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02篇
  免费   3120篇
  国内免费   1602篇
电工技术   151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920篇
化学工业   3759篇
金属工艺   2968篇
机械仪表   1990篇
建筑科学   6290篇
矿业工程   619篇
能源动力   1346篇
轻工业   645篇
水利工程   379篇
石油天然气   439篇
武器工业   179篇
无线电   509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62篇
冶金工业   1171篇
原子能技术   1231篇
自动化技术   1211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410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554篇
  2021年   728篇
  2020年   882篇
  2019年   866篇
  2018年   741篇
  2017年   960篇
  2016年   904篇
  2015年   963篇
  2014年   1656篇
  2013年   1713篇
  2012年   2043篇
  2011年   2545篇
  2010年   1851篇
  2009年   2080篇
  2008年   1944篇
  2007年   2261篇
  2006年   1972篇
  2005年   1626篇
  2004年   1385篇
  2003年   1207篇
  2002年   1054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804篇
  1999年   676篇
  1998年   606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47篇
  1994年   341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阐述了高层建筑剪力墙中连梁的工作原理及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 J3-2002),对连梁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探讨了连梁的构造要求、延性措施等,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2.
带冠整体涡轮的加工是机械制造业的一项关键技术,而电火花加工(EDM)是带冠整体涡轮加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论述了带冠整体涡轮的三维造型以及成型电极的设计原则;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重点对成型电极在带冠整体涡轮盘狭窄通道中无干涉进给轨迹最优化搜索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四轴联动轨迹搜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3.
The analysis of the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phase composition of electron beam welded joint zones of Ti- 43Al-9V-O. 3Y alloy has been done in this study. The welded seam is mainly composed of B2 phase, the partial γ + α2 twophase lamellar structure and granular γm phase. And the lanthanon Y existed as YAl2 phase and served as grain refined.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ooling rates on joint microstructur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 and tensile strength were investigated. The high cooling rate restrained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sulted in the ordering structure. The fracture of the joint was brittle cleavage fracture because the ordering structure went against restraining the crack propagation. With the decrease of cooling 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mounts of lamellar structure increased, and the fracture presented the layered and crosslayered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144.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LaNi3.55Mn0.4Al0.3Co0.75−xFex (x = 0, 0.15, 0.55, 0.75)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has been studied and presented [C. Khaldi, H. Mathlouthi, J. Lamloumi, A. Percheron-Guégan, Int. J. Hydrogen Energy 29 (2004) 307–311; C. Khaldi, H. Mathlouthi, J. Lamloumi, A. Percheron-Guégan, J. Alloys Compd. 360 (2003) 266–271; C. Khaldi, H. Mathlouthi, J. Lamloumi, A. Percheron-Guégan, J. Alloys Compd. 384 (2004) 249–253]. It has been deduced that the LaNi3.55Mn0.4Al0.3Co0.4Fe0.35 compound has interesting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electrochemical study of LaNi3.55Mn0.4Al0.3Co0.4Fe0.35 compound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the parent LaNi3.55Mn0.4Al0.3Co0.75 compound. Several techniques, such as, the chronopotentiometry, the constant potential discharge (CPD), the cyclic voltammetry (CV) and the linear polarization (LP) we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s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The 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LaNi3.55Mn0.4Al0.3Co0.75 alloy increases to reach 294 mAh g−1 after few cycles only (five cycles). However, the activation of the LaNi3.55Mn0.4Al0.3Co0.4Fe0.35 alloy takes more than 20 cycles to be achieved and the obtained maximum discharge capacity is 194 mAh g−1. The hydrogen diffusion coefficient DH was determined by constant potential discharge and cyclic voltammetry techniques. The obtained values of the LaNi3.55Mn0.4Al0.3Co0.75 and LaNi3.55Mn0.4Al0.3Co0.4Fe0.35 compounds are 6.29 × 10−11 and 7.62 × 10−11, and 2 × 10−8 and 7.5 × 10−8 cm2 s−1 by CPD and CV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The exchange current density values, determined by a linear polarization technique, are 44 and 27 mA g−1, respectively, for LaNi3.55Mn0.4Al0.3Co0.75 and LaNi3.55Mn0.4Al0.3Co0.4Fe0.35 alloys.  相似文献   
145.
