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128篇
综合类   207篇
化学工业   215篇
金属工艺   1981篇
机械仪表   803篇
建筑科学   456篇
矿业工程   396篇
能源动力   179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381篇
石油天然气   209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3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4篇
冶金工业   620篇
原子能技术   38篇
自动化技术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A model is presented in this work through which variation of hydraulic diffusivity of concrete with relative water content can be obtained from pore size distribution as an input. The specific water capacity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concrete are expressed in terms of pore size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ing laminar flow due to capillary suction through tortuous elliptic tubes, oriented equally in three orthogonal directions. Hydraulic diffusivity being the ratio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specific water capacity is thus expressed in terms of pore size characteristics. The input pore size distributions have been determined experimentally for normal strength concrete mixes through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Using the model the variation of hydraulic diffusivity with relative water content is determined for three cases viz. 1) ideal continuous wetting, 2) ideal continuous drying and 3) random access of pores by water. These result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an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variation.  相似文献   
62.
A technique to test electrodialysis (ED) stacks designed to desalt dilute solutions is developed. The technique permits obtaining reproducible data on laboratory and medium-scale units useful for predicting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ED stacks. Quasi-steady state of desalination process is the main condition to obtain such data. This state can be attained by applying recycling hydraulic modes and special devices to maintain constant pH, or pH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feed solution. To obtain data for scaling, it is necessary to apply a fixed voltage on the stack and to use a constant flow rate of the feed solution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feed solution concentration may vary with the time. Specifications of the stacks studied, rational hydraulic and electrical modes of testing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63.
不同结合系统刚玉-方镁石-尖晶石浇注料的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比研究了水泥结合和水合氧化铝结合的刚玉 -方镁石 -尖晶石浇注料的性能。结果表明 :二者相比 ,水合氧化铝结合浇注料的需水量较大 ,流动性较差 ,烧结致密化温度高 ,在 1 5 5 0℃下烧结后的强度和致密度低 ,但其抗热震性能及抗渣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4.
水利工程是一项兼具复杂性、系统性与长期性的工程,属于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水利工程施工中极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以期为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本文在简单回顾液压仿真技术的发展之后,着重介绍了仿真技术及其在液压领域的应用,论述了液压建模与仿真技术的方法和几个关键问题,并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一些软件,最后综述了液压仿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液压钻机钻孔时对推进力的控制是影响钻孔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提高钻孔质量,实现钻孔时推进力准确可调控制,提出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控插装阀的新型推进系统.系统通过控制输入高速开关阀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实现推进力的比例输出.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在分析高速开关阀控插装阀特性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PWM信号频率,并分析了推进系统对指令压力输入的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系统能够实现比例调节推进力,适度提高PWM信号频率可以改善推进力的控制性能,为钻机液压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为提高起重机变幅系统过载制动的平稳性和快速性,保护起重机臂架安全,提出了一种应用电液比例方向阀平缓切断变幅系统油路的过载自动控制新方法.分析了液压起重机过载控制方式,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变幅系统下降工况的机液耦合模型.应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解析,计算了在30°、45°、60°吊臂仰角、电液比例阀不同关闭时间下,变幅油缸活塞杆的速度响应.得出了变幅系统制动时兼顾平稳性和灵敏性要求,比例方向阀最优关闭时间为0.2s的结论.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和优化参数的正确性,为液压起重机过载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陆怡  颜惠庚 《化工机械》2003,30(3):156-159,163
根据液压胀接变形曲线及其胀接接头密封机理 ,分析槽边缘的接触正压力 ,进一步确定开槽管板胀接接头密封压力及其与胀接压力和开槽宽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检测数据是工程建设质量量化最好的工具。随着水利工程投入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要求越来越高,需不断总结完善水利工程检测方法与方式,以满足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文章从出台规定标准、规范检测市场、注重过程监管三方面概括总结了江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方式方法,介绍提升江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经验与做法,希望能为其它地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0.
姚斯洋  林妙丽  陈诚  何梦男  崔桢  陈求稳 《水资源保护》2023,39(1):200-207, 242
采用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了鄱阳湖在极端退水年(2016年)和一般退水年(2017年)两种退水工况下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前后的水动力水质过程,并构建湖区水环境容量模型评估了鄱阳湖拟建水利枢纽对湖区水质和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枢纽建设运行能显著增加鄱阳湖的水体体积,每月最大可增加77%;在退水初期主要降低湖泊中部的TP质量浓度,在极端退水年的退水后期会导致闸上TP质量浓度升高,在一般退水年则会导致闸上TP质量浓度降低,但对CODMn和NH3-N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无明显影响;在极端退水年,枢纽建设运行会导致CODMn、NH3-N和TP质量浓度增大,而在一般退水年则会导致TP的质量浓度降低;枢纽建设运行能显著提升CODMn和NH3-N的水环境容量,在一般退水年会增大TP的水环境容量,但在极端退水年TP的水环境容量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