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733篇 |
免费 | 9282篇 |
国内免费 | 76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852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8568篇 |
化学工业 | 30911篇 |
金属工艺 | 11227篇 |
机械仪表 | 4518篇 |
建筑科学 | 3525篇 |
矿业工程 | 3224篇 |
能源动力 | 1978篇 |
轻工业 | 9607篇 |
水利工程 | 1350篇 |
石油天然气 | 8092篇 |
武器工业 | 1289篇 |
无线电 | 2144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429篇 |
冶金工业 | 6005篇 |
原子能技术 | 1893篇 |
自动化技术 | 177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2篇 |
2024年 | 2618篇 |
2023年 | 4696篇 |
2022年 | 5544篇 |
2021年 | 6395篇 |
2020年 | 5471篇 |
2019年 | 4244篇 |
2018年 | 2294篇 |
2017年 | 3165篇 |
2016年 | 3895篇 |
2015年 | 4180篇 |
2014年 | 4719篇 |
2013年 | 6305篇 |
2012年 | 7018篇 |
2011年 | 7635篇 |
2010年 | 7470篇 |
2009年 | 7727篇 |
2008年 | 7987篇 |
2007年 | 7536篇 |
2006年 | 6953篇 |
2005年 | 7772篇 |
2004年 | 7448篇 |
2003年 | 6188篇 |
2002年 | 4549篇 |
2001年 | 3715篇 |
2000年 | 2811篇 |
1999年 | 1889篇 |
1998年 | 1489篇 |
1997年 | 1154篇 |
1996年 | 1090篇 |
1995年 | 953篇 |
1994年 | 915篇 |
1993年 | 594篇 |
1992年 | 793篇 |
1991年 | 810篇 |
1990年 | 837篇 |
1989年 | 1080篇 |
1988年 | 155篇 |
1987年 | 108篇 |
1986年 | 91篇 |
1985年 | 64篇 |
1984年 | 60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53篇 |
1981年 | 60篇 |
1980年 | 16篇 |
1979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1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Fe2O3在煤矸石碳热还原氮化合成SiAlON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煤矸石、碳黑和2%~8?2O3的混合均匀的试样,在1350~1550℃氮化处理6h,然后测定试样的氮化增重率和物相组成,用SEM和EDS观察部分试样显微结构并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结果表明,Fe2O3的加入有利于煤矸石还原氮化转变成β-SiAlON,并促使其晶体发育完善.Fe2O3的最佳加入量为4%,当超过此值时,大部分的Fe2O3以FeO、金属Fe或含铁的铝硅酸盐球状颗粒存在. 相似文献
12.
13.
杨俊平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0,(1):26-28,25
介绍一种新型超细碎设备LCP5 立式冲击破碎机,其设计和制造中运用了有限元计算、应力测试、无损探伤、动平衡、高强度合金钢等新技术和新材料,整机结构合理,性能优良,具有产品粒度细、磨损小、过金属能力强等优点。通过小型试验证明,其机械性能和破碎效果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Ti和TiH2与Al反应合成TiAl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DSC、XRD和SEM3种方法分别由Ti和TiH2粉末与Al粉末(52%Ti和48%Al)反应合成TiAl合金的过程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Ti与Al,TiH2与Al均需在Al转化为液态后才能进行剧烈的反应,但TiH2与Al的反应是由TiH2脱氢所产生的高活性Ti参与的,因而它们反应较完全,生成的TiAl相对量较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及Al元素的均匀化,反应初期生成的较不稳定的TiAl3相和αTi相将消失,反应生成物由TiAl相和少量Ti3Al相构成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三相WC-Co硬质合金中η_1相和碳含量的求值公式和影响比饱和磁化强度4πσ的诸因素论述了用4πσ测定三相WC-Co硬质合金中η_1相和碳含量的原理。结果表明,用滋性方法测定WC-Co合金的η_1相和碳含量是精确的非破坏性检验方法,对于η_1相和碳含量的测定精度分别为千分之三和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试验研究了硅藻土与FeCl3组配处理含Pb2+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中Pb2+浓度为52.4 mg/L,采用硅藻土与FeCl3配比(质量比)为6∶1,硅藻土投量为70 mg/L,控制pH在7.0~8.0、搅拌转速在120~140 r/min之间,沉淀80 min后出水中Pb2+可达标排放。该方法操作方便,投资少,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研究了Mn(1,10-phen)32 配合物直接催化鲁米诺—KIO4体系产生强烈地化学发光反应。以1,10phen.为配位体时,Mn(Ⅱ)的检出限为2.4×10-10g/mL。工作曲线线性响应浓度范围在5×10-9~1×10-7g/mL。在检测6×10-5g/mLMn(Ⅱ)浓度时,RSD为2.3%。配合物化学发光法检测矿泉水、电池厂排污水中痕量Mn(Ⅱ)可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