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59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4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海洋石油》2014,(3):21
<正>近日,随着酸液返排作业的结束,上海海洋石油局勘探六号平台首次试油酸化作业顺利完成。据介绍,此次勘六酸化作业采用的是新工艺——自生酸,即将可产生所需酸的组分及相应的添加剂同时或交替泵入井内,使之在井筒或地层温度下逐步产生所需要的酸,逐步与地层矿物进行化学反应,达到解堵、增产的酸化工艺。此次酸化作业中,自生酸各种组分及添加剂使用量超200 m~3,各类桶装液体材料装满  相似文献   
72.
Chan.  FF  吴小平 《国外油田工程》2000,16(3):12-14
研究出了一种能使酸液有效地从含水层转向油层的新工艺 ,该工艺能提高油井基岩酸化成功率。由于受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酸液主要进入高含水层 ,使水层得到改造 ,增加含水量。虽然能用泡沫将酸液从“含水层”转向损害层 ,但在一些区域不易生产 ,且需要附加的处理设备。一种新的不含颗粒和气体的材料已被研制出来 ,它可有效地使酸液从高含水层转向。当该材料与基岩中的水接触时 ,会形成高粘桥塞 ;当与地层基岩中的油接触时 ,该材料降解。本文将讨论转向技术细节和室内试验结果。在一个双岩心流动装置中进行的室内试验显示出 ,该材料使酸液从富水层到富油层及从高渗透层到低渗透层的转向很成功。  相似文献   
73.
铁离子稳定剂是在酸化过程中为克服铁离子引起的沉淀给地层带来二次伤害而加入的一种酸液添加剂。如何能有效地防止铁离子沉淀,直接影响到酸化效果的好坏。本文主要比较了几种铁离子螯合剂的稳铁性能,并对螯剂合的复配物作了相应的评价,从而得到效果较优的铁离子稳定剂复配物的加量。  相似文献   
74.
针对前人以有机玻璃平行板形成模拟裂缝,模拟指进现象与实际的酸液指进在物理化学背景上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采用与地层矿物类型相近的大理石板和双层钢化玻璃板相结合的方式构成裂缝壁面,利用真实的盐酸作为驱替液,实现了酸岩反应条件下酸液指进的模拟,发现了前人研究中未曾报道的酸岩化学反应和酸液自身重力综合影响下的酸液指进行为.采用分形维数对酸液指进的复杂形态进行定量描述,发现所得的酸液指进形态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86、1.75、1.75和1.81,表明酸液指进形态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为分形理论在酸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直接支持.  相似文献   
75.
通过优化酸液体系性能,增加酸化渗透距离实现深部酸化和进一步降低地层伤害,提高酸化效果是目前酸化压裂的重点研究方向。对国内外螯合酸、有机酸、泡沫酸、转向酸、凝胶酸等酸液体系的技术特点与优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种酸液体系发展潜力,指出低伤害高效缓速酸液体系和环保酸液体系在未来储层改造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S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致密,施工温度较高,为了提高采收率,需要对目标储层进行酸压处理。针对目标储层的特点,对酸压所需酸液进行优选评价。通过孔渗实验,测得S区块储层孔隙度为0.1%~2.0%,渗透率在0.01 mD以下,属于超低渗储层;通过单轴压缩实验测得储层抗压强度较高,在40~70 MPa;通过X射线衍射测得储层矿物成分以白云岩和方解石为主,两者质量分数可达80%~90%,少量石英和黏土(质量分数在10%左右)。确定主体酸为质量分数20%盐酸,稠化剂为质量分数0.3%黄原胶,进行了岩粉溶蚀实验,盐酸单独作用时溶蚀率可达90%左右,优选主体酸液为盐酸;考虑到S区块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温度在100~140 ℃,通过高温流变性实验,测得140 ℃时改性黄原胶黏度约为10 mPa·s,选择改性黄原胶作为耐高温的稠化剂。  相似文献   
77.
一种盐酸液稠化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通义  戴秀兰  陈光杰  赵众从  魏俊 《陕西化工》2013,(11):2030-2032,2035
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阳离子单体x为共聚单体,总单体含量为30%,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得了一种四元共聚物BC-13。性能评价表明,该聚合物可直接用作盐酸稠化剂,其酸溶性好,溶胀时间为25min;90℃下恒温2h,0.8%的Bc.13可以使酸液粘度保留率达90%;剪切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与其它酸液添加剂配伍性良好。  相似文献   
78.
传统的酸液稠化剂在配制酸液时存在施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环保风险等问题.使用丙烯酰胺(AM)和DAC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出不同阳离子度的免配制酸液稠化剂.研究了反相剂、单体配比、链增长剂等因素对合成稠化剂的性能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AM、DAC的共聚物P(AM-DAC)和AM的均聚物PAM的结构....  相似文献   
79.
采用D相法,由烷基苯磺酸钠(LAS)、醇醚(AE)、多元醇、混合苯等制备了微乳胶,以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组分质量比对所得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最佳配方为:50g质量分数为20%的多元醇溶液,7g混合苯,31g界面活性剂。微乳胶的界面张力为3,70mN/m,微乳胶澄清、透明,热力学稳定,久置不分层。以此微乳胶酸液进行了油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平均单井日增液0,8t,平均单井日增油0.7~1.8t,平均含水单井降低10%~18.5%,这在同类措施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80.
以乙二胺、溴代十四烷、氯乙酸钠和碘甲烷为原料,经烷基取代、羧基取代、季铵化三步反应合成了十四烷基羧基甜菜碱型双子表面活性剂SCB-14。烷基取代反应条件为:n(乙二胺):n(溴代十四烷)=1∶2,温度70℃,时间6 h,产率83%;羧基取代反应条件为:n(二元仲胺)∶n(氯乙酸钠)=1∶3.8,温度90℃,时间10 h,产率80%;季铵化反应条件为:n(二元叔胺)∶n(碘甲烷)=1∶8,温度35℃,时间8 h,产率73%。SCB-14的水溶液在25℃测得CMC为3.28×10-5mol/L,表面张力为29.46 m N/m。在温度80℃,剪切速率170 s-1,盐酸质量分数5%,SCB-14加量5%的条件下,SCB-14的残酸黏度达162 m Pa·s。利用旋转岩盘测定,SCB-14酸液体系和盐酸体系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证实SCB-14酸液体系具有增黏性能,降低了酸岩反应速率,有利于增长酸蚀作用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