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37篇
  免费   617篇
  国内免费   294篇
电工技术   369篇
综合类   674篇
化学工业   673篇
金属工艺   1618篇
机械仪表   757篇
建筑科学   908篇
矿业工程   149篇
能源动力   236篇
轻工业   267篇
水利工程   110篇
石油天然气   134篇
武器工业   59篇
无线电   4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3篇
冶金工业   831篇
原子能技术   29篇
自动化技术   507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97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530篇
  2006年   540篇
  2005年   472篇
  2004年   409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高智 《玻璃》2007,34(5):9-11,25
阐述了需求预测的重要性,介绍了在平板玻璃需求预测中应用较多的移动平均、指数平滑、趋势外推等时间序列外推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通过寻找适用的最优预测模型,对不同预测模型进行试算,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在平板玻璃短期需求预测时,使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更接近最优解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3.
针对镀锌板在生产工艺和传输过程中对镀锌板表面造成缺陷的问题;文章应用了基于Otsu算法的镀锌板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由数字光源控制器、高速CCD相机、同步触发器和编码器等硬件设备共同连接组成,采集到镀锌板表面的图像,然后将图像传输给基于Otsu算法的图像处理系统;改进优化了Ostu算法,在一维直方图求解最佳截距阈值,利用该阈值和二维信息完成图像的分割,提高了图像的抗噪能力;使用分块检验所发初步判定镀锌板表面缺陷,再逐个排查确认缺陷区域,对缺陷特征进行分类并保存在缺陷数据库中,同时发出预警;实验结果显示文章研究的检测系统对镀锌板表面缺陷检出率最高可高达98%,检测出缺陷镀锌板的数量最多,系统的检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94.
在测定冰盖下复式断面流场、流速的模型试验中,水体中的运动粒子是重点研究对象。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已在水力学研究领域得到普遍应用,但该技术在冰盖下复式断面渠道模型试验的应用为国内首次。基于试验特点,设计砖砌混凝土的循环水箱,采用变频器配合水泵、流量计实现对流量的定量控制,对不同流量下不同断面的流场、流速进行测定,采用PIV技术对水体中运动的粒子的位移场进行具体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IV分析结果能够直观反映流场中的状态,且可以避免测量盲区,其所测的流速与多普勒超声测速仪测得值吻合较好,并给出了横向流速分布图,弥补了传统方法无法获得冰盖下的流场分布的难题。  相似文献   
95.
针对混凝土板桩在干粗砂地基中的静压贯入问题,为了明确贯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及贯入阻力的发展规律,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EDEM(Engineer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对干粗砂中混凝土板桩静压贯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为此,提出了适用于类似试验的参数标定方法,分析了贯入过程中颗粒的运动特征。针对板桩结构的特点,对长边和短边方向的挤土效应进行了对比,并以短边为例,分析了不同高度处的挤土效应。最后,根据颗粒与桩结构的接触力,提取了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值,分析了两者在贯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贯入过程中,颗粒的运动呈现"涡流状",并随贯入过程演化;板桩沿短边方向的表面隆起量约为沿长边方向的隆起量的2倍;随着长宽比的增加,板桩结构在短边方向和长边方向的隆起值相应增加,且短边方向的隆起值与长边方向的隆起值的比值与相应板桩的长宽比近似相等;随着贯入的进行,桩侧摩阻力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在完全贯入后,侧摩阻力值约占桩端阻力的1/25;不同长宽比的板桩结构,其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单位值近似相等,并与准二维计算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96.
为有效缩短中国洪水预报系统方案参数优选耗时,选择东辽河支流十屋流域建立三水源新安江模型预报方案,挑选历史最大10场次洪用于参数率定研究。中洪系统利用…\\Temp目录下的文件作为模块之间、模块与系统之间的通讯,参数优选时频繁的文件读写消耗了大量的时间,本文据此设计了三套解决方案:换用固态硬盘和使用虚拟内存盘方案旨在提高中洪系统的文件读写效率,借用河海大学HMCE系统用于测试整个数据流优化之后的效果。当用全局参数优选的基因法重复运行20次进行参数率定时,上述四种方法的平均耗时依次为230 min、55 min、19 min、4.4 min;当用局部参数优选的单纯形法时,平均耗时依次为185 min、45 min、17 min、4.1 min。研究成果可以有效缩短预报方案的参数优选时间,对提高中洪系统的应用效率、研发相关软件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综述:板材零件冲锻成形研究进展

