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959篇 |
免费 | 3917篇 |
国内免费 | 443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48篇 |
综合类 | 2167篇 |
化学工业 | 3087篇 |
金属工艺 | 24902篇 |
机械仪表 | 2436篇 |
建筑科学 | 341篇 |
矿业工程 | 951篇 |
能源动力 | 895篇 |
轻工业 | 159篇 |
水利工程 | 11篇 |
石油天然气 | 381篇 |
武器工业 | 637篇 |
无线电 | 89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681篇 |
冶金工业 | 5471篇 |
原子能技术 | 361篇 |
自动化技术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3篇 |
2023年 | 771篇 |
2022年 | 1297篇 |
2021年 | 1522篇 |
2020年 | 1659篇 |
2019年 | 1231篇 |
2018年 | 1291篇 |
2017年 | 1630篇 |
2016年 | 1415篇 |
2015年 | 1515篇 |
2014年 | 2138篇 |
2013年 | 2236篇 |
2012年 | 2586篇 |
2011年 | 3278篇 |
2010年 | 2414篇 |
2009年 | 2657篇 |
2008年 | 2106篇 |
2007年 | 3034篇 |
2006年 | 3094篇 |
2005年 | 2483篇 |
2004年 | 2159篇 |
2003年 | 1836篇 |
2002年 | 1494篇 |
2001年 | 1383篇 |
2000年 | 1141篇 |
1999年 | 1008篇 |
1998年 | 755篇 |
1997年 | 736篇 |
1996年 | 714篇 |
1995年 | 521篇 |
1994年 | 477篇 |
1993年 | 331篇 |
1992年 | 318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208篇 |
1989年 | 165篇 |
1988年 | 93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9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59年 | 4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介绍了一种新的超塑性处理工艺,采用简单的预处理工艺结合升温拉伸,可以使合金获得优异的超塑性,轧制形变组织在拉伸过程中发生动态再结晶,形成细晶组织并赋予合金优异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高强耐热铝合金2A70—4T6棒材的化学成分、挤压工艺、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化学成分范围、合理的挤压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制度。研制出多批量大规格2A70—4T6铝合金棒材,满足了用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3.
在纯铝标样中加入相应的钛元素为标准,采用EDTA滴定法,测试钛元素对铝钛合金中铝含量测定的干扰。实验证明,钛对铝的测定干扰十分严重。文章给出了正确测定铝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105.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在常压H2气氛下制备W-TiC合金,研究W-TiC合金的烧结致密化行为,并对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量强化烧结元素可改善W-TiC合金的烧结活性,在1700℃烧结120min后其相对密度达到99.2%;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W-TiC合金的拉伸强度提高,在2000℃烧结120 min...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借助影片运动分析仪,对用高速摄影记录的钛合金切屑沿前刀面的流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用系统分析法进行了描述,推导出能反映半不连续切屑不均匀变形过程的动态衡量参数,同时也导出了度量此种切屑塑性变形的准静态参数——等效切削比。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Micro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Ti-6Al-4V alloy after sliding wear in vacuum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EM). The wear rates of Ti-6Al-4V alloy in vacuum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sliding velocities and load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a severely deformed layer with a grain size of 50–100 nm and thickness about 70 μm was formed underneath the worn surface. Under the slower sliding velocities, the substructure of the layer had a high dislocation density, while under higher sliding velocities, twins were found to exist in the substructure. A process by which the deformed layer formed has been proposed and the deformation of materials at the contacting spots of the Ti-6Al-4V sampl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