;(4)A组堆积体湿润锋迁移形态先期中部呈平缓凹形下渗,较B组右侧凹形下渗范围更宽;后期均呈平滑弧形入渗,而B组堆积体浸润面积较A组更小。(5)A、B组堆积体降雨入渗可划分为竖向入渗阶段和侧向入渗阶段,但存在明显差异,A组堆积体竖向入渗快于侧渗,而B组堆积体竖向入渗慢于侧渗。  相似文献   
42.
钱东强  刘时杰 《贵金属》1996,17(3):25-27
介绍了减压蒸馏脱硫,熔炼富集,高温悬浮氯气浸出处理热滤渣的工艺。其综合利用好,元素硫脱除率〉92%,贱金属浸出率〉95%,贵金属回收率〉99%。贵金属富集物可并入贵金属精炼分离工段处理。  相似文献   
43.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但因锑资源的快速消耗,锑的生产已由以辉锑矿为主转向以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为主.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火法炼锑工艺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均不理想,适合处理含锑复杂多金属共生矿的湿法炼锑工艺将是锑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现有的粗锑精炼工艺能否满足未来锑生产发展的需要值得关注.结合粗锑精炼的基本要求,对粗锑碱性火法精炼、水溶液电解精炼、真空蒸馏精炼、熔盐电解精炼以及联合精炼工艺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评述,总结归纳了当前各精炼工艺的研究现状.碱性火法精炼工艺适合处理火法炼锑工艺产出的粗锑,水溶液电解精炼工艺和真空蒸馏精炼工艺适合处理含贵金属粗锑,熔盐电解精炼工艺可用于高纯锑生产,联合精炼工艺用于难处理粗锑的精炼.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的碱性火法精炼工艺应着重开发多用途高效复合除杂剂,并提出了将真空蒸馏精炼工艺和碱性火法精炼工艺配合使用的粗锑精炼新方向.  相似文献   
44.
热法炼镁原料质量指标的确定与工艺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和平 《轻金属》1995,(4):40-44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热法炼镁从原料进厂到制成球因全过程质量指标的确定及其控制方法。提出了白云石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粒度、含泥量要求及硅铁的经济含硅量,强调指出煅白质量指标及其控制和检验方法,适合热法炼镁的物料配合比及各物料的经济粒度范围,有利于真空热还原的球团密度、成球率的工艺控制和简易测定方法,从理论主探讨并明确了制备各阶段适合物料防潮的运贮温度,粉料运贮设备周围作业环境的降尘除尘负压,球团的防  相似文献   
45.
以二甲分橙作为有机络合剂,利用活性炭吸附二价金属离子有机络合物,在pH=9酸度下,分离富集了纯银中Cu、Fe、Pb、Bi,并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测定范围为0.02×10(-4)%~4×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39%~3.17%。  相似文献   
46.
摘 要: 调查了会仙湿地典型河流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As、 Hg、 Cr、 Ni、 Cu、 Zn 和Pb, 以及水葫芦中Cr、 Ni、 Cu、 Zn 和Pb 的分布特征及富集情况,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特征及生态风险, 植物富集系数法评价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结果发现: 夏季地表水重金属含量高于秋季含量, 夏季呈现重污染状态, 秋季呈现轻污染状态, 均为地表水Ⅳ类水质, 主要受Hg 含量特征影响; 两季沉积物重金属均为轻度污染, 但Hg 的强生态风险率高达95. 8%; 水葫芦根部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茎和叶部, 根部对地表水与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的能力大小顺序一致, 均为Zn>Pb>Cu(Ni)>Cr。  相似文献   
47.
钢铁生产流程中产生了大量冶金粉尘,其中含有丰富的铁、碳、锌、铅和钾等元素,具有非常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基于多源冶金粉尘产生工序及成分组成,介绍现阶段冶金粉尘主要资源化工艺,包括水洗提盐富铁工艺、回转窑工艺、转底炉工艺、熔融还原工艺以及湿法深度资源化工艺,分析不同冶金粉尘资源化工艺流程和原理,讨论不同工艺应用的特点和局限性。基于冶金粉尘全量资源化理念,进一步展望多源冶金粉尘火法富集、湿法提取全量资源化工艺,为实现冶金粉尘深度高附加值利用、消除冶金粉尘二次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当分析元素含量极低时,往往要求在测定之前辅以化学分离预富集手段以纯化富集待测物和除去干扰基体。实验利用邻菲罗啉和硫氰酸钾作为微痕量Co2+的络合剂,建立了一种液固体系分离富集微痕量Co2+的新方法。分别考察了邻菲罗啉溶液用量、硫氰酸钾溶液用量、酸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中Co2+含量为100 μg时,控制体系pH=2~6,加入1.00 mL 1.5 g/L邻菲罗啉溶液、1.00 mL 0.1 mol/L硫氰酸钾溶液、1.00 mL 10 g/L EDTA溶液、1.00 mL 40 g/L硫脲溶液,震荡静置后,Co2+与邻菲罗啉、硫氰酸钾反应生成的离子缔合物定量沉淀到溶液底部,而Cd2+、Fe3+、Zn2+、Ni2+、Cu2+、Pb2+、Al3+、Ag+等离子仍留在水相中,从而实现了Co2+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方法成功用于合成水样中微痕量Co2+的定量分离,富集率在97.2%~98.6%之间。  相似文献   
49.
电场作用下铜渣中金属铜滴迁移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场作用下铜渣中铜滴的电毛细活动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正极区几乎没有金属铜滴的存在,大量金属铜向阴极区富集迁移,最高富集率达到80%以上。方差分析显示:在富集率的影响因素中,渣料中铜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置信概率为0.95),其次为外加电压和通电时间(置信概率为0.75),而温度影响的显著性最低。并通过模式识别找出了样本聚类的分布规律和提高富集率的优化方向,还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0.
在铝合金与氧化膜的界面的富集化合金层,对阳极氧化膜的局部和整体结构、膜的组成以及性能有重大影响。因此,对铝合金富集化进行预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