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9篇
  免费   1828篇
  国内免费   693篇
电工技术   468篇
综合类   985篇
化学工业   4954篇
金属工艺   3536篇
机械仪表   530篇
建筑科学   329篇
矿业工程   1605篇
能源动力   280篇
轻工业   492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272篇
武器工业   137篇
无线电   10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20篇
冶金工业   3065篇
原子能技术   92篇
自动化技术   11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527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392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577篇
  2015年   652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993篇
  2012年   1173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979篇
  2009年   987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1156篇
  2006年   1146篇
  2005年   977篇
  2004年   902篇
  2003年   752篇
  2002年   674篇
  2001年   560篇
  2000年   501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20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介绍了用于薄板残余应力测量的新方法——孔径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冲孔直径的变化来间接求出各方向的残余应力;文中详细阐述了残余应力的标定方法;由于可针对不同材料建立了被测材料的平均应力(σ_l)与被测板材宽度(B)、厚度(H)以及冲孔后直径变化率(△D_i/D)之间的数学模型,因而使薄板残余应力测量变得简便而经济;此外还对该方法的分辨率与测量精度进行了实验、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52.
对乙酰基偶氮胂与铜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书林  夏心泉  马厚蓉  董莹 《化学试剂》1995,17(5):297-298,314
研究了对乙酸基偶氮肿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弱酸性介质中,铜与对乙酰基偶氮胂形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4.86×104L·mol-1·cm-1。配合物的组成比为Cu:对乙酰基偶氮胂=1:2,表现稳定常数为1.89×1010,铜的含量在0~4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显色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应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3.
化学镀SiCp/Ni-P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SiCp/Ni-P复合镀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复合镀层中离界面5μm厚度以内区域的组成及应力状态对镀层/基体的界面结合有决定性作用,在该区域以外SiC粒径变化不影响镀层的结合强度。适当的热处理可提高界面结合力。  相似文献   
54.
用电刷镀的方法,对尺寸为2000mm×1000mm×0.8mm 的 A_3钢板电刷镀锌保护层;并对影响镀锌层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充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5.
The GILDES computer model, incorporating Stumm's concept of proton- and ligand-promoted dissolution, has been used to simulate the exposure of copper at room temperature to 210 ppb sulfur dioxide and 80% relative humidity. The agreement is good between the calculations and laboratory exposures performed under these exposure conditions. Surface reactions are relatively more important at lower relative humidities and the dominant corrosion products formed are solid state Cu2SO3, CuSO3 and Cu2U. Free-radical redox processes are important participants and control the relative distribution of Cu(I)- and Cu(H)-containing corrosion products.  相似文献   
56.
铜蒸汽激光器双闸流管触发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成用于钢蒸汽激光器的双间流管触发系统。用两个闸流管并联进行交替触发,总输入电功率达7.8kW。低功率运行时,激光器的效率为0.6%与单间流管激光器的效率一致。  相似文献   
57.
废电解液除杂制取硫酸铜和粗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  孙家寿  潘海龙  李娟 《湿法冶金》2002,21(4):204-208
介绍了废电解液除杂制取硫酸铜和粗镍的主要工艺条件及试验结果。在废电解液中加入CH80调节pH值到一定范围后,再加入CH64将电解液中Fe2+等杂质除去,铁的去除率可达到94%~98%。然后向滤液中加入CH80调节pH值沉淀铜。过滤后的滤饼用H2SO4溶解后再结晶,可得到CuSO4·5H2O晶体。滤液中加入Na2CO3沉淀镍,过滤后的滤饼即为粗镍(NiCO3)。铜和镍的回收率分别达96%和90%。该流程简单,投资少,效益高,环境保护好,在工业上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It is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that the peritectic reaction, 211 + liquid → 123, can be driven essentially to completion in 1 h at an undercooling of only ∽30°C. The kinetic data, together with the observed microstructures,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normal mechanism of the peritectic reac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involves dissolution of 211 particles into the liquid and precipitation of solid 123. The aligned grain structure is explained through sympathetic nucleation of new 123 grains on existing grains.  相似文献   
59.
n-Al2O3/Ni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用电刷镀技术制得了镍基n-Al2O3复合镀层,并对镀层的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纳米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比较细腻,镀层中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与基质金属结合紧密。镀层显微硬度达到HV700,比快速镍镀层提高约40%。滑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大,镀层的耐磨性提高,摩擦系数也呈增大趋势;但当镀层中n-Al2O3粒子的超过2.56%(质量分数)时,镀层的耐磨性显著下降。纳米复合镀层的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而快速镍底层以粘着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60.
超高纯铜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超高纯铜(UHPC)的几种精炼方法,以及它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并对超高纯铜的研究开发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