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86篇 |
免费 | 442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40篇 |
综合类 | 452篇 |
化学工业 | 547篇 |
金属工艺 | 313篇 |
机械仪表 | 648篇 |
建筑科学 | 809篇 |
矿业工程 | 268篇 |
能源动力 | 211篇 |
轻工业 | 399篇 |
水利工程 | 107篇 |
石油天然气 | 153篇 |
武器工业 | 39篇 |
无线电 | 48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90篇 |
冶金工业 | 413篇 |
原子能技术 | 59篇 |
自动化技术 | 8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9篇 |
2024年 | 94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71篇 |
2019年 | 158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193篇 |
2016年 | 205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338篇 |
2013年 | 349篇 |
2012年 | 399篇 |
2011年 | 402篇 |
2010年 | 319篇 |
2009年 | 278篇 |
2008年 | 275篇 |
2007年 | 337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290篇 |
2004年 | 276篇 |
2003年 | 227篇 |
2002年 | 202篇 |
2001年 | 189篇 |
2000年 | 172篇 |
1999年 | 144篇 |
1998年 | 111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小型回热式低温制冷机中的冷端换热器在制冷量高效传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往往被忽视.研究发现,通过脉管冷端换热器的结构改进,液氦温区脉管制冷机在4.2 K温区的制冷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压缩机输入功率分别为4.8 kW和6.0 kW的条件下,双向进气型二级脉管制冷机在4.2 K获得了760 mW和900 mW的制冷量,相应的制冷系数(COP)为1.58×10-4和1.50×10-4.该脉管制冷机在4.2 K获得的最大制冷量达960 mW. 相似文献
62.
Two new boundary elements are present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variable order thermal singularities in two dimensions. The first can model the variable order temperature derivative and heat flux singularities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The second element can simulate the temperature derivative and heat flux singularities at both the ends of the element simultaneously. These elements are useful for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variable order thermal neighbouring singularities. They are employed here for the computation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s in the crack–crack interaction problems under thermal loa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uch computations a modified crack closure integral based method is adapted. Examples of mode I and mode II centre crack, two collinear neighbouring cracks, kinked crack in a plate, and tee joint with a kinked edge crack under thermal or thermal and mechanical loading are studied to illu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study of neighbouring thermal singularities.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3.
王忠鑫;蔡忠超;王东 《煤矿安全》2024,55(12):180-187
端帮开采技术具有无需额外剥离、安全稳定且无需支护等优点,在露天矿端帮煤炭资源回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开采过程中边坡岩体受采硐开挖和露天开采双重影响产生复杂应力变化,存在边坡变形及失稳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及参数对于端帮煤回收边坡稳定性至关重要。提出了顺序开采和跳采2种方式下的煤柱应力计算公式,采用FLAC3D软件对2种方式下的煤柱稳定性计算分析,并对开采极限状态下不同采硐深度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硐跳采方式的理论煤柱应力因具有较宽的支撑压力承载区间而小于顺序开采,数值计算显示跳采煤柱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与顺序开采相比,采硐最大压应力峰值降低16.97%,未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区,沉降与底鼓量分别降低了34.16%和17.63%;采硐深度显著影响边坡变形量、变形范围及其稳定性,坡顶线投影位置与该矿端帮边坡潜在滑面重叠,边坡面向临空面位移、沉降与底鼓量在这一区间增长率显著增加,边坡稳定性也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64.
65.
热轧精轧机组下游机架既要实现板形控制,又要均匀化轧辊磨损以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同时,硅钢、集装箱用钢等专用钢边部减薄严重,常规的板形控制手段难将凸度控制到目标值.开发了非对称工作辊,辊身一端带特殊曲线,上下工作辊成反对称放置.改变轧辊的轴向位置,带钢凸度变化量可超过150μm.设计了针对该工作辊的特定窜辊策略,带钢边部板形可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轧辊磨损辊形,有利于实现自由规程轧制.在鞍钢1700ASP生产线上的使用实绩表明,采用非对称工作辊后,硅钢凸度降低了29.8%,高强度钢的凸度可降至50μm以下,且凸度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66.
介绍汽车传动带技术开发新进展。对于发动机前端辅助传动(FEAD)系统用多楔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三元乙丙橡胶加工性能、提高传动效率、降低FEAD系统噪声、高模量和弹性多楔带等方面。汽车用同步带中主要介绍了正时皮带、浸油式同步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同步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用同步带、自动移动门用同步带的特点及应用情况。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以及对传统燃油发动机传动效率要求的提高,汽车行业总体有去带传动化趋势,虽然出现新的带传动应用,但总体来说未来汽车行业对传动带的需求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68.
2020年11月23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发布最新版《食品卫生通则》,对食品安全管理和HACCP原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国家认监委2021年7月30日发布的2021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实施规则》提供了参考依据。此次《食品卫生通则》的更新,通过大量的举例和说明扩展了良好卫生规范(GHPs)的内涵,将HACCP原理和准则纳入整体的食品卫生体系,对在良好卫生规范和关键控制点(CCPs)的控制措施的区别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另外,补充了过敏原管理、食品安全文化等近年来国际食品安全热点的内容。本文通过与2003版《通则》的对比,详细阐述和解释了新版《通则》中变化的内容,为中国HACCP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9.
针对传统四端梁结构的MEMS红外热电堆传感器芯片表面浪费大,导致器件占空比低、性能较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四端梁结构。该结构通过将吸收层与热电偶层分层布置和将热电偶条沿芯片正方形边长垂直排布,优化芯片机构设计,从而有效地增大热电堆的吸收区面积,提高器件占空比。通过应用COMSOL软件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结构的温度分布和电压分布情况。对流片后的样品开展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新型四端梁结构芯片的响应率、探测率等关键性能参数较传统四端梁结构均有较大提升,该结论与仿真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70.
带T型分支输电线路的单端行波故障测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带T型分支的输电线路中,利用单端的工频故障信息或者行波故障信息实现各种情况下的故障测距较难。在分析带T型输电线路行波传播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据故障行波折、反射特性进行故障分支判别和故障点测距的方法。T型线路基于单端故障行波的测距结果上传至主站端,参考调度主站端基于工频故障信息的测距结果,得到最终的故障测距结果。该方法充分利用调度主站的故障信息,不依赖故障行波间的极性关系,同时可以实现波速的在线校正并取得优化的测距结果。ATP/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距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