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463篇 |
免费 | 8116篇 |
国内免费 | 355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964篇 |
技术理论 | 3篇 |
综合类 | 5473篇 |
化学工业 | 4623篇 |
金属工艺 | 2788篇 |
机械仪表 | 4604篇 |
建筑科学 | 12839篇 |
矿业工程 | 2468篇 |
能源动力 | 2017篇 |
轻工业 | 3263篇 |
水利工程 | 3448篇 |
石油天然气 | 4000篇 |
武器工业 | 1371篇 |
无线电 | 440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534篇 |
冶金工业 | 2229篇 |
原子能技术 | 695篇 |
自动化技术 | 64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25篇 |
2023年 | 1031篇 |
2022年 | 1773篇 |
2021年 | 2083篇 |
2020年 | 2271篇 |
2019年 | 1747篇 |
2018年 | 1657篇 |
2017年 | 2230篇 |
2016年 | 2409篇 |
2015年 | 2536篇 |
2014年 | 3965篇 |
2013年 | 3710篇 |
2012年 | 4760篇 |
2011年 | 4844篇 |
2010年 | 3676篇 |
2009年 | 3637篇 |
2008年 | 3265篇 |
2007年 | 3925篇 |
2006年 | 3553篇 |
2005年 | 3101篇 |
2004年 | 2599篇 |
2003年 | 2117篇 |
2002年 | 1818篇 |
2001年 | 1564篇 |
2000年 | 1256篇 |
1999年 | 1040篇 |
1998年 | 831篇 |
1997年 | 656篇 |
1996年 | 649篇 |
1995年 | 521篇 |
1994年 | 396篇 |
1993年 | 289篇 |
1992年 | 250篇 |
1991年 | 156篇 |
1990年 | 157篇 |
1989年 | 117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3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65篇 |
1979年 | 47篇 |
1965年 | 26篇 |
1964年 | 35篇 |
1960年 | 23篇 |
1959年 | 32篇 |
1956年 | 29篇 |
1955年 | 3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采用从铀矿石样品中经富集分离、纯化、驯化诱变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实验室浸铀试验。通过酸化与菌浸2个阶段4个样品的试验,使铀平均液计浸出率达到85.6%,渣计浸出率达到88.3%,浸出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2.
73.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RC)梁的变形能力,考虑在其塑性铰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代替普通混凝土。共设计6个剪跨比为3.6的RC梁试件,包含5个塑性铰区采用HDC的试件和1个RC对比试件。考虑HDC区长度、纵筋配筋率以及配筋方式和梁端配箍率的影响,研究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滞回特性、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与RC梁相比,塑性铰区采用HDC后,试件的破坏形态由弯剪破坏向弯曲破坏转变,延性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纵筋配筋率、配筋方式相同时,在梁端塑性铰区采用HDC,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角分别提高30%和53%,而同时采用HDC和箍筋时分别相应提高33%和76%;梁端局部采用HDC替换混凝土可减少箍筋用量;梁端塑性铰区的HDC长度对试件延性的影响较小。分别计算塑性铰区采用HDC梁在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时的顶点位移,其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4.
以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为参数,进行了8根高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强度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对比柱的拟静力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各个抗震性能指标(如延性、耗能和强度与刚度退化等)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压弯破坏为主要破坏模式;弹性刚度受轴压比影响不大,但受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极限承载力受轴压比、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影响较大,随前者增大而降低,随后两者增大而增大;延性受轴压比、钢材强度和含钢率影响较大,随前两者增大降低,随后者增大而增大;耗能能力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弱,随含钢率和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强;刚度和强度退化程度随轴压比增大而降低,随含钢率增大而增大,且前者随钢材强度增大而增大,后者则随钢材强度增大呈减小趋势。通过对比不同规程抗弯刚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受材料适用范围限制,各规程不适用于该类高强材料组合构件。 相似文献
75.
高温后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黏结性能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估,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常承受侧向约束作用。为此,该文以高温温度和侧压力为参数,完成了48个钢筋混凝土试件的中心拉拔试验,分析侧压力对高温后试件破坏形态、峰值黏结应力、峰值滑移、残余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峰值黏结应力随高温温度和侧压力变化的经验公式。将侧压下钢筋-混凝土黏结应力场简化为肋前混凝土挤压力和侧压力的线性叠加,并基于微观传力模型及高温后混凝土的多轴强度破坏准则推导计算了无侧压及单向侧压下的黏结强度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侧压作用和高温温度直接影响试件破坏形态;随着侧压力增加,高温后混凝土与钢筋间的峰值黏结应力、残余黏结强度、峰值滑移逐渐增大,但温度达到500 ℃后,有侧压试件峰值滑移较无侧压试件小;黏结强度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能较好地预测高温后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76.
对29个尺寸为300 mm×300 mm×600 mm的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开展直剪性能和单轴受压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废旧混凝土块体取代率及特征尺寸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直剪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棱柱体的直剪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内新混凝土与废旧混凝土粘结良好;当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中的自密实混凝土强度高于废旧混凝土块体强度时,试件的直剪性能会由于废旧混凝土块体的取代率的增加而劣化;特征尺寸比介于0.22~0.44时,块体的特征尺寸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直剪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可以近似忽略;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剪压比随废旧混凝土块体取代率和特征尺寸均无显著变化,其值近似为0.1。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棱柱体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试件的直剪强度计算公式,建立了直剪强度测试值与抗压强度计算值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7.
78.
79.
煤矸石是我国目前排放量较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利用煤矸石部分或全部代替混凝土粗骨料生产煤矸石基混凝土是其高效利用的途径。通过实验室开展不同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水胶比、添加剂等条件下的煤矸石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探究煤矸石基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确定煤矸石基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基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煤矸石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大而减小;在胶凝材料中加入质量比为5%的硅灰、0.3%的减水剂有助于迅速提高煤矸石基混凝土的前期强度。在山西李村煤矿二采区胶带巷5#辅运联巷开展了煤矸石基混凝土的井下硬化试验,验证了煤矸石基混凝土在井下硬化工程中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烟风煤粉管道典型设计优化方案已经应用于多个工程,故文章拟进行设计优化前后的实施效果验证,以进一步完善典型优化方案体系。 方法 以具体工程为例,采用了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试值的绝对值及差值对比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烟风煤粉管道理论压降与现场测试值的对比研究。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理论计算的优化效果会劣于实测值。 结论 优化方案有利于降低烟风煤粉整个管道系统的阻力水平,故会使得实测实施效果由于理论计算值。研究成果对烟风煤粉管道的阻力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