王新云,金俊松,邓磊

创新点说明:

1) 按照工艺组合方式,将板冲锻成形分为复合成形方法与板锻成形方法两大类,并将每大类进行细分;

2)基于对板冲锻工艺的发展现状综述,指出高强度模具材料、新型的润滑技术、功能更丰富的智能冲锻设备以及适用于高强钢板冲锻方法是板冲锻工艺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目的:

通过对冲锻工艺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为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提供应用参考,指引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方法:

首先按照工艺组合方式的不同,将冲锻工艺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工艺列举典型的成形方法并进行讨论,包括其工艺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等。基于全部的工艺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冲锻工艺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结果:

1) 板冲锻适合制造具有结构单元的板型零件;

2) 相对于传统的锻造或冲压工艺,板冲锻成形中模具压力非常高;

3) 相对于传统的锻造或冲压工艺,摩擦对金属流动影响显著;

4) 相对于传统的锻造或冲压工艺,模具或者设备动作相对复杂;

5)目前,针对高强度材料冲锻成形工艺较少。

结论:

1)冲锻成形工艺是制造具有功能单元板型件的有效方法,按照工艺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复合成形和板锻成形两大类;

2)板冲锻中,模具承受压力非常大,需要开发更高强度的模具材料来满足工艺的需要;

3) 板冲锻中,摩擦对金属流动影响显著,需要新的润滑技术和材料流动控制技术;

4)板冲锻中,模具动作相对复杂,因此需要能实现更多动作的新型智能设备;

5)随着轻量化的需求,高强度材料应用越来越广,需要开发出适合于高强度材料成形的冲锻工艺。

关键词:

钣金;冲压;锻造;冲锻工艺

  相似文献   
98.
双目视差测距望远镜主要应用于对动态目标的测量,特别是飞机飞行距离的测量。双目视差测距望远系统,不对外发射信号,属于被动式测距仪,因此具有被动接收式和非接触式的特点,可测量500~5000m大范围距离。主要探讨了双目视差望远系统的主要光学原理,并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双目视差望远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并对本光学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使用CMOS自动调焦技术,提高了双目望远镜的成像质量。双目视差测距望远系统的测距理论误差在0.91%以下,满足测距理论误差小于1%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针对滨海地区深厚淤泥地基中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受力复杂的问题,基于土力学理论,分别从运行工况下的抗剪切变形稳定、底部抗隆稳定、整体抗滑移稳定、抗倾覆稳定以及整体滑动稳定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安全稳定计算公式,同时通过数学理论推导计算,给出了钢板桩最小入土深度计算公式。以浙江省某大型围垦工程水闸的双排钢板桩围堰工程为例,依据该计算公式,得出最小入土深度建议值为17.01 m,与工程实际设计值18.50 m基本一致;同时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该工程中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并将模拟结果与钢板桩实际水平变位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双排钢板桩围堰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可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散热问题一直是制约LED在车灯上广泛运用的技术瓶颈。通过分析高温环境对LED的危害、LED的发热机理,基于神龙公司某款车型大灯的LED散热模型,对当前通用的翅片散热法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翅片散热面积、厚度、材料等对翅片散热这种被动散热方式的散热效果影响显著,设计时需综合考虑。而翅片散热作为一种优秀的散热方案,可作为后期开发LED大灯的优先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