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93篇 |
免费 | 770篇 |
国内免费 | 51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04篇 |
综合类 | 618篇 |
化学工业 | 2868篇 |
金属工艺 | 1379篇 |
机械仪表 | 366篇 |
建筑科学 | 180篇 |
矿业工程 | 158篇 |
能源动力 | 1071篇 |
轻工业 | 347篇 |
水利工程 | 48篇 |
石油天然气 | 125篇 |
武器工业 | 58篇 |
无线电 | 70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95篇 |
冶金工业 | 504篇 |
原子能技术 | 97篇 |
自动化技术 | 4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94篇 |
2021年 | 260篇 |
2020年 | 294篇 |
2019年 | 287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332篇 |
2016年 | 285篇 |
2015年 | 291篇 |
2014年 | 496篇 |
2013年 | 509篇 |
2012年 | 536篇 |
2011年 | 853篇 |
2010年 | 621篇 |
2009年 | 668篇 |
2008年 | 603篇 |
2007年 | 736篇 |
2006年 | 634篇 |
2005年 | 476篇 |
2004年 | 444篇 |
2003年 | 365篇 |
2002年 | 343篇 |
2001年 | 303篇 |
2000年 | 248篇 |
1999年 | 193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38篇 |
1996年 | 106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63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41.
942.
在接地极计算中,需要计算的不仅仅是接地极附近的电流场,由电流场引发的温度场也需要同时计算。为此,介绍了采用有限体积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稳态温度场计算方法。首先将场域在3维空间内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单元,每个单元用中心点代替;然后根据热平衡方程,推导出描述温度场的离散方程组;最后求解方程,得到场域内所有节点的温度,从而获得稳态温度场中的最高温度。在对同1个模型的稳态温度场计算中,通过比较该算法以及MATLAB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体积法的正确性。将该算法用于实际工程中接地极稳态温度场的计算,通过对比若干组计算结果,得到了土壤最高稳态温升与接地电阻的平方、入地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土壤热导率成反相关的结论。最后对于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提出通过减小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来减小土壤最高稳态温升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43.
944.
采用几种化成制度制备了氧化银电极和锌电极,以恒流极化、单体手动激活放电和组合电池自动激活放电实验考察了电极的电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化学分析对氧化银电极的表面形态和组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银电极放电初期极化大是影响电池组激活时间的主要因素,也是造成电池放电初期电压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9 m A/cm2转6、3 m A/cm2的阶梯充电模式有利于提高电池激活速度。 相似文献
945.
946.
铝银电池用氧化银电极具有多孔结构,其孔率决定了电极的吸碱量进而决定了电极的湿态质量。提出了电极孔率、吸碱率的实验测量方法并根据电极性质提出了计算孔率、吸碱率的公式,进而得出了电极在化成前、化成后和放电后各状态的孔率变化,并对电极动、静态吸碱率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对电极选型、电堆湿态质量控制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47.
在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地表电位的分布计算,参考了陕北换流站工程中府谷大柳树墕村接地极大地电磁测深(MT)法实测的大地分层电阻率数据,建立了6层大地土壤分层模型,并应用ANSYS计算了在额定运行工况下接地极方圆100km范围内的大地电位分布。结果表明,接地极方圆2km范围内地电位下降迅速,不应规划建设电力、通信、铁道及管道等设施。所得陕北换流站地区已建及远景规划的各变电站及电厂的地电位分布结果,可对陕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单极运行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8.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直流输电工程单极大地运行方式造成的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流输电接地极的优化选址方法。研究了直流接地极选址时需要考虑的大地电性参数、电力规划需求、周边交流电网的结构与参数等因素,建立了直流接地极位置与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之间的关联度模型。对此模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极选址优化方法。以一个交直流混联电网为例研究了优化选址的效果。优化方法对避免交流电网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有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49.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处于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时,有很大的直流电流通过直流接地极流入大地,这将造成接地极本身及附近输电杆塔接地网的腐蚀。在理论分析接地极和杆塔接地网电磁场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以德宝直流输电工程千阳接地极为例,建立了多层大地土壤结构下的直流接地极和杆塔接地网数值模型,添加相关边界条件,进行网格划分处理,计算分析了接地极地表电位分布规律,并对杆塔接地网附近电位及泄漏电流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接地极地表电位沿径向距离逐渐降低;杆塔接地网本体上的电位最高,接地网的射线末端泄漏电流密度最大,射线首端的泄漏电流密度最小,接地网矩形与射线的连接处电流密度有突变。该研究对掌握直流接地极及杆塔接地网周围电场分布情况和腐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