利用扫描电镜(SEM)、台阶仪、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显微硬度仪对W6Mo5Cr4V2钢经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辐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粗糙度、表层的组织结构及硬度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熔坑"和硬度"多峰"态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试样表面粗糙度随辐照次数的增加有所减小;辐照过程使该钢体心立方的马氏体α'-Fe向面心立方的奥氏体γ-Fe转变,碳化物溶解,马氏体溶碳量增大且晶粒细化,点阵畸变度增大,使W6Mo5Cr4V2钢表面硬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6.
用OM、SEM等手段分析了不同激光焊接工艺参数下焊缝成形和其微观组织特征,并测试了焊缝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0.8mm厚钛合金板激光穿透焊离焦量范围约在-2mm~+2mm之间,最佳离焦量为-0.5mm。随焊接线能量的增大,焊缝熔宽和背面宽度都呈增大趋势,且背面宽度的增加更为显著。TC4合金焊缝为针状马氏体α′组成的网篮组织。随着焊接热输入量的增加,马氏体的形态由平行的单相针转变为多相针,分布更加密集和散乱。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接头的强度均高于母材,塑性低于母材。  相似文献   
147.
卷绕铅酸电池泡沫铅负极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泡沫铅作为负极集流体制备了卷绕VRLA电池.采用计时电流法、循环伏安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充放电实验研究了泡沫铅负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泡沫铅负极的真实表面积比铅箔负极的大,因此泡沫铅负极具有较低的过电势,并且不论是在怎样的放电状态下,泡沫铅负极的电化学反应电阻较小;与铅箔负极相比,在10、5和2小时率放电状态下,泡沫铅负极的质量比容量分别增加25.9%,30.0%和48.2%.此外,SEM观察显示,泡沫铅负极表面活性物质为更加细小的晶体颗粒和具有更高的孔率.  相似文献   
148.
孙新学  付永领  卢宁  荣茜 《机床与液压》2007,35(2):167-171,175
简要介绍了无头轧制的概念和无头轧制系统的研发概况,分析了棒线材无头轧制系统及其核心设备(移动式闪光焊机)的组成及功能特点,研究了棒线材无头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列出了达涅利产品各组成装置的驱动方式、控制形式及作业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ROFIBUS 总线和PLC控制器的系统控制方案,重点介绍了钢坯对接伺服控制策略以及焊机移动和钢坯位置随动传动系统的控制策略,并对两对接油缸、焊机与轧制钢坯、两焊机驱动电机的同步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9.
构建了电焊条计算机辅助技术质量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E4303焊条为研究对象,采用VB编程语言并基于VB进行了Word功能移植、嵌入MATLAB进行数学运算、嵌套Excel的统计和图表处理功能、在SQL Server 6.5数据库平台上开发系统数据库并通过ADO技术实现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成功地实现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电焊条性能预报、原材料录入、配方查询、质量管理、工艺咨询、和用户管理模块功能.系统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可作为E4303电焊条产品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0.
碳和氮元素对高强度奥氏体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田宏  杜义  张俊旭 《焊接学报》2007,28(7):81-84,88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研究了碳、氮元素对奥氏体焊条熔敷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熔敷金属晶界上M23C6碳化物析出物逐渐增多,析出颗粒增大,虽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有所提高,但韧性明显降低,碳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强度的影响趋于平缓,但对晶界碳化物的数量和尺寸仍然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韧性持续降低,耐晶间腐蚀性能大大降低.随着氮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韧性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晶界上析出碳化物少,抗晶间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