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8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轻工业 | 7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实验上测量载流子迁移率是研究有机材料传输特性的重要手段,影响有机电子材料载流子迁移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转移积分和重组能。苯并菲类盘状液晶分子通过分子间π-π电子云共轭形成的一维柱状相结构为载流子提供了理想传输通道,理论上具有高效载流子迁移率。通过几何结构优化来研究修饰苯并菲基元周边侧链。从重组能和转移积分两方面探究对2,3,6,7,10,11-六己烷氧基苯并菲衍生物类盘状液晶共轭核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3,6,7,10,11-六己烷氧基苯并菲衍生物的载流子迁移率提高可以通过提高分子的有序性来实现。 相似文献
53.
54.
5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钒合金在退火前后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表明:铸态合金基体的晶格常数为0.2938-0.2943nm,与纯V相比,晶格收缩了约2.8%,晶内主要析出相为盘状,该相为复杂FCC结构的富Ti型Ti.CNO相,晶格常数为0.4234-0.4288nm,厚度约100nm,其它两维尺寸达1-2p,m,在晶界上则呈网状连续分布;合金中存在大量位错。约1000℃,1h退火后,合金基体晶格有所膨胀;组织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方形第二相,尺寸约为500nm,原先晶内普遍存在的盘状第二相的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56.
盘状零件锥角的快速测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朱正德图1所示盘状、盖状机械零件锥角θ的测量。若采用通用量具(包括平台)进行检测,操作麻烦,效率低,测量精度也不高;若使用三座标测量机进行测量,测量精度虽好,但经济上未必合算,测量速度也不快,一般只宜在计量室... 相似文献
57.
为了提高线切割机床加工的找正精度和加工精度,以槽轮零件为例,对线切割机床加工带凸缘的盘类零件的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传统工艺精度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工件的装夹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改进的方法:采用支撑板定位装夹工件。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后,装夹只需一次完成,省去穿丝找正过程,机床自身保证了定位、加工精度,并且该工艺节省了2/3装夹时间,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58.
59.
在研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较为流行的LCD的各种宽视角技术原理从根本上做了详细解释,并就其中的富士公司的宽视角补偿膜中的盘状液晶的各种取向控制技术逐一进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在分子中引入氟原子进行改性成为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子中引入氟原子后,可以影响其热性能、电荷输运性能以及液晶的相行为等,最终改善材料的热、光、电和磁等性质。含氟盘状液晶由于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其合成方法和性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含氟盘状液晶分子的平面核上、外围侧链或桥体上取代的氟原子均能显著改变液晶的相变性质,如提升液晶相的热稳定性和柱状相的有序度等。该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利用氟原子改性盘状液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证实了氟化有利于改善液晶性质,并进一步归纳了含氟盘状分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盘状液晶氟化后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有助于启发科研工作者在药物合成、无机材料等领域引入含氟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