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17篇
化学工业   267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59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628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8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35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考察了微生物凝固天然橡胶在硫化过程交联密度(XLD),网链含量(AMc),自由小分子含量(AT2)以及相邻交联点间的质量(Mc)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硫化初期,XLD和AMc随硫化时间增加急剧增大,但t50后增速降低,并逐步趋于稳定。与AMc相反,自由悬挂链末端及活动性强的小分子等部分的含量(AT2)随着硫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并逐步趋于稳定。橡胶交联点间的相对分子质量(Mc)与交联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72.
为解析工艺运行过程中氨氧化能力和硝化能力变化的原因,研究了冬季活性炭层上微生物的硝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冬季,当有机碳浓度不高、溶解氧充足时,活性炭层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34%,0.3、0.8、1.3、1.6 m处(自上而下)的炭层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8.3%、11.5%、8.8%。不同活性炭层上的生物量差别不是太大,均值为17.1×108个E.coli/g活性炭。亚硝化菌、硝化菌占细菌总数的比例较大,已成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73.
利用前面筛选研究所得的三种保鲜液,分别是1#保鲜液(壳聚糖0.5%、混合香辛料浸提液2.5%、蜂胶0.1%、Nisin-溶菌酶0.15%和茶多酚0.5%)、2#保鲜液(丁香13.25V/V、桂皮19.35V/V、乳酸菌发酵液17.65V/V、生姜9.16V/V和大蒜6.15V/V)和3#保鲜液(乳酸菌发酵液)处理冷却猪肉,处理后真空包装,研究其在初始菌数(2×103cfu·g-1)和贮存温度(1±1℃)较低的条件下,各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保鲜液对冷却猪肉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使冷却猪肉在贮存过程中菌数变化幅度非常小,贮存第21d细菌总数对数值仅为3.6;2#保鲜液处理组为4.113;3#保鲜液处理组在贮存过程中,细菌总数一直在105~106cfu·g-1范围内。三种处理在理化指标上差异不明显,TVB-N值保持较低的水平,红度a值保持较高的水平,18d后红度a值才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4.
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食品腐败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腐败变质是食品安全问题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统计,每年全球食品工业仅因食品腐败变质带来的经济损失就多达数百亿美元。食品发生腐败变质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当受到微生物、酶作用、机械损伤、病害、光照、氧气等不当的贮藏条件都有可能导致腐败变质。因此,加强对食品腐败变质的检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现有常用的检测方法存在过程操作繁琐、时效性差或灵敏度较低等缺点,难以满足现代快速准确检测的需要,成为制约食品质量安全的瓶颈。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微生物、病害引起的食品原料腐败变质的检测,来判断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并介绍最新进展及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牛乳营养丰富,是微生物的优良培养基。而这些微生物却是造成牛乳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牛乳中微生物的微波致死特性,本文进行了不同功率下的牛乳微波杀菌试验。通过实验表明,牛乳中的微生物在微波功率为600W时致死特性最显著,同时也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变大,微波致死时间呈双曲线型下降,而生产效率呈线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6.
微生物控制技术是保证低温肉制品的食用安全性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从原辅料的品质,生产加工过程的技术参数、人员、器具、环境和管理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水活度,采取保鲜技术和保鲜剂,选择合适的包装并进行二次杀菌以达到控制产品微生物水平的目标;并保证在产品的储运和销售过程中进行冷链控制,为消费者提供具有较长保质期、安全性高的肉制品。  相似文献   
77.
本文研究了贮藏温度和时间对生食粉产品品质的影响,优化了最适贮藏条件。将生食粉分别置于20℃、40℃、60℃温度条件下,测定60d 内不同贮藏时间的感官指标、菌落总数、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含量。结果表明,生食粉感官质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菌落总数、乳酸菌和大肠杆菌含量在20℃、40℃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60℃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产品在20℃条件下贮藏可保持较好感官、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78.
微生物发酵稻草生产饲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稻草粉作为发酵基质,通过对培养基配方、培养基含水量、发酵温度及发酵周期的研究,探索到微生物发酵稻草生产饲料工艺条件为:稻草粉80 g、玉米粉19 g、尿素1 g、葡萄糖2 g、磷酸二氢钾0.1 g,培养基含水量为1∶2,发酵温度为30℃,发酵周期为6 d。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进行发酵,发酵后稻草粉的纤维素含量为22.34%;粗蛋白含量达22.08%,可溶性糖含量为3.87%。  相似文献   
79.
杀菌是食品加工中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高效杀菌同时又能最大限度保留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色香味的杀菌技术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热杀菌技术、非热物理杀菌技术及化学杀菌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在食品表面与包装材料、果蔬肉类保鲜等领域应用研究进展,为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微生物污染控制与预防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旨在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0.
酸马奶作为一种传统的自然发酵乳制品,不仅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和生物活性成分,而且兼备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文章结合近年来酸马奶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系统综述了酸马奶的传统发酵工艺、微生物多样性、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等内容,并对酸马奶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为解析酸马奶的微生物发酵机制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