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67篇
  免费   6134篇
  国内免费   3631篇
电工技术   5697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5313篇
化学工业   4318篇
金属工艺   2717篇
机械仪表   4304篇
建筑科学   12582篇
矿业工程   2383篇
能源动力   1868篇
轻工业   2876篇
水利工程   3343篇
石油天然气   3972篇
武器工业   1361篇
无线电   42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279篇
冶金工业   2097篇
原子能技术   631篇
自动化技术   6441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688篇
  2022年   1482篇
  2021年   1811篇
  2020年   2094篇
  2019年   1643篇
  2018年   1528篇
  2017年   2048篇
  2016年   2296篇
  2015年   2455篇
  2014年   3909篇
  2013年   3570篇
  2012年   4689篇
  2011年   4830篇
  2010年   3651篇
  2009年   3642篇
  2008年   3293篇
  2007年   3950篇
  2006年   3586篇
  2005年   3122篇
  2004年   2580篇
  2003年   2117篇
  2002年   1813篇
  2001年   1538篇
  2000年   1243篇
  1999年   1022篇
  1998年   831篇
  1997年   644篇
  1996年   641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281篇
  1992年   244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47篇
  1965年   26篇
  1964年   34篇
  1960年   23篇
  1959年   32篇
  1956年   29篇
  1955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该工艺技术是在原三联作(TCP+MFE+JET)基础上,根据大港油田勘探试油(测试)的需要,研制开发出的又一新技术,与原三联作相比,一趟管柱不但完成求产、测压、泵排工作,而且还能进行酸化等措施,提高了资料品质,减少了作业成本。经过6井次现场应用,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工艺、资料、成本、速度的较大进步,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活化疏松剂用于过磷酸钙生产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过磷酸钙中添加活化疏松剂的试验情况及运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活化疏松剂后鲜肥转化率提高 4.0 % ,产品物性得到改善 ,结块倾向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3.
湿陷性黄土具有遇水发生湿陷、承载力大幅度降低的性质,这种性质直接影响到基础的承载力。为了研究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承载性状,对湿陷性黄土中的3根支盘桩进行预浸水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支盘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具有较好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规律与在非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具有相似的性质,桩身各段承载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顺序性,其结果为挤扩支盘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
As we approach 100 nm technology the interconnect issues are becoming one of the main concerns in the testing of gigahertz system-on-chips. Voltage distortion (noise) and delay violations (skew) contribute to the signal integrity loss and ultimately functional error,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and reliabilit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efine a model for integrity faults on the high-speed interconnects. Then, we present a BIST-based test methodology that includes two special cells to detect and measure noise and skew occurring on the interconnects of the gigahertz system-on-chips. Using an inexpensive test architecture the integrity information accumulated by these special cells can be scanned out for final test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75.
声诱饵仿真试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声诱饵仿真试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对接装置结构等,建立了对接装置声耦合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对近场声压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匹配材料厚度、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76.
Modular testing is an attractive approach to testing large system ICs, especially if they are built from pre-designed reusable embedded core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automated modular test development approach. The basis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a core or module test is dissected into a test protocol and a test pattern list. A test protocol describes in detail how to apply one test pattern to the core, while abstracting from the specific test pattern stimulus and response values. Subsequent automation tasks, such as the expansion from core-level tests to system-chip-level tests and test scheduling, all work on test protocols, thereby greatly reducing the amount of compute time and data involved. Finally, an SOC-level test is assembled from the expanded and scheduled test protocols and the (so far untouched) test pattern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formalizes the notion of test protocols and the algorithms for test protocol expansion and scheduling. A running example is featured throughout the paper. We also elaborate on the industrial usage of the concept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77.
游梁式抽油机二次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雨  乔国维 《石油机械》1998,26(11):40-41,50
为解决游梁式抽油机能耗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二次平衡装置。这种装置通过是挂在抽油机后端的平衡重的平衡作用,降低一次平衡曲柄轴净扭矩的两个峰值,达到减少能耗提高效率的目的。对抽油机的二次平衡作了较详尽的理论分析,给出了实行二次平衡后曲柄轴净扭矩的计算公式和安装二次平衡装置前后曲柄轴净扭矩曲线图。在大庆油田两口井上进行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安装二次平衡装置后,两口井年节约电费分别为0.25万元和1.17万元,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8.
79.
80.
低频电脉冲采油技术是通过升压、整流、充电等电路将电能蓄积在电容器中,通过触发电路,使能量瞬时释放,在井内液体中产生震动波,作用于地层,改善地层的渗流状况,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Ⅰ型设备在双河油田应用11井次,成功率72%;Ⅱ型设备在古城油田应用10井次,成功率90%。主要是由于Ⅰ型设备关键部件在处理油井时要放在井下,受高温、高压的影响及井下空间的限制,设备稳定性差、寿命短、能量小、效果差;Ⅱ型设备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提高了试验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