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3篇 |
免费 | 353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19篇 |
技术理论 | 2篇 |
综合类 | 214篇 |
化学工业 | 454篇 |
金属工艺 | 731篇 |
机械仪表 | 89篇 |
建筑科学 | 95篇 |
矿业工程 | 43篇 |
能源动力 | 185篇 |
轻工业 | 68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石油天然气 | 17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33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74篇 |
冶金工业 | 252篇 |
原子能技术 | 114篇 |
自动化技术 | 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4篇 |
2024年 | 181篇 |
2023年 | 182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179篇 |
2019年 | 199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167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115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163篇 |
2011年 | 181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161篇 |
2008年 | 114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25篇 |
2005年 | 107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81篇 |
2001年 | 55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We study the quantum phases that may arise when 7Li atoms that possess an attractive two-body interaction are loaded into an optical lattice. The phase diagram that we have
obtained for 7Li atoms within a mean-field approximation is composed of the superfluid and Mott-insulator phases as for bosonic atoms with
a repulsive two-body interaction. We have found that the repulsive three-body interac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quantum phases of 7Li atoms in an optical lattice. The ground-state energy and the average atom number per lattice site in the quantum phases
have been calculated and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e of these quantum phases. The excitation spectra of quasi-particles
and quasi-holes in the Mott-insulator phase have also been calculated. In our gener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three-body interaction that is allowed to vary, we have found that the energies of quasi-particles are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as the strength of the repulsive three-body interaction is raised, whereas the energies of quasi-holes are slightly decreased
at low-filling factors of atoms and substantially decreased at large filling factors. 相似文献
982.
牙鲆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脑垂体总RNA中扩增出编码牙鲆生长素(GH)成熟肽基因序列。重组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4T-3中,构建成牙鲆GH基因融合表达载体pGEX-gh,转化大肠杆菌BL21(DF3),筛选阳性克隆,IVIG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显示在45kD处有特异的蛋白条带出现,该蛋白的表达量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h达最高值,达到细胞总蛋白的18.3%。该融合蛋白在胞内主要以包涵体状态存在,经优化表达条件,成功地获得了可溶性的融合蛋白,经Glutathione Sepharase 4B凝胶纯化后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其为牙鲆生长激素,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法证实其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83.
采用典型的溶胶-凝胶法,在高镍LiNi0.8Co0.1Mn0.1O2正极颗粒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Li3PO4锂离子导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对Li3PO4包覆前后的LiNi0.8Co0.1Mn0.1O2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材料的层状结构明显,阳离子混排度低,并且Li3PO4成功包覆在LiNi0.8Co0.1Mn0.1O2颗粒表面。另外,对4个样品进行了首次充放电,倍率放电和循环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经过Li3PO4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明显比未包覆样品优越。首次库伦效率从未包覆样品的84.2%提高到2%(质量分数)Li3PO4包覆样品的89.2%。而且在5C高倍率,2%(质量分数)Li3PO4包覆LiNi0.8Co0.1Mn0.1O2的放电比容量是129.7 mAh/g,远远高于未包覆样品的92.6 mAh/g。同时,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循环100次后,2%(质量分数)Li3PO4包覆LiNi0.8Co0.1Mn0.1O2的容量保持率比未包覆样品分别高出7.1%和9.9%。 相似文献
984.
要对含Li的A1-Zn-Mg-Cu合金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含Li量大于1.8%的A1-Zn-Mg-Cu合金基体中主要沉淀相是δ'相、S相和T’相,塑性和韧性较差。含Li量不大于1.0%的AI-Zn-Mg-Cu合金基体上析出η’,相或T’相,二级时效或多级时效则可使其达到较高的硬度。最后,指出含U的A1-Zn-Mg-Cu合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85.
氧化锌基红色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氧化锌为主要原料,采用湿法制备前驱物,在800℃高温煅烧前驱物制备ZnO:Eu,Li的红色稀土发光材料.通过荧光光谱(PL-PLE)分析,所得产物存在595nm和612nm两个发射波长,其强峰值在595nm处.XRD分析表明掺杂元素锂(Li)和铕(Eu)绝大部分进入ZnO的晶格中,Eu3 是发光中心,Li 在其中起敏化剂作用,能够促进Eu3 掺杂进入ZnO晶格,有效地增强了能量在ZnO与Eu3 间的传递,使Eu3 的发光显著增强.与干法制备前驱物相比,湿法能克服一般高温固相法存在的缺点,制得粒度分布均匀且性能优良的发光粉体. 相似文献
986.
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氢氧化锂、醋酸钴和草酸为原料,采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CoO2的前驱体,并通过热重/差热分析对前驱体的合成和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将该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焙烧6h制得LiCoO2粉体,通过XRD、TEM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的晶粒尺寸小于100nm.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样品的晶化程度和晶粒尺寸增大,晶胞参数呈现a轴伸长,c轴缩短的趋势.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700℃焙烧的样品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初始充放电容量为169.4/115.3mAh@g,循环30次放电容量还大于101mAh@g-1.但是样品的极化容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987.
将提锂吸附剂前驱体尖晶石型锰氧化物(Spinel-type manganese oxide,SMO)Li1.6-Mn1.6O4与聚氯乙烯(PVC)杂化,采用溶剂-非溶剂交换法成功制备了用于海水提锂的平板膜.该杂化膜用酸处理抽出其中的锂得到具有提锂性能的膜,对膜进行了一系列提锂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酸洗处理后的膜对富锂溶液中锂的吸附约6 h达平衡,最大吸附量为29 mg/g,之后采用0.5 mol/L HCl溶液脱锂约1 h锂的脱出基本达到平衡,Li+的脱附率在95%左右,锰的溶损率在3.5%左右.该膜在含有Li+、Na+、K+、Mg2+、Ca2+离子的竞争吸附过程中对Li+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同时重复实验也表明,这种提锂杂化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8.
某批GH2036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有8件的表面出现了开裂现象。通过宏观观察、金相检验、硬度测试、断口分析等方法,确定了螺母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批零件局部区域存在大量呈带状分布的球型夹杂物,球型夹杂物的类型为含锰、硅和氧的硅酸盐型夹杂物,由于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材料的连续性,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同时由于夹杂物与基体之间变形速率的差异,导致了裂纹在棒材成型过程中的扩展,最后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开裂。 相似文献
989.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xMgxTi5O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锂离子负极材料掺镁尖晶石Li4-xMgxTi5O12(0≤x≤0.25)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XRD结构分析显示Mg2 进入晶格后可能占据正四面体(8a)和正八面体(16d)位置;掺镁后电导率有所提高,特别是Li3.75Mg0.25Ti5O12(x=0.25),其电化学反应阻抗显著降低,电导率提高了半个数量级;同时降低了面积比阻抗(ASI),改善了材料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990.
报道一种合成Li4Ti5O12的新颖方法。XRD结果表明该方法合成的Li4Ti5O12化合物为尖晶石结构。用扫描透射显微镜对该化合物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Li4Ti5O12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合成的尖晶石材料在3.2-0.8V电压范围,采用一定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235mAh/g)和较好的循环性能。该法合成的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Li4Ti5O12,使得其成为很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