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58篇 |
免费 | 3104篇 |
国内免费 | 161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517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2920篇 |
化学工业 | 3762篇 |
金属工艺 | 2968篇 |
机械仪表 | 1990篇 |
建筑科学 | 6293篇 |
矿业工程 | 619篇 |
能源动力 | 1346篇 |
轻工业 | 645篇 |
水利工程 | 379篇 |
石油天然气 | 439篇 |
武器工业 | 179篇 |
无线电 | 51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677篇 |
冶金工业 | 1171篇 |
原子能技术 | 1231篇 |
自动化技术 | 12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458篇 |
2023年 | 437篇 |
2022年 | 554篇 |
2021年 | 728篇 |
2020年 | 882篇 |
2019年 | 866篇 |
2018年 | 741篇 |
2017年 | 960篇 |
2016年 | 904篇 |
2015年 | 963篇 |
2014年 | 1656篇 |
2013年 | 1713篇 |
2012年 | 2043篇 |
2011年 | 2545篇 |
2010年 | 1851篇 |
2009年 | 2080篇 |
2008年 | 1944篇 |
2007年 | 2261篇 |
2006年 | 1972篇 |
2005年 | 1626篇 |
2004年 | 1385篇 |
2003年 | 1207篇 |
2002年 | 1054篇 |
2001年 | 925篇 |
2000年 | 804篇 |
1999年 | 676篇 |
1998年 | 606篇 |
1997年 | 474篇 |
1996年 | 396篇 |
1995年 | 347篇 |
1994年 | 341篇 |
1993年 | 216篇 |
1992年 | 168篇 |
1991年 | 146篇 |
1990年 | 123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79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3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13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122.
通过对废水水质指标的综合评判,获得了电极布置方式、放电时间与放电次数的最优化方案:在0~60 min、苯酚初始浓度较高阶段,宜采用正向连接电极方式连续放电;在60~90 min、低浓度区,采用反接电极方式间隔放电。研究还表明,正向连接电极在高浓度区内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速度幅度较大,反接电极在低浓度区内COD降低效果较明显;氢氧化钠的加入可缓解溶液电导率的增加;废水溶液的5天的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之比(BOD5/COD)呈现明显的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3.
124.
碲锌镉(CdZnTe)半导体材料具有探测效率高、能量分辨率高和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是公认的最有希望成为下一代伽马射线探测装置的材料。然而,空穴俘获导致的电荷收集不完全限制了碲锌镉半导体探测器的性能。解决空穴俘获最有效的方法是单极型探测器技术。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半导体探测器中电荷收集的相关理论,然后重点阐述单极型探测器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各种电极的结构设计原理、典型的探测器原型机介绍、性能特点及其结构设计的优缺点。最后简要展望了碲锌镉半导体探测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128.
129.
一种改善准分子激光光束均匀性的新型均匀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分子激光作为当前光刻装置的主要光源,要求其输出激光光束强度分布尽量均匀。为了改善其光束强度分布的均匀性,介绍了一种新型梯形棱镜式准分子激光光束均匀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设计加工要求,计算了最佳均匀截面位置,并与普通棱镜均匀器进行了比较。实验中根据经梯形棱镜折射后光束能量在中间较强光束的本底基础上进行三分互补叠加的原理,实现了其与普通棱镜均匀器在二维方向上的组合使用;通过调节均匀器与接收屏之间的距离并同时记录每一位置处光束光斑的能量分布改善情况,确定了最佳均匀截面位置并与理论计算相吻合。利用其改善准分子激光器输出光束强度的分布,起伏优于4%,其均匀效果优于普通棱镜均匀器。 相似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