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50篇
  免费   4641篇
  国内免费   1868篇
电工技术   1023篇
综合类   2211篇
化学工业   7654篇
金属工艺   5837篇
机械仪表   2042篇
建筑科学   1401篇
矿业工程   1292篇
能源动力   1151篇
轻工业   4881篇
水利工程   449篇
石油天然气   1549篇
武器工业   381篇
无线电   27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06篇
冶金工业   3565篇
原子能技术   372篇
自动化技术   1823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1001篇
  2022年   1089篇
  2021年   1442篇
  2020年   1577篇
  2019年   1517篇
  2018年   1253篇
  2017年   1478篇
  2016年   1342篇
  2015年   1374篇
  2014年   1972篇
  2013年   2275篇
  2012年   2416篇
  2011年   2555篇
  2010年   1890篇
  2009年   1981篇
  2008年   1737篇
  2007年   2264篇
  2006年   2093篇
  2005年   1934篇
  2004年   1558篇
  2003年   1515篇
  2002年   1243篇
  2001年   1060篇
  2000年   975篇
  1999年   786篇
  1998年   637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379篇
  1994年   343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静态试验的方式,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铬离子废水,以及研究了对不同浓度铬离子废水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各自处理效率,从而得到处理效率最佳的初始铬离子浓度和处理时间。结果表明:当铬(Ⅵ)离子废水初始浓度为50 mg/L到100 mg/L时,SRB菌对铬(Ⅵ)离子废水的处理效率最好,达到99.62%和99.74%;并且较为经济的最佳处理时间为1 h。  相似文献   
992.
突发重金属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我国重金属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频率、减轻事故危害,针对目前突发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评价缺乏系统性研究的现状,构建了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突发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模型,提出了一套计算突发水污染事故环境风险的方法。该模型由突发水污染事故概率分析模型、重金属迁移转化分相模型、突发水污染事故损失评估模型耦合而成。应用该模型对佛山市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计算时间段为固定值时,重大风险值和特大风险值之和为8%;计算时间段为区间值时,重大风险值和特大风险值之和为21%,说明该地区的环境风险已经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993.
谭凌智  蒋静  张琦 《人民长江》2012,43(12):50-52
根据2010~2011年长江干流上海段4次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该区域长江水体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重金属含量在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季节性径流量变化,枯水期水体中各项污染指标含量较高,丰水期时则较低;受支流污染物汇入影响,支流汇入点下游的监测点污染水平较高;同时沿江不定期和不定量的污染物排放也会对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造成影响。此外,受较小流量和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长江入海口水体中各污染物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4.
宾仕勋 《红水河》2012,(4):71-75,78
文章介绍桥巩水电站工程金属结构的设计成果、启闭机的选型、闸门的结构设计特点及门槽设计的新思路和方法。目前电站已运行多年,闸门和启闭设备运行良好,证明设备选型正确、布置合理、设计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野外原位小区模拟径流冲刷试验对北江流域上游的广东大宝山矿区不同年限堆积土重金属随径流泥沙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中cd、Pb、zn、cu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自然土侵蚀泥沙,但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重金属含量相差不大;b)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侵蚀泥沙Cd的平均流失率为32.55、12.18、0.09mg/(min·m^2),Pb的平均流失率为1648.98、432.10、8.07mg/(min.m^2),Zn的平均流失率为1854.35、460.14、4.92mg/(min.m^2),Cu的平均流失率为1742.63、429.47、8.69mg/(min·m^2),新弃土、老弃土重金属平均流失率要远远高于自然土;c)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cd、Pb、zn、cu流失率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在冲刷初期,新弃土、老弃土侵蚀泥沙重金属平均流失率较大,有明显的“初期冲刷”效应;d)在冲刷的20分钟里,新弃土、老弃土、自然土侵蚀泥沙中的累积流失量分别为:Cd为651.00、243.62、1.79mg,Pb为32.98、8.64、0.16g,Zn为37.09、9.20、0.10g,Cu为34.85、8.59、0.17g,在相同时段内,新弃土、老弃土重金属流失总量要远远高于自然土。  相似文献   
996.
东江下游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东江下游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8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及表层沉积物中As、Ni、Pb、Cd、Cu、Zn、Cr和Hg的质量比,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东江下游水环境的重金属污染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江下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积累明显,Cd的地积累指数对应的污染程度为极强;Hg为中—强;Cu、Zn在东江干流为中,在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达到强—极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东江下游区段(包括东江干流、东江支流和东莞运河)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接近或超过300,表明重金属引起的东江下游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达到了重度;存在潜在生态风险的重金属类物质主要是Cd、Hg和Cu,其危害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水质监测结果显示,东江下游枯水期水质堪忧,Hg已超出地表水Ⅲ级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97.
南四湖表层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南四湖湖区29个表层底泥中重金属Hg、Cd、Cr、Pb、Ni、Cu、Zn和类金属As的质量比,得到南四湖湖区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南四湖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已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属于中等程度污染湖泊,其中以As、Hg、Cd、Pb元素污染严重。除了As、Cd元素在下级湖表层底泥中的质量比略高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在上级湖的污染程度普遍比在下级湖的高;二级坝以北的昭阳湖湖区潜在生态危害最为严重,其次是南阳湖、微山湖、独山湖和二级坝以南的昭阳湖湖区。  相似文献   
998.
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阳宗海湖底表层采集的25组沉积物样品中的10种重金属质量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Mn、Zn、V、Cr、Cu、Ni、Co、Pb和As的质量比平均值均超过了当地土壤背景值。而重金属系统聚类分析表明,Zn、Cr、Pb、As高度相关,其污染主要由于人类活动造成;Ti、Mn、V、Cu、Ni、Co的分布特征相似,其污染原因以岩石风化等自然因素为主。单因子富集系数评价表明,阳宗海10种重金属均达到了中度富集程度,其中As、Cu、Cr富集程度较为突出。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阳宗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总体属轻微程度,阳宗海南岸局部区域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几种重金属对阳宗海生态风险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As、Cu、Co、Ni、Pb、Cr、V、Zn、Mn、Ti,其中,As是阳宗海最突出的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999.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金属结构设备较多,该项工程已经通过验收,并经过输水运行,金属结构设备运行正常。对金属结构设计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利在今后类似的工程设计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00.
《Ergonomics》2012,55(4):537-547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 was used to assess whole body and regional soft tissue mass, fat mass and lean body mass compositional changes in 68 female recruits (age 20.8 ± 1.14 years; body mass 59.5 ± 8.79 kg; stature 159.57 ± 5.53 cm) pre- and post 12-weeks of military basic training. A decrease in total body fat tissue mass (10.2%) and regional percent fat (10.9%) was measured with an increase in total lean body mass (8.7%). Of interest we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s in the tissue composition of the arms (16.2% loss in fat mass with an 11.6% gain in lean mass), trunk (17.0% decrease in fat mass with a 10.4% increase in lean mass) and the legs (10.5% increase in lean mass but no change in fat mass). These finding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regional rather than whole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when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a training programme.

Statement of Relevance: Female soldiers experienced a change in total body fat tissue (?10.2%) and lean body mass (+8.7%) after basic training; however, no significant fat mass decrease was evident in the leg region. Regional rather than whole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assessing the effects of a training program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