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81篇 |
免费 | 648篇 |
国内免费 | 50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2篇 |
综合类 | 590篇 |
化学工业 | 3952篇 |
金属工艺 | 1689篇 |
机械仪表 | 479篇 |
建筑科学 | 145篇 |
矿业工程 | 261篇 |
能源动力 | 233篇 |
轻工业 | 370篇 |
水利工程 | 12篇 |
石油天然气 | 88篇 |
武器工业 | 72篇 |
无线电 | 78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85篇 |
冶金工业 | 2668篇 |
原子能技术 | 111篇 |
自动化技术 | 1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389篇 |
2022年 | 493篇 |
2021年 | 483篇 |
2020年 | 518篇 |
2019年 | 437篇 |
2018年 | 431篇 |
2017年 | 492篇 |
2016年 | 374篇 |
2015年 | 331篇 |
2014年 | 568篇 |
2013年 | 603篇 |
2012年 | 725篇 |
2011年 | 834篇 |
2010年 | 568篇 |
2009年 | 664篇 |
2008年 | 482篇 |
2007年 | 777篇 |
2006年 | 674篇 |
2005年 | 603篇 |
2004年 | 567篇 |
2003年 | 527篇 |
2002年 | 432篇 |
2001年 | 393篇 |
2000年 | 339篇 |
1999年 | 289篇 |
1998年 | 211篇 |
1997年 | 166篇 |
1996年 | 138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91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富锆型PZT陶瓷在室温附近发生低温铁电三方相到高温铁电三方相的相变(FRL-FRH)相变并产生很大的热释电系数,相变过程中介电常数和损耗变化很小,相变温区很窄,相变温度随锆钛比的不同而不同。该文选取锆钛比为95/5和93.5/6.5的Mn掺杂PZT材料进行复合烧结,以期展宽相变温区。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初始原料1 100℃预处理后按照质量比1∶1进行复合烧结,相变温区得到了有效的展宽,在19~43℃内热释电系数p大于6.3×10-8 C/(cm2.℃),探测率优值FD大于7.7×10-5 Pa-1/2。通过对热释电、介电和铁电性能的综合研究,发现复合烧结在优化PZT陶瓷热释电性能的同时优化了其介电和铁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讨论了Fe2O3、Co2O3、烧结温度对高频应用的NiZn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了Fe2O3、Co2O3和烧结温度对起始磁导率μi、饱和磁感应强度Bs、矫顽力Hc及样品密度d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当x(Fe2 O3)=45%~49%时,μi从11单调增加到17,材料的B.从176 mT单调增加到223 mT;当w(Co2O3)=0.4%~2.0%时,μi从20单调降低到11;烧结温度为1 040~1 120℃时,μi从12增加到19,Hc从1 543 A/m降低到926 A/m,d从4.97 g/cm3增加到了5.12 g/cm3.最后,得到性能较好的高频应用NiZn铁氧体Ni0.96 Zn0.04Fe1.88O4(添加w(Co2 O3)=0.8%,w(CuO)=3%,1 080℃下烧结),μ1=11,Bs=195 mT,Hc=1 238 A/m,d=4.82 g/cm3. 相似文献
105.
三维微流道系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TCC技术,可以获得替代采用硅或其他技术制作的微功能结构,简化工艺,降低成本.重点研究了内嵌三维(3D)微流道系统LTCC多层基板成型中的关键技术:热压和烧结,并进行工艺优化.利用优化的热压、烧结工艺参数,可制备出完好的3D微流道系统LTCC多层基板;通过实验验证,LTCC内嵌三维微流道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主要介绍真空应用设备中可视化界面控制的发展概况.回顾了真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几个典型界面为例,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真空设备可视化界面控制发展概况,分析了其控制特点,并对真空应用系统可视化控制界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0.
Fanbo Meng Mingchang Zhang Jin Huang Wen Feng Lu Jun Min Xue Hao Wa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1,31(9):2008280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prompted an exponential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flexible, wearable devices, thereby posing new challenges to their integration and conformalizati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acilitates the fabrication of complex parts via a single integrated process. Herein,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nozzle, multimaterial printing device is reported. This device accommodates the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of printing materials, ensures high-capacity printing, and can accommodate a wide range of material viscosities from 0 to 1000 Cp. Complete capacitors, inclusive of the current collector, electrode, and electrolyte, can be printed without repeated clamping to complete the preheating, printing, and sintering processes. This method addresses the poor stability issue associated with printed electrode materials. Furthermore, after the intercalation of LiFePO4 with Na ion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Na ions permeate the interlayer structure of LiFePO4, enhancing the ion migration channels by increasing the ion transmission rate. A current rate of 2.5 mAh ensures >2000 charge/discharge cycles, while retaining a charge/discharge efficiency of 96% and a discharge capacity of 91.3 mAh g−1. This manufacturing process can provide conformal power modules for a diverse range of portable devices with various shapes, improving space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